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卷(五)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2.5)(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检测卷(五)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2.5)(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4 16:44:26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卷(五)(第2章2.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明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无论这个平面镜多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该平面镜看到小明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的漫反射
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折射
2.如图是温州市南塘印象景区的夜景,图中桥洞与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圆的形状。若多日下雨造成水位上涨,则桥洞与其倒影的大致形状是(  )
3.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她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板“反光”是光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B.“佛山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水星凌日”是平面镜成像
5.
下列叙述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6.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7.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每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可说明它们分居法线两侧
B.入射角为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C.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
8.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
A.1块
B.2块
C.3块
D.4块
9.如图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10.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20
cm处,以1
cm/s
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6
cm
B.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变大
C.铅笔的像为实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
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
cm
11.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的,外表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
C.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现象
12.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所示,这种检查视力的方法,视力表的像与人眼的距离为(  )
A.2.9
m
B.4.6
m
C.5.0
m
D.5.4
m
13.小柯制作了一个潜望镜(如图所示)并用之观察,当他在镜中观察到物体向左移动时,被观察物体真实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左
B.
向右
C.
向上
D.
向下
14.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
折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玻璃
C.
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
折射角为60°,界面左侧是玻璃
15.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所成的像是实像
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16.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B.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
眼睛的一种习惯感觉
D.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17.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和光的反射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8.甲、乙、丙三名士兵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
A.甲、乙均未瞄准鱼
B.乙、丙均未瞄准鱼
C.甲、丙均未瞄准鱼
D.只有丙一个人瞄准了鱼
19.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丁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
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20.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会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二、填空题(2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1.舒涵同学在家里的一间黑暗房子里做了有关光反射的探究实验,她首先在黄色的桌子上放了一张试卷大小的白纸,然后在纸上面放了一块小平面镜,最后她打开手电筒正对平面镜,请你和舒涵同学一起在旁边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镜子是________(填“亮”或“暗”)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纸是________(填“亮”或“暗”)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是________(填“亮”或“暗”)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由亮到暗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桌子的颜色是________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人1.8米高,站在1.5米高的平面镜前,距离镜面1米,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米,当他后退2米时,像距人________米。
23.如图甲是一种最简单的潜望镜,若用该潜望镜去观察一只台钟,看到的钟面上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________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________(填“漫反射”或“折射”)传播到车库的各个方向。
25.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凹面镜。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小明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凹面镜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呢?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他将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面镜照射,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1)通过实验小明可得出:凹面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2)如果将点光源放在图中的F点,其发出的光线经凹面镜的反射会成为________光线。
(3)列举出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凹面镜的两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猜想: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凸面镜)可能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
26.小云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______方向转动。(均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7.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8.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右方有一发光点S,OB、O′B′分别是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30.将一束光AO斜射向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的O点,如图所示,过点O作垂线段MN,测量角α、β、γ的数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3°22.1°35.4°40.9°
(1)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
(2)某同学选择了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也进行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探究,并且也得出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他结合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光速大小进行了推测,认为:如果将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折射角将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0°
22.1°
32.3°
38.2°
3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
(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3)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显示时间为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之前,则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
(6)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联系实际,你认为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________(填“有”或“无”)关。
32.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实验时,小明先将E、F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但是在纸板F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如图所示。同学们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
(3)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4)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检测卷(五)(第2章2.5)
1.B 2.B 3.B 4.A 5.C 6.C 7.A 8.B 9.A
10.A 11.D 12.B 13.A 14.D 15.C 16.B 17.A 18.B 19.D 20.A
21.(1)暗 镜子发生了镜面反射 (2)亮 白纸发生了漫反射
(3)亮 桌面发生了漫反射 (4)白纸 桌面 镜子 (5)黄色 它只反射黄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22.1.8 6 
23.6点35分
24.反射 漫反射 
25.(1)会聚 (2)平行 (3)太阳灶、探照灯等 (4)发散
26.顺时针 逆时针
27.55°
28.如答图所示:
  29.如答图所示:
30.(1)小于 增大 不变 (2)小于
31.(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较薄 (3)在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光屏,看能否接收到蜡烛A的像 (4)刻度尺(或刻度尺、量角器)
(5)10:15 (6)玻璃板后的蜡烛不能与像重合 (7)寻找普遍规律,使实验结论更具可靠性 (8)无
32.(1)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 (2)漫反射 (3)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或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
(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