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基础知识大全
病 句
病 句 常 见 类 型
环节一:生活中的病句
一新郎在婚宴上向大家敬酒:让我们同归于尽吧。
我一边帮妈妈架毛线,一边写作业。 我的腿好细又好粗。
下班了,我的爸爸陆陆续续回来了。 我的弟弟长得欣欣向荣。
我家门前有条臭水沟很难过。
京剧表演马上开始了:况且况且况且况且……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语文试题中的热门考点,总体来说有一定 的难度,如果不经过对病句相关知识的梳理与演练,仅凭 语感很难做出正确的解答。在病句题的训练中,比较重要 的便是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对病句 题胸有成竹。
环节二:病句类型
语 序 不 当
搭 配 不 当
例句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 的文物。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 会受到损失。
注释
应为“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 前的文物。”
“如果”移到“他”之前。
主语中心语“结果”与“认为”不 搭配。 改为“我们仔细调查研究 的结果是他要负全部责任。”
“注视”与“报告”不能搭配,
可删除。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 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 报告。
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
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病句类型
环节二:病句类型
病句类型
成 分 残 缺 或 赘 余
结 构 混 乱
例句
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 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 出来。
注释
缺谓语,应该“在??下”后 面加上“力争上游”之类的词 语做谓语中心语。
“自觉地”与“在思想上”重
复,“坏风气”与“不良的” 重复。
结构混乱,此句将“本着??的原 则”和“以?? 为原则”两种句式 混杂在一起。可将“本着”改为 “以”,或将“为”改为“的”。
有些工厂本着自力更生和争取 外援相结合为原则,调整了生 产计划。
我们要在思想上自觉地抵制不 良的坏风气。
环节二:病句类型
表 意 不 明
不 合 逻 辑
例句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
攻是早有准备的。
注释
表意不明,是“巴勒斯坦游击 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 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表 意不清楚。
否定失当:多重否定句与反问
句合在一起,容易将意思弄反。
前后矛盾,“基本上”说的是大 部分,不是全部;“克服干净” 则是一点不剩。
王强同学通过努力,基本上把 不好的习惯克服干净了。
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
习吗?
病句类型
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终身难忘。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里。
【解析】A句中“一辈子”与“终身”重复,可将其中一个删掉。C句缺主语, 主语被掩藏,可去掉“在??下”或“使”令句子成分齐全。D语序不当,可将
“忘了”挪到“把”的前面。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例题1
修改下面的病句,将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现在基本上把不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改正了。 我现在把不好的学习习惯完全改正了。
我现在基本上把不好的学习习惯改正了。
讲话不礼貌的人是不文明的行为。 讲话不礼貌是不文明的行为。
讲话不礼貌的人是不文明的(人)。
例题2
病 句
病 句 修 改 之 语 序 不 当
语序不当是指由于遣词造句时把词语的 顺序颠倒了,而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或者 难以理解。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的类别
属性
数量
动词
形容 词
名词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属性(谁的)— 数量(多少)— 动词 — 形容词 — 名词+中心词
例:她是一位国家队里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 她是国家队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时间
地点
情态
对象
语序不当的类别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目的+ 原因+ 时间+ 地点+ 范围+ 情态+ 对象
例: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昨天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例: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
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语序不当的类别
定语和状语位置颠倒
语序不当的类别
关联词位置不当
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后;主语不一致, 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例: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不管天气发生怎样的变化,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例1
故宫博物馆展出了二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故宫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二千多年前的文物。
例2
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赵老师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例3
课堂上应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体作用。
例4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例5
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里。 考试前,我忘了把橡皮装进文具盒。
例6
他把我们几个元旦晚会的负责人叫到一起。 他把我们元旦晚会的几个负责人叫到一起。
例7
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神秘的法老的咒语,但科学家 们并不相信。
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法老的神秘的咒语,但科学家 们并不相信。
例8
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病 句
病 句 修 改 之 搭 配 不 当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有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不恰当、关联 词搭配不当等情况,把不适合、不恰当的词搭配在一 起,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搭配不当的类别
关联词搭配不当
他在劳动时虽然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虽然”改为“不但” “不仅”。
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① 她那清亮、甜美、和蔼的歌声,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 的河西走廊。
“和蔼”“歌声”搭配不当。
② 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一支”与“歌声”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的类别
搭配不当的类别
动宾搭配不当
① 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改正”与“缺点”不搭配,应说“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② 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保护”与“安全”不搭配,应去掉“的安全”。
搭配不当的类别
主谓搭配不当
① 他那和蔼可亲的容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不能“出现”,可与“又在我耳边回响”搭配。
② 结冰时期,各层水中溶解的氧很充足,水的温度较暖,鱼多集中 在水底。
“温度”与“暖”不搭配,可改为“温度较高”或“温度较适中”。
搭配不当的类别
主宾搭配不当
① 天山的夏天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主语“夏天”与宾语“花园”不搭配,可改为“夏天的天山”。
② 这些花长得这么好的原因,是花农精心管理的结果。
“原因”与“结果”不搭配,去掉“的原因”。
搭配不当的类别
动补搭配不当
① 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 条理、清晰。
应改为“写得---有条理”。
② 他投篮投得正确,命中率很高。
“正确”应改为“准确”。
搭配不当的类别
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
① 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积极”应改为“虚心”“认真”“耐心”等。
② 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成熟地掌握了这门技术。
“成熟”应改为“熟练”。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例题1
改:他那崇高的革命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练: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改:他的无畏壮举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例: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例题2
改: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改正。
练: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改: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收到许多家长的来信。
例:我们坚持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例题3
改:我们坚持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产业。
练: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改: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地方。
例: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例题4
改: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练: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改: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例题5
改:我们不是说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练:这悲壮的故事,怎么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改:这悲壮的故事,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例题6
