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名著阅读训练《三国演义》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文学名著阅读训练《三国演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3-26 14: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文学名著阅读训练①《三国演义》
【内容介绍】
作者罗贯中,明朝小说家、戏曲家。生于元末明初,名本,字贯中,好湖海散人。罗贯中阅历丰富,颇有才气。他的创作既有小说,也有杂剧。而使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就是人所熟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饱受了元蒙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之苦,因此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在小说中这种政治立场是鲜明的。
《三国演义》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的斗争故事。作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汉朝末年,社会动乱,群雄争霸,形成魏蜀吴三国。三国征战,魏灭蜀,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晋灭吴。三国纷争局面结束。
小说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主要人物】
姓名 字 备 注
刘备 玄德 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东汉远支皇族,幼贫,贩鞋制席为业,后起兵,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曾投多人而不得志,自得诸葛亮后,采用联吴抗曹战略,大败曹操于赤壁。既而夺取荆州、汉中等地。终成三足鼎立之势。称帝于成都。
诸葛亮 孔明 蜀军军师,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更被水镜先生说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蜀国开辟立下赫赫战功。他决胜千里之外,其《出师表》更为后人所传诵。
曹操 孟德 终生以“宁可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为信条,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政治家,更于其二子共称为“三曹”。“挟天子以令诸侯”、北霸中原,三国鼎立的最强盛的霸主。
孙权 仲谋 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与刘备联合,打败曹操与赤壁。后又打败刘备,称帝于武昌,曾采用设农官、屯田等进步政策,但赋役重、刑罚残酷,民怨很大。
关羽 云长 蜀将,汉寿亭侯,刘备结拜二弟,曾过五关斩六将,在被俘时说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壮烈语句,西蜀五虎上将之首。败走麦城被杀。
张飞 翼德 蜀国骠骑大将军,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结拜三弟,曾智取瓦口关,长坂桥上大叫一声吓退曹军四十万,其凶猛无比,被后世称为“猛张飞”。
赵云 子龙 蜀将,五虎上将之一,在长坂坡上单骑救主,曹操见之更是欲将其招服。其智勇双全,无人能比。
黄忠 汉升 蜀将,五虎上将之一,八十多岁尚能拉开百斤之弓智取定军山,刘备深用之。
马超 孟起 蜀将,五虎上将之一,马腾之子,曾率兵夺下长安城,使曹操深为苦恼。与张飞大战千余合而不份胜负。
吕布 孟起 三国时第一猛将,初从并州刺使丁原;后杀原从董卓;又因貂禅杀卓。后任奋威将军,封温侯,割据徐州后被曹操擒杀。
周瑜 公瑾 三国时吴国名将,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曾率大军大破曹兵于赤壁。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人物特点】
刘 备: 主要事件: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青梅煮九论英雄
性格特点: 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人爱民。
诸葛亮: 主要事件: 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星坛借东风、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木牛流马运粮
性格特点: 智慧的化身,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妙计无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关 羽: 主要事迹: 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
性格特点: 英武神威、义薄云天,忠肝义胆。
张 飞: 主要事迹: 桃园三结义
性格特点: 刚烈耿直、疾恶如仇、机智勇猛。
曹 操: 主要事迹: 青梅煮九论英雄
性格特点: 阴险、狡诈、专横的一代枭雄。
【主要战役】
1.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名称: 官渡之战
地点: 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时间: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参战方: 袁绍,曹操
结果: 曹操战胜
参战方兵力:袁绍 约110000人曹操 20000人伤亡情况:袁绍 约100,000人主要指挥官:曹操 约8000人战争时间:一年
2.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名称: 赤壁之战
地点: 赤壁
时间: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参战方: 孙刘联军,曹操
结果:孙刘联军获胜参战方兵力:联军5万,曹操军20万(称80万)伤亡情况:曹军”伤亡过半“,多为荆州降兵主要指挥官:周瑜(联军),曹操(曹军)
3.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时期蜀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君主刘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对东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立即以陆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名称: 夷陵之战
地点: 荆州
时间: 221年七月-222年八月
参战方: 蜀汉,东吴
结果:蜀汉战败,元气大伤,刘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去世。参战方兵力:蜀汉100,000人东吴50,000人主要指挥官:刘备,陆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成语典故】
初出茅庐
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群雄
曹操大军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乐不思蜀
蜀汉后主刘禅被司马氏俘虏,问之是否想家,说:此间乐,不思蜀。形容快乐过头,忘记了老家。
纸上谈兵
原为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熟读兵书却不思变通,导致长平大败。在三国里指马谡街亭一役,自认为饱读兵书一意孤行,而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失去战机的事情.后比喻一些人只注重理论而不切实际导致失败.
