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谈生命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5 15:0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冰心
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 从浅浅的山谷中, 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 从浅浅的山谷中, 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枫溪水榭
趵突泉
冰心(1923年于美国)。
1923年,冰心于燕京大学毕业
冰心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时合影。
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清光绪26年)10月5日,出生在福
建省福州市,7岁,开始在家塾里附学。8岁开始偷偷地写小说。
1918年在北京《晨报》发表了女学生谢婉莹投稿的《二十一日听
审的感想》,这是她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1919年, 北京《晨报》连载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第一次以“冰心”为笔名。
1920年,发表了她最早的诗作:《影响》、《天籁》、《秋》,
署名婉莹。
1923年,诗集《繁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月,短篇小说、
散文集《超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诗集《春水》由新潮
社出版。夏,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
同时获金钥匙荣誉奖。
1986年,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万元。此后几年,又数次向福建
家乡、安徽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国家级勋章。
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精文书斋
作者简介
谈生命
本文都把生命比做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分几层)
语言上有哪几个标志?
这些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思考题:
文章结构
第一层:揭示话题.文章题目是“谈生命”开篇即起波澜
第二层: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写出了生命里
程的丰富多彩.
第三层: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揭示生命的本质。
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规律。
本课小结:
了解作者、解决字词、掌握文章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积累词汇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
或哪几个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态度?
3、“行程的终结”,此时春水的心态是怎样的?
提示:
2、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做树,比做水?作者是怎样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写的?
作者把很抽象的事物,通过形象、贴切的比喻,使其具体化。
生命—水、树。
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谈生命
描写水和树时,都是根据这一事物的自身规律展开描写的
水的特点:

复杂、曲折、多变。
流淌的过程
生命之河

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春秋四季
人生之树
树的特点:
象征意义
描写
特点
分别找出描写水和树时抓住了他们什么特点,
说说他们的象征意义
谈生命
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
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
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
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
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
相伴相随。
最后一段的作用?
全文的感情基调?
起点明、深化主题的作用,在感性化描写之后,
作了理性化的归纳总结
全文高亢、激昂、达观,这种基调在结尾部分
更加显著。
谈生命
提炼主题:
文章特点: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
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
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1、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是纯白话,但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
2、文中反复语句的运用即成为行文层次的标志,又有旋律回转、
反复吟唱之感
体验与反思:
谈生命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道
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家中经济陷入困境;
你已经尽全力学习了,可学习成绩仍然无明显改善;
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
些,你的情绪、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2、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为什么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
谢生命?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总结:在人生旅途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遇到
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哪怕只是
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