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齐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德州齐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1 22: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021.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的共同特点是
A.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C.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 D.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体制
2.有学者认为:希腊和希伯来分属不同的文化传统,然而亚历山大东征却使这两种不同文化走到了一起。几百年间二者在军事、政治、宗教等领域不断碰撞。材料旨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A.客观上有利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
B.以军事冲突为主要形式进行文化交流
C.导致文明从冲突到融合经历漫长过程
D.不利于各民族文明保持其独特性
3.公元8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需要,统治者哈里发实施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倡导和赞助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的学术典籍,不惜重金引入人才,历时百年的翻译运动从此拉开序幕。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A.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政策助推军事扩张
B.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百年翻译运动推动了拉丁文字的普及
D.阿拉伯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4.根据朝鲜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等等。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A.唐朝时期的版图囊括了朝鲜半岛 B.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
C.新罗与唐朝存在密切的文化交流 D.新罗统治者与唐朝皇帝共用年号
5.早在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交通不便的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内部交流较少,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A.在西方冲击下逐渐成熟 B.具有多源性的特点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而衰落
6.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亚洲
A.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7.16世纪,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详细描述了巨人高康大受教育的过程及他对儿子庞大固埃的教育理念。高康大在包诺克拉特的教育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掌握许多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成为一个道德、知识、身体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
A.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D.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涵
8.比利时医生维萨里(1514—1564)纠正了古代解剖学的许多错误,对近代医学起了很大的作用;1628年英国人哈维创立了比较完善的血液循环理论,阐明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这些成果主要源于
A.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B.摆脱了宗教思想束缚
C.近代医学设备的发展 D.生物进化思想的影响
9.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由此可知《民法典》
A.旨在打击王党复辟维护共和体制 B.以法律形式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C.为拿破仑军事独裁提供法律依据 D.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
10.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恩格斯在战争中发表短评: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突然的强烈爆发……现在法国皇帝面临的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德意志民族。恩格斯旨在
A.肯定普法战争具有民族色彩 B.鼓舞法国人民反对德国入侵
C.批评普法战争阻碍法德合作 D.反思普法战争维护君主专制
11.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文河谷建立的水力纺纱厂第一个获得了“模范工厂”的称号。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兰开夏和德比郡的所有工厂都是按照他的工厂样式建造的,并且还输出到德国、美国等其他国家。“模范工厂”的推广
A.提高了社会就业水平 B.带动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提高
C.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 D.使工业生产彻底告别手工时代
12.1871年,马克思撰文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  )
A.旨在创建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主张发挥工人阶级主体地位
C.强调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成熟 D.要求组建强有力的新型政党
13.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这反映了一战
A.推动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B.使资本主义秩序受到挑战
C.造成欧洲人民极大的心理阴影 D.导致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
14.1920年冬,苏俄粮食人民委员会建议由国家直接组织农业生产。春天按照生产计划的规定向农民发放种子,让他们播种耕耘;秋天,按政府的指标征收农产品,对违背者进行严厉制裁,同时取消商业,打击农村集市贸易。该建议旨在
A.利用市场巩固工农联盟 B.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
15.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日本进攻美国其实是件好事,这样可以让美国全心全意、团结一致地投身战争。没有比这更能帮得上大英帝国的事情了。”事实证明,他高兴得太早了。“高兴得太早了”主要是指
A.新的超级大国美国已经登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D.英国自身生存未得到可靠保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16分)中世纪的欧洲孕育着近代的曙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阐释。(10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1493年后迁移到美洲与欧亚大陆的新物种
1493年后迁移到美洲的新物种
人种 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亚洲黄种人
动植物 家畜 马、牛、猪、羊、鸡等
农作物 小麦、燕麦、大麦、稞麦等
水果 橄榄、葡萄等
疾病 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病原体
1493年后迁移到欧亚大陆的新物种
植物 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等
——表格内容依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类物种,对其迁移过程加以描述,并说明该类物种迁移的影响。(12分)
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财富观演变一览表
语境转换 主要观点
第一阶段 “什么东西是财富” 哥伦布:黄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
孟克列钦(1575-1621年):财富就是货币, 就是金银, 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 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值的源泉。
第二阶段 “是什么东西创造财富”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财富的源泉是一国国民每年投入的劳动,所有劳动的生产物构成了一国的财富。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自由贸易才能发展英国工业,从而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
第三阶段 “是什么东西能使财富增长” 20世纪末,罗默、卢卡思等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是内生的,它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溢出,以解释“在同一技术水平下,各国的财富增长为什么会不一样”的现象,因此知识是新的财富源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3分)
1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次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然后就开始干吧”。
亚洲觉醒是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是世界意识的形成。它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6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2021.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C C D D A B A B D B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16分)(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贵族等级);(2分)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2分)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2分)
(2)观点: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2分)
阐释:城市:城市自治权的萌发、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大学的发展;社会结构:市民阶级壮大;政治势力:专制王权的强大;时代: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任意回答出4点,即可得8分)
17. (12分)示例一:人种的迁移。(2分)
迁移过程:1492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欧洲白种人迁入美洲;由于美洲原居民对欧洲白人带来的新型疾病缺乏抗体,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大量死亡;而对美洲本土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从15世纪开始,欧洲人通过三角贸易将大量非洲黑种人带到美洲;明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私商贸易兴起,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黄种人经过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迁入美洲。(6分)
影响:对美洲而言,丰富了美洲的人种结构,使美洲的族群混合程度大大提高;致使大量美洲土著死亡,同时又加速了美洲的社会发展进程;对欧洲而言,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对非洲而言,损失了大量精壮劳动力,使非洲的发展长期滞后于其他大洲。(4分)
示例二:欧亚大陆的动植物迁移到美洲。(2分)
迁移过程:1492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欧洲人的迁移,大量欧洲的动植物跨越大西洋移入美洲;此外,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将亚洲的大量动植物带到美洲。(6分)
迁移影响:丰富了美洲的物种,改变了美洲人的饮食结构,进一步加速了美洲的开发。(4分)
示例三:疾病传播到美洲。(2分)
迁移过程:1492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欧洲人的迁移,其身上携带的疾病也随之跨越大西洋移入美洲;此外,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将亚洲人身上的疾病物移入美洲。(6分)
迁移影响: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发生。(4分)
示例四:美洲的植物流入欧亚大陆。(2分)
迁移过程:1492年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掠夺,往返于欧美大陆的欧洲人将大量美洲植物引入欧洲;此外,往返于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将美洲的植物带入亚洲。(6分)
迁移影响:高产农作物的大量引进,有利于缓解亚洲粮食困难。(4分)
18. (13分)示例:
论题:财富观的转变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论述:15-17世纪,以贵金属为财富标志的财富观,是当时商品经济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发展的产物,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的驱动因素,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财富观的内容从货币即财富,发展为劳动创造财富,认识到自由贸易对财富创造的重要性,这适应了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20世纪末,财富观出现新内容,即如何使财富增长,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和知识的价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新的财富观对技术和知识的重视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9分)
综上所述,西方财富观的转变是西方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适应了资本主义不同时代的需求。(2分)
19. (14分)(1)积极:促进了殖民地政治的近代化;殖民地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消极:殖民地国家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沦为西方强国的附属;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被西方攫取。(8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思想:亚洲人民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