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训练(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2 19:4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训练-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择师而教之
B.与之同命
C.子孙视之不甚惜
D.郯子之徒?
2.
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其无礼于晋?
?
?
②齐人勿附于秦
B.①吾其还也?
?
?
②必积其德义
C.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
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
下列各句,属于定语后置的是(????????)
A.求,尔何如?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苟以天下之大
D.籍何以至此??
5.
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李牧连却之
B.吾得兄事之
C.吾从而师之
D.夫子哂之
6.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夫子喟然叹曰
B.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
下列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B.《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中心论点,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C.《鸿门宴》的一大艺术特色是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互相映衬形成鲜明对比,形象栩栩如生。
D.《六国论》中作者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要以古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辱求和,反对北宋朝廷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
二、
文言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节,固已见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夫横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与秦成,则高台,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猲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战国策·赵二》)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B.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C.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D.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祖父,先人祖辈父辈。“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父”是儿女称自己已过世的父亲;“先夫”是妻子称已死的丈夫。
B.荆卿,即荆轲。“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或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如“爱卿”;还可以表示夫妻或好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C.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外交策略。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称“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称“合纵”。
D.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也指车辀或者马车。这里是指后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分析问题见解深刻,切中要害。选文一中他抓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进行分析,认为贿赂秦国,实际上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并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苏洵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选文一中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然后进一步假设,强调如能用兵而不依附秦国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六国与秦较量“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的推论。
C.苏洵论说语言生动形象,气势充沛。如选文一中用“如弃草芥”形容诸侯割让土地毫不在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同时文中句式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如“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D.苏秦游说很注意演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选文二先指出赵王完全可以建立尧、舜的功业而不必要向秦王臣服,然后通过对比六国与秦的实力、揭露连横派的只顾自己私利的真面目,和盘推出了赵国合纵的具体方案。逻辑性很强,又有雄辩气势,令人不得不折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②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猲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5)在两段选文中,苏洵和苏秦都认为六国是有可能打败秦国的理由是什么?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宋]《嘉祐集笺注·权书》)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宋]《栾城集》)
(1)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

A.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B.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C.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D.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2)下列各项中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世家,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最早的世家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
B.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C.故事,指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文中指后者。
D.六国,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一般指山东六国。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3)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B.两文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C.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D.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秦孝公据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二)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秦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古代地名,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主要因此处崤山地势险要、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中国古代军事争夺的焦点之一。
B.六国,指崤山以东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与六国对峙,六国连合抗秦,但最终六国破灭。
C.城,在古代既有城墙也有城市之意,在文中指城市,“城”
与“郭”并称时,“城”指外城,“郭”指内城。
D.祖父,古文中一般泛指祖辈、父辈。现在是指父亲的父亲。现在称“先祖父”是称已经去世的祖父,与文中的“先祖父”不一样。
(3)下列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叙述了孝公在商鞅的辅助下内外兼修,国力逐渐强大,用了很大的力量才获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B.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并不是武器不好,不善于打仗,而是贿赂秦国,即使没有贿赂的国家也会因贿赂而受影响。
C.材料二中,作者陈述了秦国接收贿赂获取的土地比通过战争获取的土地多得多的事实,得出了不希望打仗是秦国最想采取的获取土地的方式的观点。
D.材料一、二分别论述了秦国逐渐走向统一和六国走向衰亡的原因,两则材料都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六国论
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
?
?
?
?
?
?
判:决定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
?
?
?
?
?
?
?
?
?
?
?
与:结交,亲附
C.洎牧以谗诛?
?
?
?
?
?
?
?
?
?
?
?
?
?
?
?
?
?
??洎:自从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
?
?
?
劫:胁迫,挟持
(2)下列各句中,画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
?
?
?不赂者以赂者丧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
?
??苟以天下之大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
?
?
?
?
?
?
