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咏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 咏鹅|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5 13: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咏鹅》,让学生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在参与创作的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大胆的探索。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的地学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
1、四个结束句的音准。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琴、鹅冠、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音乐,学生随乐律动)
1、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新歌,猜一猜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2、学生回答。
3、多媒体出示图片并提问:刚才的歌曲是否让你想到哪首古诗?(学生回答:《咏鹅》)
4、教师按照语文课上的节奏吟诵古诗《咏鹅》。(学生认为老师读得好就给我掌声)
5、请人模仿白鹅走路的样子、游水的样子、唱歌的样子、、、、、、
6、教师简介:
《咏鹅》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下的,小作者仅用简单的几句,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及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往,我们都是把它吟诵出来的,现在,我国作曲家黄国群给它谱上了曲,变成了歌,也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咏鹅》。
三、学习新课:
1、学生范听歌曲,教师给学生提出要求: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这首歌?为什么?
2、再听歌曲,注意歌曲演唱顺序是怎样的?
3、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4、复听歌曲,教师提问:这首歌演唱形式和以往的歌曲一样吗?歌曲里面的古诗朗诵的节奏和语文课上学习的一样吗?尝试有节奏的诵读
5、再听歌曲,给学生提要求:
老师刚才听歌的过程中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为什么这样做?
6、认识四分休止符,在唱歌过程中,遇到它小嘴快闭上,休息一拍。
7、再次复听歌曲,进一步感受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使用。
8、教师教唱简谱一次,学生跟唱
9、教师唱简谱,学生唱歌词的形式学唱。
10、邀请学生用优美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欢乐的舞蹈跳起来
1、 创编律动
教师导言:《咏鹅》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诵了上千年而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它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小作者通过写诗,表现出了他对鹅的喜爱之情,刚才,我们又用歌声表现出了我们对鹅的喜爱之情,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表达我们对鹅的喜爱之情呢?
2、学生回答:舞蹈、为歌曲伴奏、绘画等。(教师给予肯定及表扬)
3、请同学们做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鹅的动作,老师指导,串编成舞蹈。
4、师引领,学生跟跳。
5、指名上台展示。
五、有趣的器乐敲起来
1、师出示三种乐器和三条伴奏,师演示,生模仿出来。
2、选择合适的器乐和伴奏,合奏试试。
3、指名合奏,其余的学生用拍桌子的方式打节奏。配音乐合一遍。
六、共同协作完整表演
给每一组学生分配任务,一同完成歌表演
七、课堂小结,下课。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学习,你们开心吗?(开心)我们不但学会了歌曲《咏鹅》,而且还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你们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不要去伤害它们。现在就请同学们随着歌曲《咏鹅》边唱边做律动走出课堂,下节音乐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