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金币》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一枚金币》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5 17:5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枚金币》教学实录
执教人:王悦 评课人:付中华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的教学既要抓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思路,又要抓住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阅读理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感悟 的同时,把重点放在课文两处“受不了”时人物的心情体会上,在此基础上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亲的失望和痛苦的心情。其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而已,第三次为什么会这样呢?针对自己的质疑进行集体交流,还可以分角色读课文,进入情境,体会儿子心情的变化。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因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非常疼爱,在物质上总是尽量满足孩子,因此,在孩子的心中,金钱来得很容易,自己想要什么家长总能满足,身 上的零用钱从不缺少,因此,也养成了花钱无计划、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希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孩子珍惜财富,把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的思路,感悟老人这么做是想让儿子懂得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发散思维 激趣导入
师:我说一个词,马上把你的第一感觉告诉我,第一个词“幸福”。
生:爸爸、妈妈、家。/美好的心情。/温暖。
师:下面我们不说词了,(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财富。/富裕。/给我吧。
  [点评:初步了解学生对钱的感受,引入本单元“金钱”这一主题]
师:让我们带着对“钱”的不同感受走进《一枚金币》(板书课题)这个故 事。 
(二)文本对话 读中感悟
师: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父亲让儿子去挣钱的事。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
  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组是反义词。/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点评: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特点,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反义词的应用。学生也从中感悟到这对父子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突破了难点,也为后边理解父亲“受不了”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师: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你能用书上的词来说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生:父亲受不了了。(板书“受不了”)
师:你能读读书上的句子吗?
  (生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师: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却养了一个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他再也受不了了。老人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会怎样说呢?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     )地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生1:带着生气的语气读句子。
生2:带着无奈的语气读句子。
生3:带着伤心的语气读句子。
师: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么就带着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吧!(同桌互读)
  [点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文本,进行朗读,更有利于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文本]
(三)合作学习 深入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明白父亲为什么“受不了”了吗?
生: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想把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子,希望他能有所作为,但儿子却什么都不会,还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父亲很伤心,很无奈,所以他再也“受不了”了。
师:这样的儿子放谁家谁也“受不了”。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受不了”了?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把它找出来。(再次板书“受不了”)
生:是儿子“受不了”了。
师:这父子俩截然不同,再看下面的两个词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儿子“受不了”什么 ?
生:儿子那么懒,又花钱如流水,他有什么可“受不了”的?
师: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学习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合作学习:结合词句讨论问题 ,选出重点发言人)
  [点评: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升华理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训练、引导,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金钥匙的内容:“做重点 发言人,事先要做好准备,想想说什么,怎么说。”对学生进行此项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师:我们一起来讨论这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他有什么“受不了”?
  (汇报合作学习情况,代表发言, 其他同学补充, 共同深入学习)
生(读句子):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
  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被父亲不当回事地扔进火炉里,所以儿子“受不了”了。
师:你作为重点发言人问问你们组同学还有要补充的吗?(组内没有人补充)
师: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真的去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还帮助人家干了些什么?
  [点评: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儿子在这一星期里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罪。这一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儿子挣钱的艰辛,从而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师:这一个星期对这个儿子来说确实很难熬。他干了那么多累活儿,受了那么多的辛苦,如果你是那个儿子,你会怎么想呢?替儿子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吧! 
生:我一定要坚持挣够这一枚金币!/爸爸挣钱真辛苦!/我今后一定要珍惜钱,不能再乱花了!
师:把你的感受放到文中读给你的同桌听吧!(生读)
师:当儿子手捧着这枚当牛做马用血汗挣来的金币交给爸爸时,却被父亲扔进了火炉里,儿子有什么反应?(齐读句子)
师:你怎么体会的?怎么才能称得上是“当牛做马”,苦差使?(出示图,指名抓词谈体会)
生:他干的都是牲口干的活,苦差使就是特别辛苦的活。而他的父亲却没当回事,把金币扔进了火炉里,所以他“受不了”了。
师(引读):此时他冲着父亲——
生(接读):“大声叫道”。
师:他怎样地叫道?
生:带着愤怒的语气读句子。带着生气的语气读句子。
师范读: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委屈,忍无可忍! 师: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带着伤心的语气读句子。
师:我们配合着读一读这段话。儿子都大声叫道了,这时父亲说(生接读)
师:你从父亲意味深长的话中听出什么了? 
师:为什么父亲相信这枚金币是儿子挣来的?
生:因为前两次都是妈妈给的,而不是他自己挣的。从儿子的态度父亲就相信这枚金币是他挣来的。
师: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此时的儿子又该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让我们把心中的想法汇成一句话写下来吧!(生动笔写 ,师行间辅导,纠正坐姿及行文中的错字)
  [点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文章的中心也会凸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金钱”这个主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培养了学生从读学写的能力,同时,老师还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联系实际 升华主题
师:你如何理解“挣”的含义?
生:需要靠自己劳动。(板书“出力”)
生:只有自己劳动才能换来应得的报酬。(板书“获取”)
师:儿子挣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
师:现在你们再看看这一百元钱,又想到了什么?再结合“幸福”二字,你又想说些什么?
生:辛苦。 劳动。 珍惜。只有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的金钱才会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师:这节课你们收获了很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点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从始至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日常的积累。将学生发言中好的词语以及授课中说的一些成语罗列在副板书的位置,让他们把这些词语写在“日积月累”里,在给别人讲故事的过程中用上这些词语,讲的故事会更精彩]
(执教者系黎明小学教师 评析者系区进修学校小教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