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清初,清政府通过满蒙联婚加强对漠南地区的控制;通过军事斗争平定了漠西蒙古准噶尔叛乱以及回部贵族叛乱,妥善安置回迁的土尔扈特族;分别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与五世班禅,并在西藏地区设办事大臣;在台湾地区设台湾府。据此可知,清朝管理边疆的特点是( )
A.建立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B.对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习俗与信仰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于是事权始归一。自唐以来,未有以郡县治卫藏如今日者。……自元、明以来,未有以齐民治番如今日者。”上述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C.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3.清朝前期,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宣政院 B.西域都护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4.清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哪一项为清政府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 )
A.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B.设置了驻藏大臣
C.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 D.组织雅克萨之战赶走了沙俄侵略者
5.下面示意图是按照某一历史小专题制作,其中①②处应填的是( )
A.宋朝设西域都护 B.元朝设立军机处 C.元朝设驻藏大臣 D.明朝设伊犁将军
6.某学习小组开展题为“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成员们搜集了以下素材,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这些史料可以印证当时( )
A.闽台民间贸易活跃 B.台湾隶属清廷管辖
C.闽省自然灾害频繁 D.政府赈灾体制完善
8.“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这是康熙皇帝对郑成功的评价,赞扬了他收复台湾的英勇斗争。郑成功是从谁的手里收复了台湾(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日本 D.荷兰
9.唐朝时,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
A.证明了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 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D.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
10.实物史料真实地反映了人类过去的实践,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下面两幅实物图片能佐证( )
A.新疆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行省制度
C.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进行管辖 D.少数民族的宗教首领接受册封
11.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某同学以“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梳理所学知识,下表空白处应填写( )
明代
明末清初
清代
戚继光抗击倭寇
中俄雅克萨之战
A.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3.清军攻下台湾后,主帅施琅认为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根据施琅的分析,设置台湾府有助于( )
A.稳定西北边疆 B.巩固东南海防 C.实行对外扩张 D.赶走荷兰殖民者
14.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作的努力有( )
①指挥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②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③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B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C
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一个平等的中俄边界条约
D
1771 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
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A.A B.B C.C D.D
16.根据下面图片,解读这一历史时期的共同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民族与政权并立的时代 D.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侵略
17.从友好交往走向反抗侵略是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之一,以下事件能反映该特点的有( )
①郑和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设立厂卫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下列关于清王朝加强与西藏联系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顺治接见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其“达赖喇嘛”的封号
B.清政府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C.派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雍正时颁行“金瓶掣签”制
19.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0.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一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二、综合题
2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成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唐朝长安宏侈富醒,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
——《百度文库》
材料三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
(3)从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同国内分裂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作斗争的角度,举例说明材料三中“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边。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毫不含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希望,不论是域内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能多做有利于地区稳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则对谁都不利。
——2016年3月,李克强谈周边问题
材料二:中共中内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1月7日下午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材料三: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
——唐蕃会盟碑碑文
(1)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两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并写出他们的事迹。
(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最早设置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在哪个朝代设置的?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3)唐朝时,统一吐蕃各部并建立政权的人是谁?唐蕃和亲有何意义?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清雍正时期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西藏?
2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维持边疆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城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城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城36国,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官职名称。其标志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朝的建立者是谁? 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的哪一地区?它的设立有什么意义?图中琉球,指现在的台湾地区,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理?
材料三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前期对边疆治理方式,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1771年清政府妥善安置了回归的蒙古族哪一部落?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深刻、透彻、全面地阐明了治国、治边、稳藏的内在关系,为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民网
(4)综合上面所述及阅读材料四,谈谈你对边疆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以上人物都名垂青史。请将以上人物的事迹按对外交往特点分为两类,并写出分类理由。
材料二 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有力的军事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卫疆土的安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版图。
——方铁《试论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彊》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立国后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民族政策?
材料三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了内在发展的极致……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与法理上自我确认。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运用了怎样的“外交手段”?有什么作用?
材料四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
(4)结合材料四,写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C
6.C 7.B 8.D 9.D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16.B 17.B 18.D 19.A 20.C
21.(1)功绩:统一六国(或统一中国)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原因:国家繁荣昌盛(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繁荣;唐文化吸收中外文化的优秀传统(任一点)
事例: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参照汉字创造日本文字,日本至今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任一点)
(3)举例:设置台湾府(清军控制台湾);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任两点)
22.(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2)澎湖巡检司;元朝;台湾府。
(3)松赞干布;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驻藏大臣
23.(1)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忽必烈;西藏地区;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澎湖巡检司。
(3)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设置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地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两例即可)土尔扈特部。
(4)新疆、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为实现中有的贡献;坚决支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言之有理即可)
24.(1)一类是友好往来,例如鉴真和郑和,他们都是通过友好的方式和外国交往的;一个是战争的方式,例如郑成功和戚继光,郑成功通过武力战争收回了台湾,戚继光通过武力战争赶跑了日本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的安全。
(2)军事行动;联姻;传播佛教。
(3)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再被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4)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