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表店里
【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外国音乐作品为主线,在听、赏、玩、唱、创的活动中引导生感知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乐曲《在钟表店里》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阿图尔?奥尔特创作的世界著名轻音乐曲,是描绘性标题音乐的杰作,至今仍久盛不衰。乐曲结构为A-B-A1
三段体,A段旋律轻松欢快,表现出钟表店热闹工作的情景;B段婉转抒情,
表现出工人们午间休息时的悠闲时光。本课设计以欣赏乐曲与参与各种音乐
实践活动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音乐情绪,想象钟表店里的各种情景。
“钟表交响曲”是教师设计的切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并贯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的音乐游戏。该游戏生动有趣,能够启发学生通过探索、模仿等活动进行合作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一、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体验钟表师傅辛勤工作、收获快乐的心情。
二、能模唱乐曲中的旋律片段,听辨乐曲的情绪并用不同的肢体律动表现;尝试运用各种音效和合适的打击乐器合作演奏。
三、运用聆听感受、模仿想象等方法,在听赏乐曲、模唱旋律、演奏乐器、
律动表现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并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形象与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听辨、对比乐曲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想象并
表现钟表店里的各种情景。
二、
教学难点
伴随音乐的节奏韵律用肢体、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头饰、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一)
律动表演
(二)师生问好
教学说明:能够精神饱满、自信地进行律动;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师生问好,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入课堂。
二、
欣赏《在钟表店里》
导人
1.复习
do—do'。
要求:用柯尔文手势初步建立音高。
2.听、填、唱。
3.聆听引子部分。
要求:听辨乐曲片段中钟表走动的
声音,引起聆听注意。
教学说明:通过钢琴伴奏、“音乐楼梯”、柯尔文
手势、听觉、视觉与动觉上的辅助,帮助学生复
习、感知和唱准do
dc/的音高位置,便于听辨。
4.揭示课题。
(二)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1.初听片段。
要求:听片段,想象各种钟表。
2.完整听赏。
要求:听音乐,感受乐曲第一乐段情绪。
3.肢体模仿。
(1)学生交流。
要求:学生用肢体模仿钟表。
(2
)教师指导。
要求:听老师哼唱旋律,伴随音乐的节奏韵律,尝试用肢体动作即兴模
仿钟表的形象。
(3
)集体模仿。
要求: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韵律,各自用动作表现想象中的钟表形象。
(4)个别展示。
要求:展示表演,共同评价。
(5
)集体表演。
’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随着音乐有节奏、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4.模唱旋律。
(1
)聆听范唱。
要求:听教师范唱旋律片段,找找老师唱出了几句小钟表的歌声。
(2)复听范唱。
要求:复听教师范唱,找出哪两只小钟表唱的歌声是一样的。
(3)师生对唱
要求:师生合作,模唱乐曲主题旋律。
教学说明:通过想象与模仿,体验乐曲情绪,表达乐曲情景;通过模唱
加深学生对于乐曲主题旋律的印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三)
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初听。
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第一乐段的聆听
对比,感受第二乐段的情绪。
复听。
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摇一摇,体验乐曲
情绪。
再听。
要求:学生跟着音乐用肢体表现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说明:通过欣赏、比较,感受第二乐段的情绪并产生联想
(四)
欣赏乐曲第三乐段
1.初听。
要求:通过聆听,感受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相似。
2.游戏——“钟表交响曲”。
要求:探索用合适的打击乐器和人声音效模仿钟表的声音并合作表演。
(1)聆听片段。
(2)个别交流并表现。
(3)分组分角色唱一唱。
(4)师生合作。
(5)敲一
敲、辨一■辨、奏一奏。
(6)分组练习。
(7)集体合奏。
.
教学说明:通过听辨、比较,知道第三乐段和第一乐段情绪、旋律相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人声和合适的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并跟着音乐进行合奏。
四、
综合表演
要求:在多媒体和教师的语言
提示中,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教学说明:跟着钢琴伴奏和教
师提示,尝试模唱乐曲旋律,加
入肢体动作、人声和打击乐器进
行表演。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