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76~7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为什么等于60分。
2、初步建立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小闹钟
2、教师准备:课件、钟表、练习纸。
【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
孩子们你们猜过谜语吗?老师这也有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
短腿腿,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
肚里声声滴答响,提醒我们早起床。
由孩子们猜出的谜语引出课题。
二、新课。
(一)认识钟面。
师:说到时分,就离不开钟面,观察一下老师的这个钟面,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预设:生:我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生:我还知道钟面上有一些格子。
1.区别三根针,认识秒针。
师:那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三根针的?
预设:生:长短 粗细 快慢
师:我们一般是根据长短来判断这三根针的。
在课件上指着三根针,让孩子说出三根针的名称。
2.12个数。
生齐数。
3.认识大格和小格。
(1)师:刚才孩子们说钟面上有一些大格和小格,请你拿出学具钟面,一边观察,一边填好观察报告。
钟面上一共有( )大格, 每大格里有( )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小格。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3)你怎么数的?把你的方法和你的结果跟你的同桌说说。
(4)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数的?预设:
生1:1个大格有5个小格,有12个大格,5x12=60
生2:1个大格有5个小格,有12个大格,5,10,15,20.。。这样数到60
生3:1小格一小格地数到60
(5)小结
(二)探索时、分 以及时分之间的关系。
1.认识时
师:孩子们,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和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那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吗?用手势比划比划,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下面我们让分针到旁边休息会儿,让时针走一走!时针从几走到了几,走了几时?
生:时针从12走到了1,走了1时。
师:现在时针又从几走到了几,走了几时?
师 :你觉得时针还可以从哪走到哪也会是1时?
师:那时针走两大格的时间是?走五大格呢?走7大格呢?孩子们,真不错!
2.认识分
师:下面我们让分针出来走一走。你知道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几分吗?
生:1分。
师:对!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由此,你可以推想出分针这样走,是几分呢?请你完整地说一说,分针从哪儿走到哪儿是5分?为什么是5分?
师:你还可以推想出分针从12走到( ),是( )分。
师最后引导生推想出分针从12走到12,其实分针走了(一圈),走了60小格,是60分。(板书并齐读)
3.感悟时分的关系
(1)师:孩子们,在分针走一圈的60分钟里,时针在干什么呢?
同桌合作,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2)生汇报。
(3)课件再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4)归纳得出:1时=60分(板:1时=60分齐读)
(5)用字母表示。
(三)体验1分
1.体验1分钟。
(1)静态体验
静静地听音乐。(课件)
(2)动态体验,体验一分钟
师:你能估计一下,1分钟都可以做哪些事情?
放1分钟音乐,分组活动,(写字,口算,拍手,击掌)
现场采访。(抓住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师:40分钟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你们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吧?
五、拓展:
播放音乐,进行情感教育。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圈是60分
1时(h)= 60分(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