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24 08:3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春部编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西藏解放后,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用已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投入。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打击分裂祖国的“藏独”分子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尊重西藏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先权
2、这一制度充分考虑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既注意照顾差异和特点,又考虑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团结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  )
A.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差异
C.保证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3、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它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 (  )
A.青藏铁路 B.新藏铁路 C.滇藏铁路 D.甘藏铁路
4、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从政治上看这是为了 (  )
A.保护各少数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动
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统一
D.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巩固国家政权
5、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是 (  )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必将在香港止暴制乱、震慑“台独”、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错误的是(  )
A.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赖以生存的基础
B.“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C.“两制”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D.“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7、“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8、下面所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这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9、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拥有高度的行政管理权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
D.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10、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11、2020年3月9日是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这30年来海基会见证了两岸关系的跌宕起伏。30年来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共识是 (  )
A.两岸承诺互不使用武力统一 B.开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12、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说:“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下列属于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的努力是 (  )
①“一国两制”的提出 ②中英发表联合声明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1990年,海基会成立,次年,海协会成立;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民族区域自治 B.外交发展 C.对外开放 D.祖国统一
14、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大陆领导人 (  )
A.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认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15、下表是中国台湾媒体整理的中国领事馆近几年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这些案例 (  )
时间 案例 中国领事馆做法
2018年9月 因台风中国台湾同胞被困日本关西机场 积极协助台湾同胞撤离关西机场
2018年8月 一名中国台湾女青年赴阿富汗旅行,因受骗流落街头 及时对该青年提供救助
2017年9月 墨西哥发生强震,5名中国台胞受困 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2017年1月 西班牙巴塞罗那发生恐怖袭击,2名中国台湾游客受伤 派员探望
A.反映了出国旅游的台胞人数越来越多
B.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说明我国政府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显示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1)材料一中“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通过哪一法律文件被确定下来?该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2、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展现的是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
(2)请写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3)这两个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3、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史》
时期 史实
三国 吴国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明朝 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清朝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材料二 ①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②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③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四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
纪念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信息反映出的主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
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人民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变化,并指出“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与《反分裂国家法》共同坚持的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青少年对两岸关系友好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应有怎样的担当。
2021春部编历史(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西藏解放后,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用已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投入。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打击分裂祖国的“藏独”分子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尊重西藏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先权
【答案】C
2、这一制度充分考虑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等经济因素,既注意照顾差异和特点,又考虑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团结等政治因素。该制度的实施 (  )
A.改变了民族分布的格局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差异
C.保证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D.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答案】C 
3、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它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 (  )
A.青藏铁路 B.新藏铁路 C.滇藏铁路 D.甘藏铁路
【答案】A
4、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从政治上看这是为了 (  )
A.保护各少数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动
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统一
D.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巩固国家政权
【答案】C 
5、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是 (  )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6、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必将在香港止暴制乱、震慑“台独”、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错误的是(  )
A.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赖以生存的基础
B.“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C.“两制”是根,根深才能叶茂
D.“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答案】C
7、“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答案】D
8、下面所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这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 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C.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
【答案】B 
9、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拥有高度的行政管理权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
D.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答案】D
10、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答案】C 
11、2020年3月9日是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这30年来海基会见证了两岸关系的跌宕起伏。30年来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共识是 (  )
A.两岸承诺互不使用武力统一 B.开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答案】C
12、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说:“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下列属于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出的努力是 (  )
①“一国两制”的提出 ②中英发表联合声明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1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下列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1990年,海基会成立,次年,海协会成立;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A.民族区域自治 B.外交发展 C.对外开放 D.祖国统一
【答案】D 
14、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大陆领导人 (  )
A.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认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D.打破两岸长期相互隔绝状态的意愿
【答案】A
15、下表是中国台湾媒体整理的中国领事馆近几年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这些案例 (  )
时间 案例 中国领事馆做法
2018年9月 因台风中国台湾同胞被困日本关西机场 积极协助台湾同胞撤离关西机场
2018年8月 一名中国台湾女青年赴阿富汗旅行,因受骗流落街头 及时对该青年提供救助
2017年9月 墨西哥发生强震,5名中国台胞受困 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2017年1月 西班牙巴塞罗那发生恐怖袭击,2名中国台湾游客受伤 派员探望
A.反映了出国旅游的台胞人数越来越多
B.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说明我国政府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显示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材料二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1)材料一中“A”指的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通过哪一法律文件被确定下来?该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在人员、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援助少数民族地区。
(4)西部大开发战略。
2、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展现的是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
(2)请写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3)这两个事件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1)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2)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史》
时期 史实
三国 吴国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明朝 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清朝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材料二 ①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再度隔绝。
②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③1945年,日本驻台湾总督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投降书,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70年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四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
纪念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信息反映出的主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近代台湾的苦难与近代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史实的序号分别写在下面对应的横线上。
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与人民解放战争有关的事件是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7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变化,并指出“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与《反分裂国家法》共同坚持的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青少年对两岸关系友好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应有怎样的担当。
【答案】(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或中国自古就对台湾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② ③ ①
(3)变化:由武力统一到争取和平统一(或由敌对到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4)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其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牢记实现祖国统一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