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一)
授课时间:3月---日 年级:初三---班 姓名: 科目:化学
课型:新授 执笔:刘树新 审核:
一、学习目标(2分钟)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1分钟)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
三、课前准备(3分钟)(理解并记忆)
1、书写下列文字表达式: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等(感觉如何?)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呢?为什么?
四、自主探究学习(10分钟)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是否与燃烧的镁条的质量相同?为什么?
2、通电时,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五、小组合作学习(10分钟)
1、完成活动天地5-1
2、完成实验探究5-1
六、达标测试题(7分钟)
1、有人有以下观点,你认为它的观点是否符合科学性?请加以解释。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少,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将100g水加热蒸发,使之全部变为蒸气,所得蒸气的质量仍为100g,这一实验事实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种类和数目D.物质的种类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CO2 + H2O → 淀粉 + O2 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
4、小明说他发功使Al发生化学反应,变成Cu和Au,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解释正误?
5、a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b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
A. a+b B. a-b C. b-a D. 无法判断
6、已知化学反应A+B=C+D,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3:2,若反应后生成C与D共10g,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A. 4g B. 6g C. 1g D. 2g
七、能力提高(7分钟)
1、有关质量守恒定律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
B.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D.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体积一定不变
2、某纯净物A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A中含有四种元素 B. A是化合物 C. A中含有水 D. A不稳定
3、将25g甲物质,5g乙物质,10g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g甲,21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
A. 40g B. 20g C. 11g D. 9g
4、化学知识中有很多 “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八、学(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