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姿势。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人体通过眼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意识,学会拆解眼球模型,清楚各部分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教学难点
? 视觉的形成和近视的成因。
二、学情分析
? 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
本章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述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以及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游戏导入
图片展示游戏:大家来找茬,发现两幅图片有几处不同点。教师提问你们找到不同点主要是通过那些器官完成的?
对的,眼睛是我们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还有哪些与之类是的呢?
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等。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我们接受外界信息最多的是视觉,其次是听觉,而嗅觉主要是感受气味,味觉是感受酸甜苦辣,触觉是感受物体的冷热刺激等等。既然我们感受外界信息最多是视觉,那么这节课我们先研究一下眼和视觉。
二 、眼球结构和功能
1、自主学习
同学们请看书P79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两分钟后,幻灯片上会显示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同学们以小组抢答的方式回答。
对照屏幕,让学生说出眼球每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2、合作学习与交流
小组合作拆解眼球结构模型,分别指出每一部分名称及其功能。请完成最快的小组组长上前展示每部分的名称与功能。
3、小结回顾
师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而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巩膜),中膜(虹膜、脉络膜、睫状体),内膜(视网膜);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简称为“一孔二体三膜”。
4、瞳孔
提问有家里养猫的同学吗?有注意到猫有什么特点吗?展示两幅图片,让他们感受猫眼的不同点——瞳孔不一样。猜猜那幅图是中午的,哪幅图是傍晚的?引出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
联想我们生活中,大太阳时我们会眯着眼,而走到暗处时我们会睁大眼睛。
出示人眼的图片,指出巩膜、虹膜、瞳孔。再想一下不同地方人眼珠颜色不一样,指的是什么不一样?什么含有色素?
三、视觉的形成
首先展示双凸透镜成像图片,在白板上呈现的是倒像。那么我们眼球中有没有类似双凸透镜的部位呢?晶状体。白板纸则相当于视网膜。所以物体在我们视网膜上成的是倒像,但是我们实际看到的是倒像吗?
学生自主阅读P79最后一段,看一下视觉的形成中还需要哪些过程?
通过PPT展示图片一起感受视觉形成的过程,物体——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那如果眼的哪些结构受损会导致失明呢?学生回答,最后得出视觉形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眼球的完好
2.视神经正常
3.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正常
出示相关例题,让学生进行病例诊断。
生活大比拼: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底片)
近视及预防
1、近视
观察两幅图片的不同点,左边近处清晰,远处模糊;右边近处清晰,远处模糊。其实左边就是近视眼的世界、而右边就是远视眼的世界。现在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动画,看一下近视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看完动画后,那么近视到底怎么形成的呢?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那么需要佩戴什么眼镜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自己的或周围同学的眼镜,有什么特点?我们叫这种中间薄两边厚的眼镜叫凹透镜,它可以矫正视力。
近视的预防
结合课本图Ⅳ51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
学生熟记“三要”、“四不看”,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课堂练习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师生一起回顾本课知识。
?
板书设计:
眼和视觉
一、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透光)??(折射)?? (成像)??? (形成视觉)
三、近视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