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24 08: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3.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
5.以下各项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
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降临的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①⑤⑥??
???????????????????????????????B.?②③④?????????????????????????????C.?③⑤????????????????????????????????D.?①②④⑥
6.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不同介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
C.?回声增强原声?????????????????????????????????????????????????????D.?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而改变
7.?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9.在装满水的长50m的水管的一头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响声的次数是
(???
)
A.?1次????????????????????????????????????B.?2次????????????????????????????????????C.?3次?????????????????????????????????????D.?无法确定
10.把一个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到盛有空气的瓶内,然后把瓶内抽成真空,我们就不再听到铃声,这个现象说明???
(?
)
A.?振动依赖于一定的媒介物????????????????????????????????????B.?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一定的媒介物
C.?物体振动不一定会发声???????????????????????????????????????D.?声音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11.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进行交流,这是因为???
(
?
?
?
)
A.?宇航员带有头盔,影响声音的传播??????????????????????B.?宇航员说话的声音不大
C.?月球上没有空气??????????????????????????????????????????????????D.?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大
12.医生用的听诊器是靠什么传递声音的????
(???
)
A.?固体?????????????????????????????????B.?气体?????????????????????????????????C.?液体?????????????????????????????????D.?固体和气体
13.如图所示,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4.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
??)
A.?山谷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15.如果用手按在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你将不再听到铃声。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此时发出的是超声波???????????????????????????????????????????B.?车铃停止了振动
C.?此时发出的是次声波???????????????????????????????????????????D.?车铃周围没有了传声介质
16.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时,声速减小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17.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8.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

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吸收了?????????????????????????????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无法听到
C.?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9.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________产生的。
三、解答题
20.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
15℃时声速为_______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________
(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
0.3
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
0.5
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计算这个山谷的宽度。
四、实验探究题
2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页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2


钢丝
10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有关。
(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现象对应的物理原理,哪个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纸屑的跳动说明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故①符合题意;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大小有关,故③不合题意;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停止,振动也就停止了,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②④。
故选B。
2.
D
分析: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解答: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听到心跳的声音。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
D
分析:人和两个声源之间的距离相同时,两个声源发出的同一内容的声音到达人耳时间相同,听起来具有立体感;同一内容的声音如果不同时到达人耳,就会相互干扰,含混不清。
解答: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
故答案为:D
4.
A
分析:声音的传播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三者当中,在固体中传播相对要快,这个规律要记牢。
解答:因为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而声音在液体中要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所以A正确。
故答案为:A
5.
D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
解答::①雷声是下雨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用声呐可以探测鱼群的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③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④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以获得人体内是否有疾病的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⑤清洗眼镜片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来完成工作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D
6.
A
解答: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内的任何位置听到;故选A。
分析:回音壁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7.
D
解答:解: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此选项错误;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此选项错误;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超声波.此选项错误;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更容易发现信息.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①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③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
④一般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声效果最好,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差
8.
C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人不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不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
9.
C
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本题中传播声音的物质有三种:水、钢管和空气,而自来水管较长,在这三种物质中,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人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的第一声响是从水管中传来的,第二声响是从水中传来的,第三声响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故答案为:C
10.
B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用抽气机将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增大;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故答案为:B
11.
C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进行对话,需要利用无线电交流。
故答案为:C
12.
D
分析:关于声音传播条件的理解:声音依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固体传声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再传至医生耳中,使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的跳动情况,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C
解答: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是因为空间站内有空气;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由于空间站外面为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
故选C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
14.
C
解答: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所以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
故选C
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叫声音的反射。
15.
B
解答:用手按在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车铃停止了振动,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故选B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16.
B
解答:一般情况下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快,在水中传播比空气中快,而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选项B是正确的;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后,传播介质不变,故声速不变,故选项C、D是错误的。
故选B
分析:声速的大小与温度和传声介质有关,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7.
B
解答: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选B
分析: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开,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18.
C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妙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琴弦被按住之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故选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二、填空题
19.
振动
分析: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解答:其中“箫鼓喧”是指箫和鼓发出声音,即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
三、解答题
20.
(1)
(2)339
(3)在空气温度低时进行试验
(4)s=vt=342m/s×(0.3+0.5)/2s=136.8m
分析:(1)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画图;
(2)在图线中找出温度为15℃时对应的速度,可以借助尺子寻找;
(3)因为声音的速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音的速度越大,反之越小。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要完成超音速飞行,可以在声音速度较小时进行实验,根据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在温度较低时进行试验;
(4)根据公式s=vt,人喊一声经过0.3秒听到右面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听到左面反射回来的声音可知,声音在0.8秒时间内在山谷里往返了一次,距离为2s,根据20℃声音的速度,和经过的时间可以求出往返一次的距离2S,再除以2即是山谷的宽度。?
四、实验探究题
21.
(1)乙;粗细
(2)乙丙
(3)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振动的频率高低与松紧程度有关
分析:(1)甲和乙两根钢丝哪个因素不同,得出的结论中频率就与哪个因素有关;
(2)探究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就要保证材料、粗细和松紧相同,据此选择;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先描述相同因素,再描述不同因素,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是否与此因素有关。
解答:(1)甲和乙钢丝材料、长度和松紧相同,只有粗细不同,因此: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有关。
(2)探究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就要保证材料、粗细和松紧相同,改变长度,因此应该选择乙丙两根钢丝;
(3)丙和丁两根钢丝材料、长度和粗细相同,只是松紧不同,因此得到结论:
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振动的频率高低与松紧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乙,粗细;(2)乙丙;(3)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振动的频率高低与松紧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