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临夏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3 11:0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夏县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A卷
高一 历 史
一、单选题(共60分)
1.春节、清明、端午和重阳是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中华民族注重血缘、注重亲情,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A.宗法制 B.儒教 C.神话传说 D.封国制
2.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3.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4.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怒,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A.建设的延续性
B.存在的合理性
C.创新的曲折性
D.产生的必要性
6.《晋书·段灼传》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这种选官用人的制度其最大的弊端在于
A.选官用人的标准不明确 B.公卿贵族把持选官权,任人唯亲
C.人才评级的设置不合理 D.选拔人才的效率低下
7.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
C.罗马共和政体 D.寡头政治
8.《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贵族的利益
C.维护私有财产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
A.遵循私法至上
B.重视诉讼程序
C.注重诉讼诚信
D.崇尚科学理性
10.公元前59年,凯撒颁布《土地法案》,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法律。这表明
A.适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
B.高卢人都享有与罗马人同等的公民权
C.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D.罗马行省的统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
11.英国《权利法案》中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此项规定实际上保证了议会的
A.征税权 B.选举权 C.行政权 D.立法权
12.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实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采取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13.要想成为英国首相上台执政,需要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个人所在党内竞选获胜
③所在党参加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B.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
16.《全球通史》认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德国是工业落后国家
B.德国经济发展在欧洲领先
C.英国经济落后于德国
D.统一后德国经济发展加速
17. 1851万国工业博览会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勒索赔款
B.协定关税
C.五口通商
D.割香港岛
18.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
B.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
C.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1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20.美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该事件
A.开启了中国新的革命历程
B.建立起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迫使列强修改了不公正的判决
21.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22. “国民政府投入全国军队的大部分精锐部队血战三个月,并没有产生避免日军早期控制武汉、逼迫中国军队在东部地区背海决战,从而破坏中国持久抗战的基本国策的全局作用;不存在争取更多时间、更大空间为东部工业内迁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持久抗战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战略意义。”材料中评论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23. “1948年,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卓越的战斗精神和军事策略,决定性地扭转了历史潮流,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落入他们的手中。”当时中国共产党军队正在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战略防御 B.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24. “两个傲慢者互相顶撞,双方都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中国拒绝对世界开放,而英国人则不管别人愿意与否,想让世界对所有的国家交流开放。”中英双方在18世纪的这种冲突实质是
A.传统外交与近代外交的差异
B.儒教与基督教文化的分歧
C.自然经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
D.维护主权与扩张殖民的对抗
25.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行船续约中亦做了此类规定。诸如此类的规定
A.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属于主权国家间正常的经济往来
C.反映了清政府和列强共同的利益诉求
D.体现了殖民侵略之下的资本输出
26.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A.驱逐满人
B.汉人掌权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7. 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阶段,其主要战场是
A.陕北 B.山东 C.东北 D.中原
28.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9.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30.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0分)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2.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本题15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
材料三: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3.近代以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5分)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海军希望取得台湾……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列举1840年到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一例。
(2)1937年七七以后,日军除南京大屠杀外,还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材料三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那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军事上,国共“共御外敌”经典之作是那一次会战?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现今中日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A卷)
选择题:共40分
1-5 ABDDB 6-10 BACCA 11-15 DCAAD
16-20 DBCCA 21-25 AACCD 26-30 CDBCC
材料分析题:共40分
31.共10分
(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6分)
(2)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4分)
32.共15分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分)
(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3分)
(3)原则:分权与制衡。(2分)实践:立法权: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6分)
33.共15分
(1)变化: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为主(1分)
事例: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等(举一例2分,不累计)
(2)发动侵华战争,如八一三事变等;731部队实施细菌战、毒气战;推行奴化教育;进行经济掠夺。(4分):第一次取得近代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2分)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太原会战。(2分)
(4)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