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齐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德州齐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5-22 05:5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 一 阶 段 性 测 试
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遗传因子组成aa的牛表现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此牛的性别是
A.雄牛 B.雌牛
C.雌、雄牛都可 D.无法确定
2.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发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中属于其“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B. 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是单个存在的
C.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
D. 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表现,比例为1:1
3.某男学生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庭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便推断该男生患有血友病。医生的判断依据是
A.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C.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4. 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中约有1/16为白眼残翅雄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4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D.白眼残翅雄果蝇不能形成基因组成为bbXrXr的次级精母细胞
6. 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7.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 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个性状
C.mRNA的合成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
9.研究人员将某实验动物的第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实验动物需要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
B.动脉硬化的产生可能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变异有关
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
D.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
10.某一果蝇种群中发生了变异,产生了两只异常果蝇,一只黄体(A/a表示)纯系雄果蝇,黄体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只黑体(R/r表示)纯系雌果蝇,现在利用这两只果蝇杂交所得F1均为野生型,F1相互交配,所得F2为野生型:黑体:黄体=9:3:3,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F2结果可知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黑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由杂交结果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RrXAXa,RrXAY
C.F2没有出现双隐性个体可能是因为双隐性个体死亡
D.利用F2的黑体果蝇雌雄相互交配,后代黑体所占比例为8/9
11.某种鼠中,短尾基因D对长尾基因d为显性,黑鼠基因H对灰鼠基因h为显性。且基因D或h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基因型均为DdHh的雌雄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6:3:1
C.6:2:1:1 D.4:2:1
12. 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动物种群中白色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
B.该动物体色为黑色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C.A1、A2和A3互为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
D.体色为棕色和黑色的个体交配不会产生白色后代
13. 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只进行①②过程,而不进行③④过程
B.X1与X2的区别主要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③④过程不能完成
D.如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14. 从单尾鳍鲤鱼的成熟卵中提取一种RNA,注入双尾鳍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小鱼中有一些出现单尾鳍性状。这种RNA对性状遗传有明显作用,是因为
A.它是鱼类的主要遗传物质 B.它以密码子形式携带特定遗传信息
C.是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工具 D.是核糖体的基本化学成分
15.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在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等关系”的假说。下列说法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A.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自由组合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C.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D.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17.下图为某个动物体内的几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的数目相等
B.该个体为雌性,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有两个
C.甲细胞与乙细胞中所含的染色单体数相等
D.M、N两条染色体上的DNA(基因)完全相同
18.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现用两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C.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
D.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
19.科学家通过研究分离出了能够控制昼夜节律的P基因,它能够编码P蛋白。另外发现,D基因编码的D蛋白能够减缓P蛋白在细胞中的积累;T基因编码的T蛋白与P蛋白结合后进入细胞核,能够调节P基因的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个生物个体内,P基因只存在于特定的细胞中
B.P蛋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C.P蛋白在细胞质中积累从而抑制细胞核内P基因的表达
D.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0.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为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得到的大肠杆菌,其DNA几乎都被15N标记;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收集不同时期的大肠杆菌,提取DNA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子代DNA的两条链可能都含有15N
B.1号带中的DNA的氮元素都是14N
C.2号带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3号带的DNA为亲代大肠杆菌的DN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为探究豌豆花色的遗传规律,随机选取了多对天然紫花和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亲本
F1
F1自交得到的F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15:1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①:该植物花色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a、B/b);
假设②: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花粉部分不育。
(1)该植株自然状态下的传粉方式为________。若假设①成立,理论上F2代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若假设②成立,F1植株产生的含a的花粉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可利用F1植株作父本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测交实验结果:
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②:________________。
(3)受假设②的启发,请提出第三种可能的假设________。

22.(10分)下面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丙图所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__,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甲图的段___________。
(3)甲图中的cd段细胞中发生___________,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4)从乙图所示细胞可以判断出,在由正常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分裂产生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___________。
23.(10分)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长翅(C)对残翅(c)为显性。纯合红眼灰身长翅雄果蝇与纯合白眼灰身残翅雌果蝇产生多个子代,红眼全为雌性,白眼全为雄性。已知控制身色和翅形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控制眼色的基因A/a与控制身色的基因B/b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果蝇及其子代为材料,通过多次杂交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身色的基因和控制翅形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下图是人体细胞中某基因进行的几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启动需要_______酶结合在该基因的__________,并且沿着模板链的_________方向进行解旋及合成物质 a,这体现了过程①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过程①②③中涉及到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______(填“ 相同”、“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过程②中的物质 a 是过程①中合成的物质 a 加工后形成的,多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在物质 a 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4)若该基因共有 n 个碱基对,其中含有 m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复制 3 次需要消耗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5.(11分)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这一致病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填字母: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2)若图甲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脯氨酸—苯丙氨酸—”,携带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GGG、AAA,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断的理由是 。
(3)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丙。
有些人喝一点酒就脸红,人们称之为“红脸人”。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没有ALDH,据此判断饮酒后会因血液中________(填“乙醇”“乙醛”或“乙酸”)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则“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参考答案:
1-5: BDACC 6-10:ABDCD 11-15:ABDBD
16.BD 17.ABC 18.C 19.ABC 20.BCD
21.(12分)
(1)自花(闭花)传粉(2分) 1/5 (2分) 6/7 (2分)
(2)紫花:白花=3﹕1 (2分) 紫花﹕白花=7﹕1(2分)
(3)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雄配子均部分不育 (或受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配子部分不育) (2分)
22.(10分)
(1)有丝分裂后期(1分) AaBb(1分)
(2)极体(或第一极体)(2分) ef (2分)
(3)同源染色体分离,均分到两个子细胞(2分)
(4)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2分)
23.(10分)
(1)X(2分)
(2)遵循(2分) 子代红眼和白眼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可推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2分)
(3)不能(2分) 果蝇亲本和子代控制身色的基因型均为纯合子(2分)
24.(12分)
(1)RNA聚合(1分) 启动部位(2分) 3’→5’ (2分) 边解旋边转录 (2分)
(2)不完全相同 (1分)
(3)提高合成物质b(或翻译)的效率(2分)
(4)7(n-m)(2分)
25.(11分)
(1)细胞核(1分) 蛋白质的结构(1分) B(1分)
(2)GGGAAA(1分) 相同(1分) 翻译过程的模板相同,生成的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2分)
(3)乙醛(2分) 4(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