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识“耷、竖“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安、遇、兔”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的能力培养能借助提示词语,复述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分辨的能力,明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扇、遇、兔、安”4个生字。创设情境,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同时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贴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儿歌导入,请生读儿歌。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大象,它的这对大耳朵发生了什么事?
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
二、教写生字
谁来观察大象的耳朵形状有什么特点? 像扇子。
1、教写生字“扇”。
扇子的扇除了“扇子”还有什么词可以组?
不管是“电扇”还是“风扇”都是用来描述物体名称的词语,我们把这种词语叫做?(名词)
动作演示“扇”孩子们看老师的动作(做扇风状),看看蝴蝶的翅膀,我们把这种描述动作的词语叫做“动词”。分词性讲解多音字。
生字回到句子里,你来读读看。
出示课文句子,请生认读。多音字标红。
句式练习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看图片思考:燕子的尾巴像?蜻蜓的翅膀像?
引导学生练习比喻句:……像……似的。
“似”在这里 是个多音字(讲解多音字)。
在这里我们读“似的”,它还有个读音是?
2、大象的耳朵除了像扇子,还有什么特点?请你阅读第一自然段,把耳朵的特点圈出来。
讲解耷拉,出示图片。
请你观察左边动物和右边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同?(左边竖着,右边耷拉)
对比“竖”和“耷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大象带着这对大耳朵都遇到了谁?把他们圈出来。
生汇报,师贴图。(将动物卡片贴在黑板的大象里)
书写生字,指导朗读
(1)大象遇到了小兔子,书写“遇”。
“遇”字老师带来了它的好朋友,看看有谁能认识,并组词。
分别出示“遇”、“偶”、“寓”、“愚”。你真是识字小能手,这么多的生字,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方法,让我们快速认识它们。
出示识字歌。
指导“遇”,提示书写笔顺。展评书写。
书写“兔”,提示勿忘点。
指导对话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大象遇到小兔子,它们都说了什么?
大象大象你在哪?小兔小兔你在哪?(分角色朗读)
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小马小马,你在想什么?百灵鸟,你在窃窃私语什么呢?
动物们都在奇怪大象的耳朵,大象的心情怎样?
教写“安”。学生解释“自言自语”。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识记“竿”。
“竿”的意思是竹子的主干,所以是竹子头。老师请来了它的好朋友,请你来认一认。(分别出示“竿”“干”“杆”“肝”)这是同音字。
孩子们认识了这么多字,老师要和大家玩个小游戏,把脑袋“撑”起来,把鼻子撑起来。“撑”是要用两只手做动作,所以是“手掌两边按”,和老师读准后鼻音。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大象请你来出出主意?
耳朵终于竖起来了,大象高兴极了,动物们看到他,也觉得很棒,你来夸夸它?
小马小马,你看我竖起来的耳朵怎么样?
3、可是没过多久,大象又不开心了,为什么呢?请你默读课文,画下来。
会意识记“烦”、“舞”。
拓展检测
大象为这件事很烦恼,于是他打电话请教小熊,请你补充老师屏幕上的句子,尽力用上出示的词语。
请生当大象和小熊,练习对话。用上的词语女生读,没用上的词语男生读。
小结
大象听了小熊博士的话,会做哪些反应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布置作业
书写掌握今天学过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