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我的家在日喀则》 课 型 唱歌课
课 时 一课时 时 间
教材分析 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又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藏族民歌,全曲为一段体结构,2/4拍,节奏简单,五声音阶勾画出日喀则多姿多彩的美景。四分、八分音符的运用,展现了藏族舞步欢快的旋律。歌曲中的衬词也富有藏族特色,全曲给人以载歌载舞情绪的感染,很吸引人学习的欲望。
学情分析 西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神秘、遥远的地方,怎样让懵懂无知的孩子们了解民族大家庭中的藏族,并在课堂中学习藏族的歌曲?本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欣赏藏族风情的歌曲,舞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视觉、听觉的冲激下唱、跳,做,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提升情感体验,了解、感受藏族的生活、歌曲、舞蹈等特点,激发孩子们对西藏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在艺术表现中体现快乐的情绪,表现藏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能用“屈膝、拍手、跺脚等”身体律动感受歌曲2/4拍的节拍韵律。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愉悦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尝试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愉悦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第三乐句旋律的准确演唱;2.二声部和谐演唱。
教学方法 音乐感受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响板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音乐学生律动进教室入座:第一遍围圈(播放音乐)
2.教师数恒拍,不跟音乐,熟悉后进入音乐。
3.第二遍感受2/4拍和强弱规律及音高变化(播放音乐)
4.声势律动(手心手背):进行拍手动作指导,学生合着音乐做一遍,同时
学生排队随音乐走进教室,跟老师一起做律动
学生打节拍感受音乐(手心手背)
学生合着音乐做声势律动
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步(跺脚)
拉近师生距离,创造轻松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声势练习感受音乐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师加入藏族踢踏舞步的声势律动。 5.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步(跺脚)
6.声势律动(生生合作)学生二声部声势律动合作。
二、导入
1.师:真好听,有位藏族小朋友也想加入我们到当中和我们一起的表演,我们再来一次。
2.师: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小朋友来自藏族的哪个城市呢?来听听她的自我介绍。
3.介绍日喀则
师:这位小朋友来自哪里啊?是的,是藏族日喀则的小朋友。日喀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吧。它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让我们跟随日喀则小朋友一起去看看那里的风光吧。(观看多媒体,西藏风光)
4.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歌曲就是《我的家在日喀则》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师:现在,我们和日喀则小朋友做个你问我答的游戏,你们来问老师“你的家在哪里”,我来回答。来,试试看。(师生问答一遍,学生第一句,老师后面三句。)
下面呢,我来问,你们答,你们是日喀则的小朋友了。(师生问答一遍)
学生二声部声势律动合作
学生再次随音乐进行二声部合作,
学生聆听歌曲范唱
学生观看多媒体,欣赏西藏的美丽风景
学生和老师做个你问我答
的游戏
初步感受二声部
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吸引孩子走进西藏的欲望
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感受西藏的美,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问答游戏、歌词接龙,体会歌词的韵律感 ,方便记忆歌词,为“学唱歌曲”打基础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师:现在,我们都是日喀则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2.熟悉旋律
(1)师唱歌谱(接龙完之后教师直接柯尔文手势帮助边唱歌谱帮助学生感受音高)
(2)跟着老师的手势唱唱这些音。
(3)跟着老师一起用柯尔文唱歌谱。
3.学唱歌词
(1)跟随琴声用“lu”模唱旋律。
(2)初步学唱。
(3)解决难点,解释“阿索阿索马里拉”
(4)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5)演唱指导:音色和情绪引导学生用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学生完整演唱,师加入二声部“阿索啊索马里啦”
2.提问:你听到老师刚才在唱什么吗?
3.学习二声部 5 5 5 5 2 3 1(指导音准,音色)阿索阿索 马里 拉
4.学生演唱二声部“啊索啊索马里拉”教师加入主旋律
5.生生合作。
6.演唱与表演
日喀则真是个美丽的城市,日喀则小朋友用歌舞赞美自己的家乡,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他们快乐、自豪的心情。(完整表演:声部+声势)
学生观察歌谱
学生看手势唱歌谱
用“lu”模唱旋律
学生跟琴慢速小声学唱歌曲
学生找出难点并学习
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用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学生轻声完整演唱
学生学唱二声部
5 5 5 5 2 3 1 阿索阿索 马里 拉
学生分声部合作练习
学生分组加入声势进行完整地二声部演唱
学生观看跳锅庄
加强孩子的识谱能力,熟悉歌曲旋律
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发现难点,解决难点,把难点提出来单独练习,集中解决问题,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演唱过程中,教师加入二声部的巧妙设计,目的为了使学生熟悉歌曲声部的组合方式
树立学生的用多声部音乐的听与唱方式带来学生学习合唱的观念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五、拓展 (1)欣赏锅庄
总结:日喀则啊跟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下面,我们来欣赏他们的一种歌舞,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这样的歌舞叫什么?(多煤体)
师:提问这种歌舞叫什么?
(2)随音乐跳锅庄
师:在藏家人中最为普及的就属锅庄了,男女老少围在一起总能唱上一段,舞上一段,我们也来学学藏家人,跳跳锅庄。
(3)下课
生:锅庄舞
学生随音乐一起跳锅庄
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学
向学生拓展介绍藏族的其他歌舞形式——锅庄,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创设一定的情境,再现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体验藏族的的歌舞,真挚的抒发情
板 书
设
计 我的家在日喀则
2/4 xx xx ︱ x x ︱ xx xx ︱ x x︱
xx xx ︱xx xx ︱xx xx ︱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