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之《文化温州》(瓯越文化)模拟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地方文化之《文化温州》(瓯越文化)模拟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5 19: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化温州》(瓯越文化)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___(朝代)诗人____,世称“____”。
2.南宋时期温州诗人中被称为之“永嘉四灵”的诗人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的诗歌成就最高。
3.中国四大孤屿中被誉为“诗之岛”的是____,它一向有“______”之称。
4.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联“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江心屿的诗中,现存最早的是____(作者)的《_______》。
6.在楠溪江大箬岩景区有个陶公洞,这陶公是指_____,时人称他为“_____”。
7.江心寺的寺院大门两边有一副为宋代王十朋撰写的叠字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今梅雨潭边有一座亭,名叫“______”。
二、连线题
1.东西塔 A.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a.宋·文天祥
2.谢公亭 B.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b.唐·孟浩然
3.江心寺 C.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c.宋·林景熙
4.澄鲜阁 D.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d.唐·杜甫
5.浩然楼 E.寺影一拳石,潮声四面风。 e.宋·张扩
6.来雪亭 F.罗浮山下雪来,扬子江心月照谁? f.东晋·谢灵运
7.菜贩 G.许化龙
8.鱼贩 H.梅方通
9.银匠 I.张丙光
10.剃头匠 J.季碧山
11.铁匠 K.祝圣源
12.营卒 L.周士华
13.茶馆跑堂 M.黄巢松
14.《新凉》 N.徐玑 h.字灵秀
15.《舟上》 O.翁卷 i.字灵晖
16.《约客》 P.徐照 j.号灵渊
17.《乡村四月》 Q.赵师秀 k.字灵舒
三、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山水诗的正式诞生的是___的山水诗。( )
A.杜甫 B.孟浩然 C.李白 D.谢灵运
2.现存最早的描写江心寺的诗是( )。
A.《登江中孤屿》 B.《登池上楼》
C.《题江心寺》 D.《约客》
3.下列作品中描写仙岩梅雨潭的是( )。
A.《背影》 B.《菏塘月色》 C.《绿》 D.《白水三祭》
4.素有“瓯江蓬莱”之称的是( )。
A.鼓浪屿 B.江心屿 C.焦山岛 D.橘子洲头
5.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描绘___之景。( )
A.梅雨潭 B.楠溪江 C.江心屿 D.雁荡山
6.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对联的作者是( )
A.谢灵运 B.赵师秀 C.文天祥 D.王十朋
7.温州的康乐坊、谢池巷、五马街等地方和___有关。( )
A.朱自清 B.谢灵运 C.翁卷 D.徐玑
8.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句“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与江心屿__景点有关。( )
A.浩然楼 B.江心屿 C.澄鲜阁 D.谢公亭
9.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诗句“罗浮山下学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与江心屿__景点有关。( )
A.西塔 B.澄鲜阁 C.来雪亭 D.东塔
10.江心屿被誉为“___”。( )
A.美食岛 B.迎客岛 C.诗之岛 D.自然岛
四、判断题(对√ 错×)
1.江心屿西塔上面长着一株无土培植的榕树。 ( )
2.朱自清描写仙岩梅雨潭的作品是《绿》。 ( )
3.南宋时人们称之为“永嘉四灵”的是徐照、徐玑、赵师秀、谢灵运。 ( )
4.描写江心屿的诗中现存最早的是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 )
5.“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是李白《与周生》中的诗句。 ( )
6.“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是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的诗句。 ( )
五、赏析
1.说说江心寺对联中八个“朝”字和“长”字的读法。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说说江心寺对联的意思和妙处。
意思:
妙处:
3.结合《登池上楼》的诗意,说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的妙处。
4.《约客》赏析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⑴对这首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⑵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 ?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出来的?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东晋 谢灵运 谢康乐
2.徐照 徐玑 翁卷 赵师秀 赵师秀
3.江心屿 瓯江蓬莱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5.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
6.陶弘景 山中宰相
7.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8.自清亭
二、连线题
1——C——c 7——J 14——N——i
2——D——d 8——H 15——P——j
3——E——e 9——I 16——Q——h
4——A——f 10——G 17——O——k
5——B——b 11——L
6——F——a 12——m
13——k
三、 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D
7.B 8.D 9.C 10.C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赏析
1.读法:上联中第一、三、四、六、八字之“朝”,读音为“朝夕”之“朝”,其余读为“朝拜”的“朝”,下联中第一、三、四、六、八字之“长”,读音为“长短”之“长”,其余读为“生长”的“长”。
2.意思: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
妙处:本联生动的描绘了浮云聚散、潮水涨落的奇特景象,确是一副叠字好联。
3.作者准确抓住了初春时节景物变化,不但注意到了树木花草的变化,连冬去春来树梢鸣鸟的悄然变化也捕捉到了。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卧病之后登楼临窗突然感受到的一种春色满园的喜悦,原先那种忧伤郁闷至此似乎一扫而光。
4.⑴C
⑵诗人当时侯客不至,心情或是无聊或是烦躁或是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