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基础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基础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3 10:0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良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英国的农业革命(  )
A.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B.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使农业保持了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D.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隆普顿是个纺纱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由此可以得出(  )
A.工业革命与生产实践密不可分
B.大机器生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C.工业革命属于英国本土的发明创造
D.工业革命的发生领域局限于纺织行业
3.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由于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导致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材料空白处内容应该是(  )
A.垄断组织产生
B.圈地运动进行
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工厂制度产生
4.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A.汽车
B.电灯
C.飞机
D.蒸汽机车
5.下列史实反映出(  )
1883年
戴姆勒研制出第一台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机
1892年
狄塞尔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机
1893年
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
1908年
福特公司生产出第一辆T型汽车
A.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B.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钢成为基本工业原料和汽车主要材料
6.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生产力突飞猛进,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时期,
世界相继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在下列科技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  )?
①蒸汽轮船
②早期汽车
③电灯
④火车机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1788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40%以上,工业和建筑业不到21%。1850年,农业比重下降到21%,工业和建筑业则上升到35%。这反映工业革命使英国(  )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工业、农业同步发展
D.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8.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
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
9.“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所消灭,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致使贫富矛盾激化
D.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
10.1884年12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WOLF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它不但可以让人们免受粉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睡眠带来任何不便。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环境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B.技术革命化解了环境危机
C.环境污染比其他国家更加严重
D.工业化导致环境问题凸显
11.下面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
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
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
D.英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12.列宁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出现(  )
A.是荷兰等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工具
B.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C.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D.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13.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一举动(  )
A.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
B.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C.为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行案例
D.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14.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产生
15.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16.《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
A.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
C.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D.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17.“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材料说明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是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8.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为自己的国家有巴黎公社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据此判断,法国主流文化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其(  )
A.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
B.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
C.表现出积极的民族精神
D.改造旧世界的理想
19.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
20.列宁自称为巴黎公社的继承者,他曾评价:“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  )
A.革命首创精神
B.团结无畏精神
C.英勇战斗精神
D.高尚乐观精神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煤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4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快乐的英格兰”时期英国的经济发展特征。(6分)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史实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在经济的近代化道路上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革”。(4分)
(3)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6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民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二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道:“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的产生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
2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甄言主编《“三个代表”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材料二 公社在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厂转交给工人协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的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管理社会经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反映的实质。(6分)
参考答案
1——20:BADDB
DBABD
CCABB
DACDA
21.(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的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22.(1)经济发展特征:传统的农业经济。
(2)经济变革:机器大生产(或实现工业化)。
(3)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23.(1)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2)托克维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评论工业革命:一方面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动了英国和世界的进步;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迫,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使其进步性蒙上了阴影。
24.(1)主要内容: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经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
(2)措施:把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由工人制定工厂管理制度;工人选举工厂领导并监督厂内工作。
实质:巴黎公社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