改: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练:她做了两个儿子喜欢的菜。
改:她做了两个儿子喜欢吃的菜。
病 句
病 句 修 改 之 成 分 残 缺 或 赘 余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 或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缺少修饰成分, 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成分残缺
环节一:成分残缺的类别
缺少主语
①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② 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 不是“我们”,应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缺少谓语
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
“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应改为“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
度薄弱到何等程度”。
环节一:成分残缺的类别
缺少宾语
① 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略。
②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 都是动词,句子应该是“走上…的道路”。
环节一:成分残缺的类别
缺少修饰成分
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
环节一:成分残缺的类别
环节二:小试牛刀
例如
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
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 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
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
重复赘余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例题1
改: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有了进步。 老师的帮助,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练: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例: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例题2
改: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的情景。
练:老师严肃处理了小明无故旷课。
改:老师严肃处理了小明无故旷课的行为。
集中练习
在万恶的旧社会,逼得我们穷人逃荒要饭,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缺主语,删去“在”
经过这次演讲比赛,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缺主语,删去“经过”
集中练习
3. 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壮举,猛烈地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动中受到
了深刻的教育。
后一分句缺主语,在“极度”前加“观众们”。
集中练习
4. 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
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给予”什么?后面虽有内容,但显然都不是“给予”的,只是宾语的
定语。应该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该句缺宾语中心语。
集中练习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同生死的 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和”字后再加一个“与”字。
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 缺关联词, “爱学习”前加“但是”。
集中练习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顽症”“疾病”重复赘余,删掉一个。
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稍微略加删改。 “稍微”“略加”重复赘余,删掉一个。
病 句
病 句 修 改 之 结 构 混 乱
句子里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不 符合语法规则,这种语病叫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
环节一:结构混乱的类别
一个意思,两种句式,易杂糅。
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句式,但不能把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
例:这种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后半句改为“深受群众喜爱”或“深为群众所喜爱”。
环节一:结构混乱的类别
两个意思,不能随意杂糅。
表达两个意思,不能把该分开说的两句话杂糅在一起。 例: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
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后半句改为“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这种 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
环节一:结构混乱的类别
分句该用相同的句式,却杂用不同的句式。
表达两个意思,不能把该分开说的两句话杂糅在一起。 例:干起事来,他比谁都说得动听,可是做得比谁都差。
前一句改为“说得比谁都动听”,或把后面一句改为
“可是比谁都做得差”。
环节一:结构混乱的类别
第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去说第二句。
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 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自从”放在“中国人民”前面。
环节一:结构混乱的类别
主动被动混合
例:他们把我们带到家里,受到热情款待。
前一句是主动句,后一句是被动句。前后叙述不一致。 改为“我们被带到家里,受到热情款待。”或“他们把 我们带到家里,热情款待我们。”
环节二:常见杂糅句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有……组成
有……;由……组成
环节二:常见杂糅句式
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环节二:常见杂糅句式
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经过……下
经过……;在……下
环节二:常见杂糅句式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是由于……;是……的结果
练习1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 与读者见面的。
你可知道,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 见面的。
练习2
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 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
练习3
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练习4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练习5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练习6
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可下半句的
“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恐怖分子的阴谋活 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
“我们”。
病 句
病 句 修 改 之 表 意 不 明
表意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 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 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 白的一种病句。
表意不明的类别
指代不明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 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
“他(她)”等。
例: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 继续努力。
“自己”指代不明,“自己”改为“我”。
表意不明的类别
对象不明
例:昨天在公交车站的站台上我发现了他。
在站台上的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他”。如果 是“我”在站台上,句子可以改为“昨天我在公交 车站的站台上发现了他”;如果是“他”在站台上, 句子可以改为“昨天我发现了他在公交车站的站台 上。”
表意不明的类别
多义词(短语)造成的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 解释,即词义两可。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 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作多种解读,其词性没有改变。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既可能是病人,也可能是医生。
表意不明的类别
多义词(短语)造成的歧义
② 一个词语可以拆开作两个词用,所作的句子成分当然有 别。
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既可以理解成一个时间词,也可以理解成两个 词语,相当于“晚一点儿上”。
表意不明的类别
多音多义带来多种理解
句子中某个字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上时可能有歧义
(口头表达上不一定出现),即读音两可。
例: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上面句子的两个字音既可分别读成“hǎo、hào”, 也可以分别读成“hào、hǎo”,都可以表达一个完 整的意思。
表意不明的类别
标点符号乱用、滥用引发的歧义
例: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 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由于第二个逗号的存在,“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既可 以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也可以指“索尼公司的产品”。改 法有多种,其中要表达是“索尼公司的产品”,只需要去掉第二个 逗号;要表达是“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则只需在“有一种比实 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的前面加“该产品”。
例题1
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给别人做手术和被接受手术的人表意不明。
例题2
小强推开房门,看见哥哥正摆弄他的玩具。
“他”表意不明,是小强的玩具还是哥哥的玩具。
例题3
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后半句表意不明,是许多老师不认识张老师,还是张老师不认 识学校的许多老师。
例题4
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她”表意不明,是小芳还是小丽?
