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京调》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1960年由上海民族乐团作曲家顾冠仁编曲,乐曲根据京剧音乐中的典型音调如西皮原板和流水板等音调连缀而成。乐曲情绪活泼,构思别具一格。
由乐队合奏的引子,运用京剧中胡琴过门的音调,从而造成京剧音乐的气氛。接着出现第一部分主题的音调,这是由曲笛吹出的清脆明亮的京剧曲牌,模拟大家熟悉的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中间部分先奏出过门的乐句,随后再由曲笛奏出第二主题,这个舒展的旋律与第一个活泼的主题旋律形成对比。乐曲的最后,突然放慢速度,并由曲笛用散板的京剧唱腔结束全曲。
全曲的结构为:引子+A+B+A+B+A+尾声。
【学情分析】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上欣赏课,不懂得欣赏,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聆听音乐的习惯很差,尤其个别学生没有自控力,影响其他同学很好的聆听,欣赏教学一直是高年级教学的一大难题。还有的同学讨厌老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所以欣赏课还需要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感悟音乐主题的内涵,比较深入的欣赏、理解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辨识京剧主要伴奏乐器。?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情感目标: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学习兴趣与喜爱。?
【教学重点】?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辨识京剧主要伴奏乐器。?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请你说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回答;脸谱)
师: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同学们应该知道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有很多的戏曲种类,你觉得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戏曲呢??
生:京剧 。?
师:是的,这个蓝脸、红脸、白脸等是京剧当中的脸谱,每个脸谱都代表京剧当中的人物形象。而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脸谱的颜色与人物性格。(播放课件)师:讲解各种脸谱的人物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动画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京剧的脸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你们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吗??
生:……?
师: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出示图片)?
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人物。(出示图片)?
丑——滑稽、幽默、机敏、活跃的人物。(出示图片)?
2、辨一辨:
师:下列人物形象分别是什么行当?(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在这个部分的设计中,我依据新课标的理念“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运用视觉图象法让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相关文化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观察力。)
三、欣赏《苏三起解》
1、听赏《苏三起解》。
师: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小曲儿,请大家说说这段小曲儿中的人物是属于哪个行当的?听听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
生:旦,唱时用的假嗓子。
师:嗯,完全正确,这首《苏三起解》是选自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京剧唱腔用的都是假嗓子。(如果答不出,教师用声音示范真声与假声,再让学生做出判断。)?
2、学唱《苏三起解》第一句。
师:这是《苏三起解》的曲谱第一句,跟老师一起唱一唱。
(出示:《苏三起解》第一句曲谱)?
师先唱,学生再唱(2遍),注意用假嗓子唱。?
师:同学们唱的不错。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与《苏三起解》有着相似之处的《京调》,同学们来听听它的第一主题,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学唱、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唱腔,能区分与一般歌曲的旋律,同时为下面_??????_乐曲《京调》做铺垫。)
四、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但它到底哪里与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有联系呢??
师: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是选自梅兰芳的《玉春堂》,而这个《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与《苏三起解》相似,它们的音调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天聆听欣赏的《京调》就是根据京剧《苏三起解》改编的。?
(如果答不上,老师唱《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请同学们也来唱唱《京调》的第一主题。?
(效果预设: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了解《京调》的由来。了解京调的作者创作灵感来自《苏三起解》,这样就能够达到让学生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这一目的。)
2、学生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教师出示:第一句的曲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唱曲谱,教师提示乐曲的情绪)。?
师:这是《京调》的第一主题,按照曲子的曲式结构,我们把这第一主题叫做(板书:引子 + A)?
3、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
问: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师:是的,第二主题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主题曲调的情绪使学生加深对主题旋律的印象,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全曲的结构图式。)
(出示第二主题旋律:请学生唱唱第二主题旋律,教师提示旋律优美,舒缓的情绪表达)。?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这是《京调》的第二主题,我们把第一主题叫做A,那么这个第二主题叫做什么呢? 生:B。?
师:下面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的耳力,听听在接下来的音乐当中,是否还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也看看大家听音乐时是否能一起静心的欣赏!(播放第一部分音乐)
?(板书:引子 + A + B )?
4、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问:这部分音乐当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生: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旋律?
问: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A + B + A?
师:真不错!完全正确,我们再来听一遍,一起见证你们的回答。?
(再次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师:这部分音乐再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5、聆听结尾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这样是不是音乐就结束了呢?主题旋律还有再出现吗??(聆听结尾部分音乐)?
问:是结束了吗??
生:是的。?
师:对,这就是这整首乐曲的结构了。(引子 + A + B + A + B + A 结尾),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引子 + A + B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再现的 A + B + A ,第三部分是结尾。?
6、完整欣赏《京调》?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京调》,一起听听音乐中除了我们熟悉的笛子外,还有哪些乐器是你知道的呢?(欣赏《京调》)
师:这首《京调》是由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主奏乐器是笛子,乐队指的是民族管弦乐,弦乐有胡琴、二胡等,这首《京调》(笛子与乐队),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7、认识乐器?
(出示图片,认识京二胡、月琴、京胡等。)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音乐欣赏的一切活动必须依赖于听觉,听的参与是欣赏教学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以听为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五、总结、延伸
1、谈感想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收获?请你说说。
2、介绍京剧的发展
师: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现在,除了古装的传统京剧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京剧,像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形式演唱,很受大家欢迎,像《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都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六、下课
在《京调》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京 调
(民乐合奏)
顾冠仁 编曲
第一主题 情绪欢快
第二主题 节奏舒展,旋律流畅,情绪舒缓
曲式结构:引子+A+B+A+B+A+结尾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对京剧的介绍来引导学生欣赏由竹笛演奏的乐曲《京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从京剧多彩的脸谱,到精美的扮相,再到京剧选段的欣赏,给学生一个较高的艺术享受。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纪律很好,不用老师去刻意的组织,我想是因为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完全的吸引了学生,给他们说、给他们动的空间与时间,他们始终处于一种“我想学、我要学”的状态下,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我还运用多媒体大容量的展示京剧不同行当的脸谱、人物、表演,演奏乐器等,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欲望,使学生加深了对京剧的体验和理解,并扩展了与音乐的相关文化知识,突出体现了重视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的全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