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朝花夕拾》
鲁迅
学习目录
①
名著档案
②
作者名片
③
写作背景
④
内容速览
⑤
重要情节
⑥
人物形象
⑦
艺术特色
⑧
写作积累
⑨
习题巩固
名著档案
书名
体裁
作者
人物
成书时间
地位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
鲁迅
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1926年
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作者名片
笔名:
原名:
国籍:
所处年代:
职业:
代表作:
鲁迅
周树人
中国
1881-1936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写作背景
散文集《朝花夕拾》为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到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虽然是回忆文章,但仔细读来,也能读出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影射。
内容速览
《朝花夕拾》是作者追怀青少年时代的生活轨迹而作的,真实地抒写了从戊戌政变到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经历的种种生活,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角。从主题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怀念师长故人。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曾经熟识的保姆阿长、日本教师和至交好友的典型事迹的追忆,着力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人性。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通过对自己曾经经历的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五猖会》。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无常》。
重要情节
猫的罪行
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
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
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事实是这样吗?)
这篇文章选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作者除恶务尽、绝不姑息的彻底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
重要情节
《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记述了“我”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虽然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我”对她赠送“我”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重要情节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本文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它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情趣”,“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重要情节
《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文章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对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达了“我”在父母毫不顾忌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重要情节
《无常》
作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嘲讽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鬼有善心,人更应有人情。一切有情的生命,都离不开无常的规律。
重要情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严格但不缺乏乐趣的读书生活,揭示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自由活泼地成长的愿望。
重要情节
《父亲的病》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以及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而死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重要情节
《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要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还回忆了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暗中使坏的衍太太。
衍太太让别人家的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表现出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重要情节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作者在仙台学医时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重要情节
《范爱农》
文章通过作者对范爱农的回忆,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悼念。
范爱农是作者的一位旧友,二人在日本留学时初识。
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
相关事件
性格特征
抄袭事件
修改讲义
了解裹脚情形
正直、诲人不倦
治学严谨
没有民族偏见
人物形象
范爱农
相关事件
性格特征
同乡会争执
酒楼叙旧
报馆案风波
孤傲、倔强
不满社会、追求革命
对革命失望、冷静
人物形象
阿长
相关事件
性格特征
睡成“大”字
常切切察察
买《山海经》
粗俗
没文化、好事
心地善良
艺术特色
1.杂文笔法
2.常用对比手法
3.以小见大
4.多用反讽手法,又称“双关”
5.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
6.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作积累
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习题巩固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难易程度:
(1)文段选自《
》(书名),作者是
。
(2)文中的他指的是
。
他是一个
的人。
朝花夕拾
范爱农
鲁迅(周树人)
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