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3 11:12: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顾拜旦的经历和成就。
2、阅读课文,分层次概括课文内容。
3、结合背景体会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伟大意义。
4、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含义,感受演讲强烈的感召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意义。
2、分层次概括课文内容,体会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
2、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含义,感受演讲强烈的感召力。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发言,谈谈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常识。教师播放幻灯片,补充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板书题目)。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写作背景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创办到第5届奥运会前夕,暴露出了不少弊端。仅以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为例,英国裁判偏袒本国选手,引起其他国家选手特别是美国选手的不满,致使美国选手弃权罢赛以示抗议。这类事情在顾拜旦看来显然都是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这使他忧虑不安,他敏锐地看到了当时社会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体育健康发展的潜在危机。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这使顾拜旦对奧林匹克精神做了更深入的思考,于是他发表此演讲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
四、检查预习
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浩劫(
jié

姊妹(


襁褓(
qiǎng
bǎo

阐述(
chǎn

萦绕(
yíng

绚丽(
xuàn

歧途(


枷锁(
jiā

拙劣(
zhuō

束缚(


秩序(
zhì

倘若(
tǎng

气氛(
fēn

解释下面的词语。
浩劫:大灾难。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诞生:指(人)出生,也用于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萦绕: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绚丽:灿烂美丽。
枷锁:枷和锁链,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拙劣:笨拙而低劣。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钟爱:特别爱。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伴乐朗读或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注意体会演讲中饱满的情感。
2、学生快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感情。
3、分层次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简要说明5年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情况,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所扮演的角色将是崭新的,并引出奥林匹克精神这一话题。
第二部分(2—7):具体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平和与自信”和“大众参与”的新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第三部分(8—10):表达了作者对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信心与美好祝愿。
六、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反衬。通过阐述1914至1919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动的牺牲品”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和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2、奥利匹克精神中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平和、自信
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何区别?
明确:包含但又超越
一般的体育运动强调竞技,主要给运动员个人带来乐趣与胜利感;
奥林匹克主义除了追求胜利,还强调愉悦和美。
4、“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为了改变“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这一现状。(希望通过体育来改变教育现状,振兴教育。)
5、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明确:这里的“他”指作者自己。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作者没有居功自傲,而是以谦虚的口吻表明自己只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仆从。人称的转换,表明作者能够容观地看待自己、评价自己,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6、第7段中奥林匹克运动的又一特点是什么?
明确:大众参与。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破晓的黎明”象征奥林匹克主义即将迎来崭新的明天,“天空必将万里无云”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影响全世界。这种对奥林匹克主义美好明天的憧憬与文章开头相照应,深化了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情感。
8、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1)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
明确:拟人。赋予奥林匹克主义以人的特性,形象地表现出奥林匹克主义在动荡的时局下顽强发展,使演讲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明确:比喻。把当时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比作“狂风骤雨”,把战后的世界形势比作“黎明”,把奥林匹克运动的丰硕成果比作“沉甸甸的金黄麦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给世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充满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祝愿。
七、延伸拓展,体验反思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补充。
本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明确: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5年的历史,接下来说明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为全面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做铺垫。接着,作者具体阐明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最后,作者表明了对奥林匹克主义光明未来的憧憬。全文层次清楚,布局严谨。
八、本文主旨
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平和、自信,包括并超越了竞技精神,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可以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九、文本特色
观点鲜明,论述严密
在演讲过程中,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十分鲜明。如文章第⑥段“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中,作者通过“必须”二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如第⑦段中,作者补充论述了奥林匹克精神在社会层面的不足,使说理更严密,更具说服力。
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这篇演讲词语言优美,充满诗意。如第④段“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形象地叙述了奥林匹克主义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又如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把奥林匹克主义的丰硕成果比作“沉甸甸的金黄麦穗”,充满诗意地表达了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