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辅导讲义
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对支撑它的容器有向下的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4)液体压强还与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计
(1)液体压强计是用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
(2)原理:当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上受到压力时发生形变,橡皮膜与U形管液面间的封闭气体被挤压,增大的气体压强使U形管一侧液面下降,另一侧液面上升,压强越大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Δ基础题系列
1.(2020春?武侯区校级月考)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2.(2020?扬州一模)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2.
3.
4.
3.(2020?丛台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2019春?惠民县校级期中)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在绘画时,他画出了一条小金鱼在水中吐出一个个的小泡泡,对他所画气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越往上的时候,气泡越大
B.越往上的时候,气泡越小
C.无论在上,在下,气体体积都应该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2019秋?宁波期中)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
号
液
体
深度
(厘米)
橡皮膜
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厘米)
1
水
3
朝上
2.8
2
6
朝上
5.8
3
9
朝上
8.4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6.(2019春?滨州期末)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B.
C.
D.
7.(2019春?西湖区校级月考)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盛水容器、塑料片、烧杯等进行实验。在玻璃管一端扎一块橡皮膜,将玻璃管扎膜端竖直插入盛水容器中,分别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知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B.比较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知深度相同的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C.三个图中的玻璃管侧壁都没有明显的凹陷,说明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D.图丙中,顺着管壁向玻璃管注入清水,当管内外液面向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陷
8.(2019春?内黄县期末)如图所示,在装水的连通器中左边放一个木球,木球浮于水面,其结果是( )
A.两边的液面不会一样高,应该是右边高
B.两边的液面不会一样高,应该是左边高
C.放了木球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没有变化,但两边液面一样高
D.放了木球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增大了,但两边液面一样高
9.(2020春?庆云县月考)某同学用如图方式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由图中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0?谢家集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________________。紧急情况下,应用逃生锤的________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逃生锤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大(填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材料来制作。
Δ强化题系列
11.(2020?奉贤区一模)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中V甲大于V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等于p乙.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此时,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p甲′小于p乙′,则V甲′一定等于V乙′
B.若p甲′小于p乙′,则V甲′一定小于V乙′
C.若p甲′大于p乙′,则V甲′一定大于V乙′
D.若p甲′大于p乙′,则V甲′一定小于V乙′
12.(2020春?翼城县校级月考)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2:1,内装质量相等的水,那么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
A.2:1,1:2
B.1:2,1:2
C.1:2,2:1
D.1:2,1:1
13.(2020?长沙模拟)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14.(2020春?民权县校级月考)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水(如图),使盐水稀释,密度变小,当液体静止时,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将( )
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或变小均有可能
13.
14.
15.
15.(2020春?武汉月考)如图,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稍稍倾斜些,那么( )
A.试管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B.试管中水的深度没有变化,水对试管底的压强也不变化
C.试管倾斜后,水面高度下降,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6.(2019春?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个(紧密接触)受力面积为S的压力感应器A.缓慢地逐渐向容器内注水,所示的四个F﹣h图象中,能正确表示A所受水的压力F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17.(2019春?泰兴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加的是( )
①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将压强计的U形管换成横截面积更小的;
③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④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④
18.(2019秋?成都月考)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9.(2019春?增城区校级期中)(学完液体压强后,利用微型压强计来鉴别清水和盐水(已知ρ水<ρ盐)。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
(2)将微型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入装有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能否鉴别甲、乙哪杯是盐水?(①②只做一题)
①如果能,则( )是盐水,依据是:( )
②如果不能写出你的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鉴别盐水和清水。
20.
20.(2019?黄岩区二模)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处进行实验,当液体深度增大,液体内部强也增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________(选填“c”或“d”)处。
21.(2019?闵行区一模)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p液,则△p容________△p液(选填“>”、“=”或“<”)。
21.
22.
22.(2020春?农安县校级月考)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19春?鱼台县期中)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法。
(2)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研究;
②选取装置乙、丙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
;
③利用这些装置可以证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
24.(2019?镇江)用量筒测得8g煤油的体积如图1所示,煤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图2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装置,选用水和煤油分别进行实验,并使金属盒处于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则用___________进行实验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较大;用水进行实验时,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减小,应将金属盒向___________移动。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