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3 10: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作者及介绍,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
2、对课文整体感知,分析第一部分。
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领悟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
以及人类战胜困难的意志美。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3、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4、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课文结构的理解。
2、对景物的写作方法和修辞的运用。
3、以朗读训练为重点;理解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其主旨的显现-以感悟人生为重点。
4、对藤萝花情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心情与民心的联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写景细腻富有层次且思想隽永,通过恰当的语调、语气流畅地朗读感知文章结构。
2、自读点拨,分组讨论法:
(1)指导、点拨学生研读文章,发现文章的情感和技巧。
(2)摘抄优美语句。
教学手段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师:大千世界,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同学们有喜欢的花吗?你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师:女作家宗璞以她细腻的感知丰富的想像用瀑布比喻花繁花盛、蓬勃旺盛的藤萝可谓新颖独到。(板书文题)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争先恐后的回答自己喜欢的花并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助读
了解作者
通过预习,我们对作者有了了解,哪位学生能把你了解到的作者情况向大家做一展示。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2分
了解作者,为理解文章的内容做铺垫。
掌握字词
学生到前面领学字词
瀑布
迸溅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挑逗
沉淀
伫立
伶仃
酒酿
稀落
3分
为分析问题打基础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按大屏幕的提示分段落层次。)
老师指导学生接力读课文,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找几个学生来说,老师总结并板书。)
接力式读课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回答。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6段)
看花
——
欣喜
第二部分:(7—9段)
忆花
——
遗憾
第三部分:(10—11段)悟花
——
振奋
6分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层次
研讨课文第一部分
分析第二部分
分析第三部分
拓展延伸
老师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及时给予点拨: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紫藤萝的?
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紫藤萝瀑布的?
3、作者生动形象的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什么特点,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让学生分别举出比喻、拟人的具体例子,体会作者语言的美。
4、老师讲解通感这种修辞。(大屏幕打出。)
齐读第7.8.9段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怎样理解看了这流动的花瀑,欢笑的花穗,生长的花朵,作者被深深感染了。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2、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变化?老师大屏幕打出写作背景。
3、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4、花遭遇拆除可以依然繁茂,人遇到困难,挫折也不该放弃,坚定信念,乐观生活,说说你有过此种经历吗,你是怎么做的?
师:1、花和人一样,都会遭遇不幸,那遇到不幸应该怎么做,作者有怎样的感悟?找出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3.作者说在这淡紫色的芳香中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为什么加快脚步?
师:看大屏幕上的四种事物说说其中一个的象征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派代表主动自由回答。
第一个问题:
生:
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
生:从整体到局部:先写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子,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再写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最后写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第二个问题
生:(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第三个问题
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总的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
比喻:1)“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拟人:1)“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2)“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和顽皮,和阳光相应成趣。
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
芳香(嗅觉)----淡紫色(视觉)
将视觉
嗅觉自然融为一体来品味画的美。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通感又叫移觉。
学生四人一组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代表自由发言。
老师边点拨边明确问题::
1.
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
看花后:“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生死迷
手足情
学生读背景理解
3、作者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紫藤萝。由稀落到拆掉到现在的繁茂。
作者从紫藤萝的劫难和眼前的勃勃生机的变化中,对花瀑有了新的感受,对人生有了新的感受。
学生主动来说自己的经历
学生四人一组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代表自由发言。
老师边点拨边明确问题:
1.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2.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3.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学生自由起来回答
杨树:伟岸正直
向日葵:乐观向上
。。。。。。
14分
8分
5分
2分
依靠学生自行的分组讨论探究,通过老师的点拨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老师只是掌控学习进度,这样有助于学生动脑、动口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理解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技巧。
感悟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理解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及运用的写作手法。
深化象征意义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紫藤萝花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者由花儿的由衰到盛,联想到人生所遭遇到的各种挫折与不幸,继而想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
1分
布置作业
1、字词,练习册。
2、用多种修辞方法来描写一种熟悉喜欢的花写在日记上。
2分
板书设计
18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第一部分:(1—6段)
看花
——
欣喜
借景抒情
第二部分:(7—9段)
忆花
——
遗憾-------
第三部分:(10—11段)
悟花
——
振奋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