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小小建筑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小小建筑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2 22:1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小小建筑师》
年级

学期

单元主题
让城市更漂亮
教材
上教版
类型
纸材拼贴
评价模块
绘画与表达
课时
1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一年级美术第二学期第四单元《小小建筑师》,属于“绘画”主题中的“纸材拼贴”学习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是:①知道可以用不同的形状概括建筑物造型。②能用几何形拼贴组合出建筑物的形象。③初步学会用重叠、遮挡的方法,拼贴出近低远高、有前有后的建筑群。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让城市更漂亮》单元中的第二个教学内容。单元重点是图形的拼贴和组合。
学生在前一节课《美化人行道》中初步了解了图案的对称表现,学会运用基本型排列组合。
本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纸材拼贴,通过用基本型概括、组合的方法,完成一栋拼贴建筑,并贴在黑板上,全班作业组成城市建筑,感受建筑之美。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期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制作《漂亮的纸筒》对于形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剪纸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上一课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形状的组合拼贴。但是,对于如何用不同的形状概括物象,拼贴出具象的造型,学生没有经验,需在本课中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建筑造型,能自主组合形状做出不同的建筑,并在内部添加窗户作装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不同建筑总结概括建筑的基本形;通过“看照片搭建筑”知道形状可以向上或向左右添加;通过展示了解建筑前后重叠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的造型组合之美,发现彩纸拼贴的乐趣,激发对城市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基本形拼贴成建筑。
难点:能表现出丰富的造型变化。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运用剪出的形状拼贴出一栋你喜欢的建筑,并在内部添加窗户。
作业基本要求:建筑造型完整,有窗户。
作业提高要求:建筑造型美观,内部窗户结构准确,颜色搭配合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关键提问
评价要点
(一)观察与讨论
1、欣赏外滩的照片。
2、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出新课。
(二) 思考与尝试
1、找出建筑剪影中的基本形,知道复杂的建筑是由形状组合而成的。
2、出示照片,请学生上来利用形状拼出照片上的建筑。
3、学生交流是如何组合的,了解形状可以向上、也可以往左右不断添加。
4、欣赏造型奇特的建筑图片,学习丰富造型的方法。
5、明确作业要求:请你用各种形状,
拼贴出自己喜欢的建筑。
6、学生尝试制作。
1、你能从这些建筑剪影里找出哪些形状?
2、这幢建筑你是怎么拼出来的?
3、这些照片里还用到了哪些特别的形状?
1、能否概括制作出不同的基本形。
2、能否运用不同的基本形的添加组合成一幢建筑。
3、能否添加进特别的形状,增添个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建筑的不同的美感。通过分析概括了解建筑的基本型,知道如何运用特别的形状使建筑造型更丰富。
(三)表现与实践
1、出示钟楼照片,发现作业建筑内部还缺少窗户。
2、对比画面,知道内部窗户的摆放要整齐,颜色对比要强烈。
3、学生继续制作。
1、我们的建筑,是不是还少了些什么?
2、窗户怎么摆放比较好?
能否正确装饰内部细节。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现画面的不足,让学生能正确装饰建筑内部,提升画面美观度。
(四)展示与交流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了解通过地平线表现建筑高低的方法。
2、学生互评。
评价要求:
1)建筑造型完整
2)内部结构丰富
3)颜色搭配合适
3、教师小结。
你能根据今天的作业要求评一评自己或其他人的作品吗?
是否能关注建筑的造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述,学生能根据作业要求评述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知力和欣赏评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