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背景:
小学一年级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对线条、造型及色彩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但是对有组织地运用线条缺乏主动造型意识。本节课内容将分成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以欣赏为主,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种类,以及能感受到有规律运用线条的美。第二节课,进行线条的运用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线的组织及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熟悉的朋友,她叫线条。
线条,她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线条,她没有家。就住在你的房间里、抽屉里,甚至书包里。你可以叫她陪你学习、看电视,她一定会立刻很乖很听话出现在你眼前。
线条,是个天真又快乐的小朋友,当大伙儿想玩玩具时,她摇身一变,旧出现许多方方、圆圆、角角的积木块形状,让你玩个痛快。当你想涂涂抹抹时,她抽身一跳,马上再画纸上变出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线,让你自由排列、随意弯曲。
线条是个大家族,看看同学们是否认识她们?
PPT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认一认(构建对线条表现的感性认识)
你们认识这些线条吗?课件出示: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虚线、螺旋线。
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线条)
A、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你们能快速说出这些景物当中主要运用了什么线条来表现的吗?
B、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赏一赏(线条的运用和表现)
欣赏课件中中外画家的几幅线造型艺术,感受美感。
《春如线》(中国画)吴冠中
听音乐,看作品,感觉画家想用流畅、活泼的线条表现怎样的情景?
师:画家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用随意的线条表现了一棵随风飘动的柳树枝条,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2) 赏析赖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师:小组讨论这两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为什么?
全班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总结:波状弧线,整体又规律性的层次横跨画面,造成律动的幻觉,给我们强烈而又刺激的感觉。
比较两幅作品,感受线条的秩序性带来的美感。
下面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小结:当线条有秩序,有节奏地表现时,画面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
玩一玩(绘画游戏提升线条的运用能力)
师:老师在每张纸上都随意画了一根线条,它感觉很孤单,你是否能添加一些线条上去,把这张画面变成很美的一幅线描作品。
例如:教师演示绘画创作过程。
我们分12个小组比一比,听着音乐,把你们的感受用线条画出来,并巧妙地利用好画面当中的这根线条进行创作。音乐一停,创作结束,小组中派一名同学将作品送上来,比比看,相同时间内,哪组同学创作出来的线条最美。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来画线条。
学生听音乐创作。
小结:线有丰富的表现力,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种类、不同粗细、疏密变化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
三、总结延伸:
展示几幅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背景音乐感受的作品。
师:音乐与美术是姐妹艺术。
我们回家听一段音乐,用线表现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体会音乐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画完后可以与父母共同欣赏,装饰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强调美术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引导孩子将美术与音乐相联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识背景,发展综合学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同时学会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又增进了亲情。]
四、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带彩笔和图画本,进行个性表达。请你们运用今天学过的线条,进行有趣的组合,创作出一幅美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