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 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 第12课 我们身边的植物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5-23 19: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我们身边的植物》说课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人美版第8册《我们身边的植物》课后说课。下面我将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与反思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美术课标中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美术核心素养中创意实践、美术表现能力作为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在高老师的的指导下,我校将美术与科学学科相融合开展植物研究课程,课程这两年多的开展下。学生掌握了植物探究的方法、多种植物的表现。在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为本节课表现植物的形态特征做一个铺垫。
(一)内容分析
从纵向上看线条表现从第一学段的几课中感受线条到第二学段初步认识线条再到第三段运用线条知识间是递进关系,本学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横向上来看,第10课《画家梵高》和第11课《向日葵》的学习中对植物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以及运用同类色的知识。13课《画水果》强调了邻近色知识的运用,而本课在本单元起呈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探究欲望浓厚,通过课前考察学生已知遮挡关系、植物的组成,不同朝向的形态特征,能初步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用美术语言进行评价。但对用线条表现整棵植物形态特征,植物间疏密及穿插关系还属于未知状态。没有画过植物的学生只有5%
基于以上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线条表现植物朝向、疏密、遮挡、穿插的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创意实践,掌握表现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和美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表现植物,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用线条表现植物
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形态特征,蜷缩、穿插的叶子,及叶子的组合
针对难点实施措施:利用自制教具通过拼摆了解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及植物的组合
教学过程
根据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感知植物——探究植物——欣赏作品——表现植物——展示评价
感知植物
在感受植物的环节中,以校园植物视频导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图像识读能力。
探究植物
在探究植物环节中,学生通过分组探究,三次实践来完成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采用规定主题,开展研究的方式进行。1.2.3组分别观察植物叶片的朝向、组合、穿插。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叶片的朝向不同,四面八方,整棵植物,相互遮挡。疏密搭配、生长方式交错穿插着。为了突出植物不同朝向的形态特征的教学重点,我是采用的动态课件演示不同朝向叶片的形态特征,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植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准确的用线条表现出不同朝向的叶片,我采用了分层练习,学生准确地用线条表现出不同朝向的叶片
为了突出植物疏密、遮挡的形态特征的教学重点,我第二次采用动态课件演示疏密、遮挡的形态特征,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植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清楚的表现出植物间疏密、遮挡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第二次分层练习,学生准确地用线条表现出不同朝向的叶片
为了突出植物穿插的形态特征的教学重点,我第三次采用动态课件演示植物穿插的形态特征,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植物叶片与茎之间的穿插。为了让学生清楚的表现出植物间交错穿插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第三次分层练习,学生准确地表现出交错穿插的形态特征。基于以上的分层练习,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植物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对之后绘画整盆植物间的组合有一个认识进而了解植物间的组合如何表现出来。蜷缩、穿插的叶子、以及疏密遮挡的组合。
根据拼摆植物时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写生步骤,画出叶片的不同朝向、疏密、遮挡,以及茎的穿插关系
(三)欣赏植物
接下来通过对比欣赏植物的方法,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用多种用线条表现植物形态特征的表现方法有一个认识。
(四)表现植物
紧接着同学们进入表现植物环节,要求认真观察桌上的植物,把自己的发现用生动的线条表现植物的形态特征,能力强的同学可以画植物的整体、能力稍弱的同学可以画植物的局部。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观察力与创造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收获。通过练习,发现学生们的兴趣十分的浓厚
(五)展示评价
本课在评价部分我运用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进行结合。
(六)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出示植物研究小组的学生作品,一方面给予学生自信心,让他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绘画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我们还可以运用同类色与邻近色的知识表现植物。 通过探究植物、表现植物 让学生了解表现植物的多样性,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特色与反思
我认为整堂课我有三个特色
在课堂上充分用好10%的课程实践与校本课程整合将植物研究进行到底。
通过动态课件直观让学生感受植物的形态特征,趁热打铁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分层练习。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通过自制教具,为学生提供植物拼图,让学生通过自由拼摆探究整棵植物间的组合,抓住形态特征,才能拼摆出形象生动的植物。
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探究,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汇报观察结果,进行分层练习,由简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提高知识难度,从而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通过拼摆植物检验学生理解的程度,以及找出难点,为教师有针对性的示范演示做铺垫。学生学会了,兴趣就来了,绘画起来也就简单了。就不会出现看着简单画不出来的现象了。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还应在提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肯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