?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夹叙夹议的文字流溢着丰富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不终”的激愤,对六国“为积威之所劫”的警告。
B.文中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作者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句式也整饬有度,富有节奏感、感染力。
C.作者开篇亮出观点,接着指出了贿赂的危害,然后作者通过设问再进一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从史实引出深刻的教训,揭示出写作意图。
D.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答案】
D
【解答】
A项,之:代词,代指“他或他们”。
B项,之:代词,代指“他”。
C项,之:代词,代指“土地”。
D项,之:指示代词,“这”。
故选D。
2.
【答案】
A
【解答】
A项,都是引出对象。
B项,前“其”意为“表示祈使”,后“其”意为“他的”。
C项,前“以”意为“把”,后“以”意为“用来”。
D项,前“之”属于“主谓之间,无意义”,后“之”意为“到”。
故选A。
3.
【答案】
D
【解答】
A项,“具”通“俱”,都,详细;“倍”通“背”,背叛。
B项,“莫”通“暮”,暮春,指阴历三月。
C项,“当”通“倘”,如果。
故选D。
4.
【答案】
C
【解答】
A项,宾语前置。
B项,状语后置。
C项,定语后置。
D项,宾语前置。
故选C。
5.
【答案】
D
【解答】
A项,“却”是使动用法。
B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事”,名词用作动词,侍奉。
C项,“师”是意动用法。
故选D。
6.
【答案】
A
【解答】
A项,“喟然”:古今义都是“叹气的样子”。
B项,“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C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十分。
D项,“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故选A。
7.
【答案】
B
【解答】
B项,《师说》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
文言文阅读
8.
【答案】
(1)B
(2)C
(3)A
(4)①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击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②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日日夜夜致力于拿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来求得向秦国割地。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5)六国的兵力、土地合起来是秦国的好几倍,如果能够团结一致、亲密合作、形成合纵,合力西去攻打秦国。
【解答】
(1)译文:我听说尧过去连三百亩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有,舜没有一尺那么大的地盘,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部落,竟成为诸侯的共主。商汤、周武王的兵士不满三千,战车不过三百辆,最后成为天子。这都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治国安邦的正道。“臣闻”后面都是“闻”的内容,且“尧无三夫之分”与“舜无咫尺之地”句式结构一致,故“臣闻”与“尧”中间断开,排除A、C两项。“王”是称王,“王”的对象是“诸侯”,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原文: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故选B。
(2)C项,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3)A项,“例证”错误,“抱薪救火”是比喻论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4)①再:两次。却:击退。洎:等到。“泊牧以谗诛”,被动句。
②横人:主张连横的人。务:致力于。恐羯:恐吓。熟计:仔细考虑。
(5)文段(一)“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和文段(二)“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可知苏洵和苏秦都认为六国的兵力、土地合起来是秦国的好几倍,如果能够团结一致、亲密合作、形成合纵,合力西去攻打秦国。
9.
【答案】
(1)A
(2)C
(3)B
(4)①有这样的优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一天天削减,一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
②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
【解答】
(1)“尝读六国世家”省略主语“我”,意思是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句意结构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秦”是“攻”的宾语,“以攻山西千里之秦”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
故选A。
(2)C项,“文中指后者”错误,文中的“故事”指先例。
(3)B项,六国都有过失,两文并没有“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4)①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②委:对付。休息于内:在后方休养生息。阴:暗中。应夫无穷:应付一切。何为:做什么。
10.
【答案】
(1)A
(2)C
(3)A
(4)(1)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
为一个整体。
(2)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
11.
【答案】
(1)C
(2)C
(3)A
(4)①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
②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
【解答】
(1)C项,洎:及,等到。
(2)A项,以:介词,用/介词,因为。
B项,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
C项,而:连词,表转折。
D项,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对,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故选C。
(3)A项,“对六国‘为积威之所劫’的警告”有误,结合原文内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分析可知,应该是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对当朝统治者的警告。
(4)①厌:满足。弥:更加,越来越。愈:越发,更加。
②积威:积久的威势。劫:威逼,胁迫。“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被动句式。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