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5综合与实践 第3课时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人教新课标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2 22: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方法,知道确定邮资的两个因素。
2.经历探究确定邮资、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树立“分段”的思想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信函邮资的方法,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信封。
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邮票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邮票
请大家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1.课件出示图片。
2.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3.揭示课题
师:邮票的面值表示的是支付邮资的多少,那我们该如何支付邮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确定邮资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邮资收费表
师:老师写了几封信,现在信封上的面的邮编、地址、收信人都已经写好了,同学们,这些信现在都可以寄出去了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没贴邮票。
师:对了,还没贴邮票呢。那究竟应该贴多少钱的邮票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邮政部门关于信函邮资的规定。(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邮政资费表: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ù)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
(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0.8 1.2
续重101-2000克每重100克
(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1.2 2.0
2、学生解读邮资表
(二)尝试解决问题
师:既然大家都理解了邮资的收费标准,能不能帮老师计算出这些信的邮资并贴上合适的邮票呢。
生:能。
师:那就请每一个小组算出所给你的信函的邮资并贴上合适的邮票。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
(三)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师:老师真得谢谢大家呢,帮老师算出了每封信函的邮资,还找到了合适的邮票面值组合。同学们,现在这些信可以寄出去了吗?
生:可以了
师:真好。
师:老师发现,这几封100克以内的信函的邮资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就能满足需要了。那如果一封信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是不是100克以内的信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都能满足需要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吧。
请同学们拿出探究单,
好,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单上的问题。
1、探究问题
如果一封信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是不是100克以内的信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都能满足需要呢?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枚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2、小组汇报
课后作业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设计出了满足需要的第三枚邮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可能寄超过100克的信件。所以邮局的工作人员规定:为了方便机器检信,一件信函最多可贴4枚邮票。这时候,邮局的工作人员也给我们提了一个探究问题呢。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克的信函的资费,出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你能找到你设计的这种面值的邮票吗?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0页,找同学读一下小精灵题的探究问题。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仿照用3枚邮票支付邮资的解决方法,请同学们在课后小组合作解决这个用4枚邮票支付邮资的问题。下节数学课找小组来汇报。
板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邮资: 目的地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