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光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光影变化,感知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对光影的捕捉、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培养综合?创作能力。??
3、?用情用心用美体验光与影,?拓展发散思维,?绽放充满爱的智慧之光,?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运用光影关系,表现身边事物的造型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光与影的关系,表现出富有情感色彩的光影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谜语导入
1、猜谜语:
①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②对了,就是影子,你们可真聪明,一猜就对了。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影子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了它才会有影子,它是谁呢?你们猜猜?(光)
2、了解光和影的关系
①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色彩斑斓的世界【播放光线图】
②光是直线传播的 ,被物体挡住的部分没有受光便形成了影子。影子在光的照射下,能产生多样的变化。【播放光线传播过程图】
③光和影是对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做游戏,它们玩的游戏可有意思了。你们瞧……【播放手影视频】
④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屏,是外国艺的术家利用光影的关系而创作的手影表演。你们觉得这个表演有趣吗?(有趣)
⑤艺术家们利用光影的关系还创作了许多有趣的艺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打开课件,出示课题】——《有趣的光影》
二、新授
1、欣赏光影实物图
①今天老师呀准备了几张有趣的光影实物图,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播放图片】
②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这幅图上有四个鸡蛋,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吗? 提示:
a(第一个蛋的影子在蛋的后面,第二个在蛋的右边,第三个在蛋的前面,第四个在蛋的左边) b的光线分别从什么方向射过来的?
(第一幅是从蛋的前方,第二幅是从蛋的左边,第三幅是从蛋的后面,第四幅是从蛋的右边) ③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精彩回答,老师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原来光源在左边,影子就会躲在物体的右边;光源在右边,影子就会躲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光源在前面,影子就会躲在物体的 (后面);光源要是在后面呢?(影子就会躲在物体的前面。)啊!光和影真像是在玩捉迷藏啊!
2、认识三大面、五大调
(1)认识三大面
①【出示地球全景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现在我们这边是白天,而在美国,现在却是黑夜。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各种回答)
②教师小结:因为地球是个圆球体,其中一部分的球面受到了光,那一部分就是亮面,在亮面的国家就是白天;而另一面不能受光的球面就变成暗面了,在暗面的国家就是黑夜了。
③【出示立方体】
a、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立方体)
b、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个正方体的影子在哪边?(右边)
c、哪位同学能说说这幅图的光源在哪边?(左边)
d、同学们,在这个角度我们能看到这个正方体的三个面,你们感觉哪个面是最暗的?
(右边的那个面)对,应为它受到的光最少,所以它最暗,我们就叫它“暗面”也叫“背光面”;那你们觉得哪个面是最亮的?(左前方的面)对了,这个面受到的光最多,我们叫它“亮面”也叫“受光面”;那么还有一个面,它介于暗面和亮面之间,似乎只受到了一点点光,看上去不是很亮也不是很暗,像这样的面我们叫它“灰面”也叫“测光面”。
e、老师小结:我们把“暗面” “亮面” “灰面”称为三大面。【出示课件】三大面
(2)认识五大调
【出示实物石膏】学生指认“三大面”继而认识“五大调”
【出示球体】
a、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个球体的亮面、灰面和暗面吗?(指名回答)
b、同学们这个球体大体可分为亮、灰、暗三个部分,其实在暗部我们还可分出“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这三个区域。(一边讲解一边用课件箭头指明)
c、“明暗交界线”“ 反光”和“投影”加上我们之前说的“亮部”和“灰部”便凑成了五大调。
【出示课件】五大调
【出示课件】进一步了解“五大调”
? 高光是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上最亮的部分。
? 灰面位于高光的两侧,一侧渐为形体的边沿,一侧与明暗交界线相衔接。
? 明暗交界线位于亮面与暗面的交界处,它是暗面中最黑暗的层次。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部分层次。
?反光是因为光线折射与物体相邻的另一物体受光面的光线反射,或因环境光的作用,
形成反光。一般情况下,强的反光仍比最深的灰光深。
? 投影是因光线被物体遮挡后在支撑物上留下的黑影。
【出示实物石膏】学生指认“五大调”
【出示课件】了解五调子中常见问题
? 明暗交界线:它其实是面与面色调的交接,并不是真的一条“线”。也不止一条。 ? 反光:暗部的一部分,一般明度不超过亮部。
? 投影:投影是有形状的,投影的明度一般跟物体明度拉开。
? 高光:物体上最亮的地方,一般留出不画。
? 中间调子(灰部):一般最后画的,要注意控制层次变化,不然容易画灰。
d、因为有了光影的深浅变化,很多物体看上去显得更立体了。【播放对比图】你们看,右边的图由于三大面和五大调比较清晰所以物体看上去更立体,更清晰了。
e、过渡:很多艺术家利用“三大面和五大调”的原理创作出了很多让人叫绝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出示素描作品】
①同学们你们刚才欣赏的这些作品是画家们根据“三大面、五大调”的原理在平面上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立体的绘画作品。
(4)了解作画的步骤和线条的运用
①过渡:这些绘画大师们是怎么一步步在平面上画出这么有立体的画的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作画步骤吧!
【出示作画步骤课件】
a、首先作画之前要观察对象,了解形的特点画出大致轮廓。
接着找出黑白灰的关系及投影位置,画出大致的明暗关系。
c、然后加明暗,投影一并带出,从暗到亮逐步交代。
d、最后就是深入刻画、调整阶段,这一环节很重要是调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充分表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
②怎么用线条画出深浅不同的光影变化和效果呢?
a、【出示课件】学生观察铅笔线条的表现形式。 画明暗可用斜线、横线、竖线,并注意:
1、排线时,要方向一致,一笔一笔地画,疏密适当,
2、要轻起轻收,使线头两头轻,中间重,不要连笔,
3、排线方向要适当考虑物体的块面结构,
4、画暗的部分,要变换排线方向,一层一层加深,不要乱涂。
(6)素描练习
a、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画一画,表现出自己喜爱的一个静物,体现事物的空间感和体积感。
b、【出示作业要求】
画一画
用铅笔素描的方法表现一个或一组简单的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