例题5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 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
日”。
“十几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是多义短语,一是“几十个报社” 的编辑记者;二是报社的“几十个编辑记者”。
例题6
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别送礼品送祝福”表意不明。
例题7
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 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其”指代不明,是电影还是同名小说,不明确。
例题8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 章,批评的人很多。
句中“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 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病 句
病 句 修 改 之 不 合 逻 辑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
矛盾,使句子不清楚、读起来不符合事实的一种 病句。
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的类别
自相矛盾
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死难者”与“幸免”矛盾。
例: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 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
“凡是”与“不少”矛盾。
不合逻辑的类别
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 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
例: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例:游泳券分管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
“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不合逻辑的类别
归类不当
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 的一种语病。
例: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
不合逻辑的类别
例: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例: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强拉因果
不合逻辑的类别
例: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例: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 “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主客颠倒
不合逻辑的类别
否定不当
例: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例: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 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
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 合本意。
不合逻辑的类别
例: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例: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
“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
不合事理
例题1
例:班里所有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改:班里所有同学都交作业了。
练:已经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改:已经停了两天两夜的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已经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细雨还在下着。
例题2
例: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 改: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的产量。
练: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改:这个商店出售饮料和啤酒。
例题3
例: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 改: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星光的照耀下漫步校园。
练: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 复习。
改: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例题4
例: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改:谁也不否认长江是向东流的。
练:考试期间,为了防止类似的作弊现象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 监考的力度。
改:考试期间,为了防止类似的作弊现象再次发生,学校加强了 监考的力度。
例题5
例: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改:我敢肯定今天会下雨。
练: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 改: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湖面。
病 句
病 句 题 详 解
一、下面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B )。
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两个学校的全体学生举行了联欢会。
李明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个学生。
【解析】A既可表示这个人不认识校长,又可表示校长不认识这个人,所以 有歧义。C既可表示李明离开了一个钟头,又可表示李明步行了一 个钟头,所以有歧义。D既可表示校门口每一边都站着一个学生, 又可表示校门口的旁边站了一个学生,所以有歧义。
二、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B )。
东莞的春天是美丽的地方。
我肯定李琳是生病了。
我看到许多可爱的笑脸和天真的笑声。
通过苏珊的话,使我感到愉快。
【解析】A可紧缩为“春天是地方”,不合逻辑。C“我看到”和后面的“天
真的笑声”搭配不当。D掩藏了主语,可将“通过”去掉。
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听了这番话,他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爸爸对我说,我小时候,没钱读书。
【解析】B句式杂糅,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这个问题不是很清楚吗?
D“我小时候”中的“我”指代不明。
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有关部门通知,严禁一切捕猎、出售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今年三月,我们班50多人参加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解析】B中有误,缺少主语,应该删掉“据……认为……”。
五、(海淀区,某顶级中学本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D )。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通往学校的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路。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我们学校的全体同学都参加了这次重要的升旗仪式。
【解析】A中前后逻辑不通,“安定团结”应该是能成功。B缺少主语,删去
“在……上……”。C“质量”不应该是“增加”,而应该是“提高”。
六、(海淀区,西南部某一流市重点中学)下列句子没有语 病的一项是( D )。
作者通过这个章节完美地塑造了美猴王勇于反抗天庭的举动。
从广大师生的表现中,说明大家对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的表演任务充满 信心。
十一长假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上,北京市十八个区县教委将首次同台展 示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
【解析】A中塑造与举动不搭,“举动”改为“形象”。B中缺主语,去掉 “从”和“中”。D“防止”与“不要”重复。
七、修改病句,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 民的生活质量。
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提高国 民的生活质量。
八、修改病句,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工 作。
九、修改病句,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从《赛马》这个故事中,使我学到了遇事要多动脑筋。
《赛马》这个故事,使我学到了遇事要多动脑筋。
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我们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谢谢观看!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