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演唱) 编花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演唱) 编花篮|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24 20: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中国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因地域、环境、方言、生活等差异形成了多次多彩的风格。汉族民歌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了解汉族民歌,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课根据民歌色彩区的一般分类,安排了湖北、河南、安徽(简称“鄂豫皖”)的三首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及民歌改编的乐曲。以“演唱”“听赏”“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并了解这个区域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与相关文化,感受体验地方音乐的韵味及内在情感,弘扬祖国的民族音乐。
《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吸收了豫剧的行腔韵味,很具戏剧性。学唱《编花篮》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和独特的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用歌声将一群小姑娘上山采牡丹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管弦乐曲《湖北小调》是根据湖北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改编而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乐曲明朗、轻快的曲风和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溜溜山歌》是安徽山歌,主要是让学生在一领众合、相互呼应以及唱念相接的表演达程中,感受歌曲朴实、风趣、诙谐的情趣,懂得团结一致力量大的真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作的基本特点。
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4.听赏《湖北小调》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激发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5.通过学唱歌曲
(?http:?/??/?lizhigequ.?/??)《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进步巩固“下滑音”的演唱。
【教学重点】
1.运用听唱、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歌曲《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2.体验感受小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了解小调的艺术特。
3.能用自然
(?http:?/??/?dazirandeqishizuowen.?/??)、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溜溜山歌》,表现出劳动
(?http:?/??/?laodonghetongfa.?/??)的气氛。
【教学难点】
1.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激发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唱歌曲
(?http:?/??/?lizhigequ.?/??)《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进步巩固“下滑音”的演唱。
3.歌曲中下滑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演唱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4.听赏《湖北小调》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激发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导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学生欣赏。
师:这首歌曲有意思吗?有什么感觉?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具有豫剧特点的河南民歌《编花篮》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歌曲中是哪一句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2.你觉得哪个节奏比较有特点?
3.学习十六分音符节奏
4.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6.生边打节拍边朗读歌词。
7.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歌谱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倚音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观赏课件牡丹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
(一)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1.对比欣赏周杰伦演唱的《编花篮》
(从演唱的速度、伴奏乐器、演唱形式上来分析。)
2.健身游戏之编花篮
(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
3.欣赏孔莹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4.说说河南民歌的特点:
(1)热情奔放、淳朴优美,也流入出河南人率真质朴的性格特点。
(2)豫剧的甩腔凸显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
5.欣赏歌舞表演《编花篮》鼓励学生上台为歌曲伴舞。
四、听赏《湖北小调》
1.完整聆听管弦乐曲《湖北小调》。
提问:
(1)你知道这首乐曲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
(2)是哪种乐器演奏的?你喜欢吗?
2.介绍什么是小调。
3.介绍湖北小调:管弦乐曲湖北小调取材于湖北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全曲的旋律清新明快,洋溢轻松、爽朗、诙谐的情调。
4.再次完整聆听。
五、小结
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板书设计】
《编花篮》
湖南民歌
《湖北小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恢谐的声音唱好歌曲
(?http:?/??/?lizhigequ.?/??)《溜溜山歌》。
2.通过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导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
(?http:?/??/?shishengqing.?/??)问好。
2.发声练习,唱湖北民歌《清江河》
二、新授
(一)导入与感受
1.播放《浏阳河》
生:浏阳河。
师:真是一群会感受音乐的孩子呀!这首就是湖南
(?http:?/??/?hunangaokaofenshuxian.?/??)民歌《浏阳河》。《浏阳河》的最后一句“咿呀咿嗞呦”在民歌中被称为什么呢?(衬词)
2.感受歌曲
师:很多民歌里都有衬词,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民歌,你来听听这首歌里有哪词。?
师演唱,生回答:溜溜或呀嗬嗨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这就是安徽
(?http:?/??/?wodejiaxiang.?/??)的一首民歌:溜溜山歌。
3.再听听歌曲,边听边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几处衬词。
4.学“溜溜”
师:真是一群善于发现的孩子!是的,歌曲共出现了四处衬词。安徽人民是勤劳善良的,他们经常边唱着歌儿边劳动。让我们跟着歌声去寻找
(?http:?/??/?xunzhaochuntian.?/??)他们,一起享受劳动的乐趣
(?http:?/??/?dushudelequ.?/??)!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跟琴哼唱
师:劳动了这么久,我们休息一会儿,请你们用LU轻声跟着我的琴声哼唱(弹一句哼一句)

2.学唱第一段
(1)听范唱,默唱
师:多动听的旋律呀!请你跟着范唱在心里默唱?。
(2)跟范唱学唱
师: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了么?那么就请你跟着音乐轻声唱出来。
(3)跟琴唱歌,巩固歌曲
师:唱了一遍,你感觉自己还有哪一句可以唱的更好一点?(根据情况
(?http:?/??/?qingkuangshuoming.?/??),拎出来练)
师:看来你们的小耳朵确实是一对会听音乐的耳朵!让我们跟着琴声唱一遍吧

(4)听范唱,感受情绪
师: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民歌都有着浓厚的生活
(?http:?/??/?www.?/?zuowendaquan?/?shenghuozuowen?/??)气息,能够直接表达人们的心情。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听听想想(愉快的劳动)
(5)跟伴奏演唱
师:说的真好!从大家专注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你们是一群爱
(?http:?/??/?ai.?/??)动脑筋的孩子。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跟着伴奏唱一唱吧?
生唱一遍。
(6)字头咬字
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觉到了劳动的喜悦。下面听我来唱一唱和你们唱的有什么区别(师突出每一句第一个字头的演唱)
师:民歌讲究字头的演唱,要求咬清楚每句话的第一个字,请你们这样唱一唱。
3.学唱第二段
师:这首歌曲短小但却寓意深刻,歌曲中唱到一棵树不成林,一根单纱难搓绳,让我们听听第二段又是怎样唱的?
播放范唱。
4.领唱齐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仅学会
(?http:?/??/?woxuehuile.?/??)了一首好听的溜溜山歌,也获得了大丰收,这不正是团结
(?http:?/??/?tuanjie.?/??)的力量么。这首山歌的寓意也正是如此。让我们再一次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
(?http:?/??/?leifengjingshen.?/??),把这首山歌自信
(?http:?/??/?zixin.?/??)的唱出来吧!(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
(?http:?/??/?tuozhanxunlian.?/??)?师:在我们安徽有一个小小的县,叫做凤阳,在那里有几样东西很出名,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绝活--花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四、总结
(?http:?/??/?www.?/?gongzuozongjie?/??)??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安徽民歌(溜溜山歌),我国的民歌有如绚丽的百花遍野盛开,希望同学们课后利用好自己那对会听的耳朵,收集或学唱一首民歌,下节课上我们一起听一听。
【板书设计】
溜溜山歌(安徽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