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了解血型的发现
3、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4、了解献血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能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一、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途径: 左心室→___→全身各级动脉→____ →全身各级静脉→____ →右心房。
2、肺循环途径: 右心室→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左心房。
主动脉
毛细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温
故
知
新
肺动脉
肺静脉
1、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温
故
知
新
二、血液的主要组成
2、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B
【分析】加入抗凝剂后,A、B试管内的血液不应凝固,而应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可见A是不正确的;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会发生凝集,形成血块。血块周围的液体为血清,可见C、D图也不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
血清是血液凝聚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与血浆的最大区别就是其中
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学习目标:
1、了解血型的发现
2、能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3、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4、了解献血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同学们:我们今天将学习输血与血型,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完成手中学习案的一、二、三、四部分。
一、血量
1、成年人的血液大致相当于体重的_____。
2、一次失血超过____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超过_____ 毫升,就会危及生命。
7%--8%
800-1000
1200-1500
我们从书中了解了血量方面的知识,那么血型是怎样发现的呢?
血型的发现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
1616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发现病人陷入休克状态,他又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结果病人死亡。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也有的病人输血后,生命得救。
血
型
的
发
现
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血型的发现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类的红细胞上有凝集原,血清中有凝集素,凝集原与凝集素有相对应的特异关系,便发生凝集反应。如红细胞上有A凝集原,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便会发生凝集反应。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他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O四型。
红细胞上没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___ ,其血清中有抗A、抗B凝集素;
红细胞上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___ ,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___ ,其血清中有_____ ;
B型血
AB型血
O型血
抗A凝集素
二、血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____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血液分为___、___、___和___,即ABO血型。
兰德斯坦纳
B型
A型
AB型
O型
三、安全输血
1、基本原则:安全输血应以输_____为原则。
2、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紧急时,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____、____、____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的____________的血。
3、成分输血:如果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可以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____地输入______。
关于安全输血,我们先把下面的问题弄清楚,再来对照上面的练习。
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
凝集原
(红细胞)
凝集素
(血清)
A
A
抗B
B
B
抗A
AB
A、B
无
O
无
抗A、抗B
前面我们学习了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下面用表格表述的更加利于我们理解。
我们学习了凝集原和凝集素之间的关系,血型的鉴定会用到上面的知识。
A型标准血清(抗B)
B型标准血清(抗A)
模拟血型鉴定
血型
A
B
O
AB
推测是A型或O型
推测是B型或AB型
推测是A型或AB型
推测是B型或O型
推测是A型或O型
推测是B型或O型
推测是B型或AB型
推测是A型或AB型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O型血型的人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型的人是“万能”受血者,万能我加了引号,所以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有的同学会问:老师,我知道自己的血型,如果自己需要输血,可以接受的血型是哪几种?我想帮助他人,自己的血液可以输给什么血型的人呢?
看看表中红色字母你能发现什么?
思维拓展
成分输血技术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这就是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可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 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三、安全输血
1、基本原则:安全输血应以输____为原则。
2、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紧急时,O型血可以少量地输给___、__、___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少量的________的血。
3、成分输血:如果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可以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____地输入______。
同型血
A型
B型
AB型
O型、
选择性
某一成分
B型
A型、
1、无偿输血制度: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_____制度,提倡______周岁的健康公民_____。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量为______毫升,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在短时间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
无偿献血
18 ~55
自愿献血
200 ~300
四、倡导无偿输血
知识拓展
1、输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为了防止
2、输血前必须 要做的是什么事?
验血。
血液凝集
3、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3)血流不止者。
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
(3)输入血小板。
(2)输入红细胞;
答:(1)应输入大量血浆;
注意事项:
1、进行输血为保险起见还要注意:除ABO血型系统,其实还有很多血型分类,Rh 血型系统 、MNS血型系统如果其他血型分类不合也会导致输血反应,因此,需要进行____ 实验。
2、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____ 为原则
交叉配血
同型血
1、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2、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3、提高用血质量
4、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无偿献血 无尚光荣
献血意义
献血光荣 光荣献血
一、血量
1、成年人的血液大致相当于体重的7%-8%。
2、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在短时间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
3、一次失血超过800 ~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4、一次失血超过1200 ~1500毫升,就会危及生命。
二、血型
1、血型的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2、ABO血型分为A型、B型、 AB 型、O型4种类型
三、安全输血
1、基本原则: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异型输血(前提:少量输入):万能输血者(O型血的人)
万能受血者(AB型血的人)
3、成分输血: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四、倡导无偿献血: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 ~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本节知识要点
基础巩固
1.在ABO血型系统中,把人的血型分为___、___、___和___。
2.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 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 __ 型___ 型血。
3.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4.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_______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同型血
O型
A
B
7%~8%
400
18~55
A型
O型
B型
AB型
6、输血的原则是(??? )
A.O型血的人可以将血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B.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人的大量血液
C.应该输同型血
D.应该输入亲人的血
C
7、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 )
A 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 人体丝毫没有影响
B 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
C 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 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B
8、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鲜血
A.18周岁以上??? B.18~35周岁?????
C.18~45周岁????? ? D.18~55周岁
D
9、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
血,他最好接受何种血型的血? (???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D
10、血型除用于输血外,还有何用途?
答:可用于: ①推测子女可能出现的血型;
②侦破案件
③亲子鉴定等。
家庭作业
1、每一小组设计一个无偿献血的口号,看哪组设计的最好。
2、完成同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