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9课 美化人行道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9课 美化人行道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2 00: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美化人行道》
教材: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 课时:1课时 类型:纸工(拼贴)
教材分析:
《美化人行道》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术》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让城市更漂亮》中的第一课。本课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成了一节手工课程。本课通过欣赏、讨论、游戏等环节,引导学生发现对称图形的美,以及了解到对称美的装饰作用;通过观察、体验,学会用彩纸通过剪贴等形式完成一幅带有对称美的拼贴作品。
学情分析:
低年级儿童对图案的表现已不满足于单线的画法,而是渴望教师能够引导他们学会更多的表现方法,本课在此情形分析上旨在突破学生的已有绘画表现方式,通过折剪和拼贴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人行道地砖图案排列特点,学会利用基本形排列组合,设计对称的人行道地砖图案。
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用对折剪的方法拼贴对称地砖图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细致观察生活,认识到人行道路中的图案对称美,激发发现生活美的兴趣,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美的东西。
教学重点:用基本形排列组成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图案的对称表现
作业设计:
1、作业内容:用彩纸折剪、拼贴,设计一块地砖。
2、作业要求:用彩纸折剪出基本图形,按照对称规律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对称图案。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导入
(一)观察生活中人行道的照片。
(二)出示彩色的人行道照片。
(三)对比图片,讨论彩色人行道的作用。(彩色人行道让城市更美丽了。)
(四)导入课题:《美化人行道》
设计说明:通过图片对比欣赏,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讨论引发共鸣,切入主题,揭示课题。
二、游戏与发现
(一)赏析课本上的范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特征(从图案、颜色、制作方法方面进行观察)。
(二)教师小结地砖的特点:每块地砖图案对称,图案由简单的基本形排列组合而成。
(三)教师讲解对称的种类:常用的有:斜角对称、十字对称、米字对称等。
(四)拼图游戏
①请同学们进行拼图游戏,要求每个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两对纹样,与老师同时拼出对称图案,使用到斜角对称、十字对称。
②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下演示给大家看和老师不一样的摆法。
(五)交流:今天你学到了哪些对称方法?
教师总结,图案由简单的基本形排列组合而成,并且可以有多种变化。
设计说明:利用问题设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尝试图形的拼摆,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对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示范与创作
(一)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基本形;
2、将形状拼摆到合适的位置(利用斜角对称、十字对称);
3、粘贴固定。
(二)作业要求:1、用基本形剪贴对称的地砖图案
2、基本形的排列组合有创意
3、剪的光滑,贴的平整。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学生创意并表扬。
设计说明:动手折剪拼摆黏贴,不仅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拓宽美术教学形式,开发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
四、展示与评价
(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作业有序地排列成“人行道”。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与作品间的色彩搭配。
(二)展示各组的设计成果,评价作品。
(三)评价内容:
1、图案是否对称。
2、基本形排列组合是否有创意。
3、剪得是否光滑、贴得是否平整。
(四)教师评价与总结。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正确的评价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提升表达能力和创作的成就感,感受折剪与拼贴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美术热情和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