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研课标说教材(全册+知识树)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研课标说教材(全册+知识树)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3-25 18: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研课标、说教材
——青岛版数学九(下)
研课标,说教材之流程
研说课标
研说教材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编排体例
内容结构
知识整合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效课堂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研说课标——基本要求
新课标教育理念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
新课标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观点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一、说课标——基本要求
新课标教育理念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
利用

转化
建立
数感和符号感
发展
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学数学符号图形
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
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对数学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自信心,锻炼
克服困难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一、说课标——内容标准
新课标内容标准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与实践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2、“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3、“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4、“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新课标内容标准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与实践
频数与频率
实际问题
投影与视图
对函数的再探索
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
二、研说教材
青岛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
1、编写意图
2、体例安排
3、内容结构
4、知识整合
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指导思想。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隐形课程的作用。
2、教材是通过章、节、习题将知识有机的编排在一起的 ,具体有:章前图(包括“内容提要”与“情境导航”) ;正文(包括“观察与思考”、“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 );回顾总结;检测站;另外设计了“小亮”、“小莹”、“小博士”三个形象,更好的实现了人书对话;更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本书的练习系统分为练习、习题与综合练习三个梯度。 。
3、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章内容,涉及四个领域。其中“对函数的再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识图与投影”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频数与概率”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应用性问题之中。总之,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力求反映各个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意知识的纵向逻辑结构,注重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加强了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不同领域数学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具有一定的弹性,既注重基础,又提供发展空间螺旋上升的呈现重要的概念和思想。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有利于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二、研说教材
青岛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
1、编写意图
2、体例安排
3、内容结构
4、知识整合
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教材处理突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指导思想。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隐形课程的作用。
教材的处理
内容呈现方式
内容的选取
二、研说教材
青岛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
1、编写意图
2、体例安排
3、内容结构
4、知识整合
2、教材是通过章、节、习题将知识有机的编排在一起的 ,具体有:章前图(包括“内容提要”与“情境导航”) ;正文(包括“观察与思考”、“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 );回顾总结;检测站;另外设计了“小亮”、“小莹”、“小博士”三个形象,更好的实现了人书对话;更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本书的练习系统分为练习、习题与综合练习三个梯度。 。
回顾总结与检测站
正文(观察与思考、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
章前图(内容提要与情境导航)
背景资料与阅读材料
练习有梯度
青岛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
1、编写意图
2、体例安排
3、内容结构
4、知识整合
3、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章内容,涉及四个领域。其中“对函数的再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频数与概率”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应用性问题之中。总之,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力求反映各个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函数的再认识
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
投影与视图
频数与概率
九下内容结构
函数概念及表示方法
对一次函数再认识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频数分布直方图
用频率估计概率
计算概率
频数与频率
投影、三视图
盲区和影子
常见的几何体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5.对函数的再认识
6.频数与概率
7空间图形
8.投影与视图
青岛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
1、编写意图
2、体例安排
3、内容结构
4、知识整合
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
4、注意知识的纵向逻辑结构,注重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加强了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不同领域数学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有利于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横向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
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
青岛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
1、编写意图
2、体例安排
3、内容结构
4、知识整合
教材的处理
内容呈现方式
内容的选取
章前图(内容提要与情境导航)
正文(观察与思考、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
背景资料与阅读材料
回顾总结与检测站
练习有梯度
频数与概率
投影与视图
对函数的再认识
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
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
联系生活实际
研说教材
三、教学建议
我的几点教学建议
1、课程开发与利用
2、关注学生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
4、科学进行评价
我的几点教学建议
1、课程开发与利用
2、关注学生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
4、科学进行评价
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加深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
充分挖掘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注意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我的几点教学建议
1、课程开发与利用
2、关注学生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
4、科学进行评价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活动时间和空间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活动时间和空间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我的几点教学建议
1、课程开发与利用
2、关注学生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
4、科学进行评价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适时点拨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加强小组学习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适时点拨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
我的几点教学建议
1、课程开发与利用
2、关注学生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
4、科学进行评价
评价应情真意
切饱含激励
评价主体和方式
要多样化
采用定性与定
量结合的方式。
评价不应
放弃批评
评价应情真意
切饱含激励
评价不应
放弃批评
采用定性与定
量结合的方式。
评价应情真意
切饱含激励
评价不应
放弃批评
评价主体和方式
要多样化
采用定性与定
量结合的方式。
评价应情真意
切饱含激励
评价不应
放弃批评
我的几点教学建议
1、课程开发与利用
2、关注学生发展
3、打造高效课堂
4、科学进行评价
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加深对数学的整体性认识
充分挖掘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注意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活动时间和空间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评价主体和方式
要多样化
采用定性与定
量结合的方式。
评价应情真意
切饱含激励
评价不应
放弃批评
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适时点拨
注重预习的有效性
加强小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