空城计
三国时期,蜀兵败而退,诸葛武侯在手下无兵的情况下,弹奏抚琴大开城门迎接追来的司马懿,司马懿恐有疑兵而不敢冒进,后撤退.后比喻在自己陷入危机的时刻,利用周围环境造成假象,令对手不敢轻进.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吴国吕蒙,自幼刻苦,习武读书.后成为吴国将军,令孙权震惊,孙权很难想象得出此人就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后比喻在一段时间后再与某人重逢时,此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考真题】
1.(2010·广西省桂林市,5, 2分)《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答案] A
2. (2010·年四川南充)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对应的人物、作者、作品。
(1)关键词:败走麦城 赤兔马 过五关斩六将
人物:( ) 作品:《 》
[答案] 关羽 三国演义
3. (2011·益阳市)
在考察资阳区杨林坳老武圣庙时,同学们录下了一副对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请写出对联中涉及的三国人物两个,并联系名著《三国演义》,写出其中一个人物的相关故事。(3分)
人物:① ②
故事名称:
[答案] 人物:刘备 张飞 诸葛亮 赵子龙等其中两个即可。故事示例:桃园三结义
4. (2011·邵阳)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作品和人物。(2分)
青龙偃月刀 温酒斩华雄 身在曹营心在汉
作品:《 》 人物:
[答案]《三国演义》 关羽
5. (2010·吉林省长春市,(四),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云长曰:“此皆吾兄之事,非某所宜与也。”肃曰:“某闻君侯与皇叔桃园结义,誓同生死。皇叔即君侯也,何得推托乎?”云长未及回答,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人名)。(1分)
2.关羽独闯虎穴龙潭,其英雄气魄让人叹服。选文中有些地方借他人的“反应“,烘托了关羽的高大形象。请找出一处来。(2分)
3.关羽在剑拔弩张的外交会晤中,除了盖世之勇和义薄云天之外,还能体现出他怎样的特点?请结合选文中的一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2分)
[答案]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示例:①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
②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
③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共2分,以上三处找出一处即可,用自己语言概括亦可)
3. 围绕“智”(谋略);或“随机应变”;或“冷静、镇定、从容”;或与之相似的语言回答均可。结合选文内容围绕“呵斥周仓,暗示要走,不让鲁肃提荆州之事,挟持鲁肃,佯装喝醉,确保自己安全离开”等内容的任意一方面回答即可。(共2分,答出特点1分,结合内容说明1分)
6. (2011·梅州,(三),10分)
①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②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③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④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⑤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⑥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1.本文段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 ;《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三人是 、关羽、 。关羽镇守华容道之前,向军师_________立下了失职立斩的军令状。(4分)
2.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3分)
3.从上面选文可看出,关羽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分)
答:
[答案]
1罗贯中 刘备(刘玄德)、张飞(张翼德) 诸葛亮(孔明)
2.关云长义放曹操(有放曹意思即可)
3.示例1:关羽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英雄;示例2: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7. (2011·广东清远,(四),6分)文学名著阅读(6分)
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往!”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行军从事满宠曰:“主公勿虑。某向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操欣然遣之。
是夜满宠扮作小卒,混入彼军队中,偷至徐晃帐前,只见晃秉烛被甲而坐。宠突至其前,揖曰:“故人别来无恙乎!”徐晃惊起,熟视之曰:“子非山阳满伯宁耶!何以至此?”宠曰:“某现为曹将军从事。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晃乃延之坐,问其来意。宠曰:“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韩之徒?曹将军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天下所知也;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宠来奉邀。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晃沉吟良久,乃喟然叹曰:“吾固知奉、暹非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晃起谢曰:“愿从公言。”宠曰:“何不就杀奉、暹而去,以为进见之礼?”晃曰:“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宠曰:“公真义士也!”晃遂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早有人报知杨奉。奉大怒,自引千骑来追,大叫:“徐晃反贼休走!”正追赶间,忽然一声炮响,山上山下,火把齐明,伏军四出,曹操亲自引军当先,大喝:“我在此等候多时。休教走脱!”杨奉大惊,急待回军,早被曹兵围住。恰好韩暹引兵来救,两军混战,杨奉走脱。曹操趁彼军乱,乘势攻击,两家军士大半多降。杨奉、韩暹势孤,引败兵投袁术去了。
曹操收军回营,满宠引徐晃入见。操大喜,厚待之。(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1.徐晃被满宠说服,终于“引帐下数十骑,连夜同满宠来投曹操”,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神情、动作”变化过程,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表示“神情、动作”变化过程的词语。(2分)
答:
2.满宠赞颂徐晃是“真义士”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3. 请你就曹操招降并且厚待徐晃一事,作简要评价。(2分)
答:
[答案]
1 2 惊起、熟视、延之坐、沉吟良久、起谢。(写出两个可得1分,写出三个可得2分。)
2 2 是因为徐晃决不做“以臣弑主”的事。
3 2 表现了曹操胸怀远大志向;有识才之能,好贤礼士之德。(两点各1分)
【习题精选】
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 )一事。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 、( )、( ) 三国。
3.“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 ) (人名)之口。
4.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5.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6. 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 _____,“智绝”是_______ ____,“义绝”是______ _____。
8. 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 ______一事。
9.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 ________。
10. 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 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12. “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
13. 《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14.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人物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 )
1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他们各自的性格是怎样的
16.“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 谁中谁的计 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17.“七擒孟获”是哪部古典名著的情节 是谁擒了孟获 为什么要七擒
18.“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 涉及哪两个人物 为什么要设连环计
19.《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 斩了谁手下的六将 为何要过关斩将
20.“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 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1. 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22.《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3.《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 为什么
24.《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25.《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 ),被赞誉的人是( )。
26. 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27. 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 涉及哪两个主要人物
【习题答案】
1. 赤壁之战失街亭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3. 曹操 4. 赤壁之战。
5. 关羽 6. 公瑾、水陆大都督、“既生瑜,何生亮” 7. 曹操、诸葛亮、关羽
8. 赤壁之战、失街亭 9. 徐庶、诸葛亮
10.(1)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耿耿。(2)吕布;没有主见、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11.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12. 关羽、刘备、曹操
13.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怕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4. 温酒斩华雄
15.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疾恶如仇)。
16.《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7.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心理征服,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8.《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做准备。
19.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20.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21. 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22. 周瑜;诸葛亮。
23.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24. 刘备、关羽、张飞。
25. 徐庶,诸葛亮
26. 反对这种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种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7.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