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一、选择题
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B.葡萄用扦插方法繁殖
C.苹果树用嫁接方法繁殖
D.向日葵用种子繁殖
物种间细胞色素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一股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果蝇
C.向日葵
D.酵母菌
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对此,下列关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控制着性状
B.性状控制着基因
C.性状只受基因控制
D.基因和性状都能遗传下去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性产生含
或
染色体的精子
B.女性产生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
C.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D.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
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环境变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萌发的种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出新品种。对该新品种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B.细胞内的
分子数加倍
C.体细胞核内的基因都成对存在
D.生殖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某些热带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而生活在采矿污染海域附近的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与形成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生物的遗传
B.生物的变异
C.采矿污染
D.人工筛选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番茄的红果和辣椒的红果
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①猕猴的克隆
②花生的开花结果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柿树的嫁接
⑤试管婴儿的诞生
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④⑤⑥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白车轴草(
)又名白花三叶草,一般同一叶柄上有三片小叶,但偶尔也会有同一叶柄上出现四片小叶的植株。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
A.生殖
B.变异
C.进化
D.遗传
袁隆平的团队,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杂交出了穗长粒多、圆润饱满、植株最高达
米,预计亩产可突破
公斤的“巨型稻”。它满足了袁隆平“禾下乘凉说丰年”的梦想,该杂交水稻的成功说明了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下列关于家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蚕丝产生于蛹期
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不完全变态发育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A.性状决定蛋白质
B.性状决定基因
C.基因与性状无关
D.基因决定性状
下列与图解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
时,将发育为女孩
B.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
时,将发育为男孩
C.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
染色体
D.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
染色体
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幼体在陆地上发育
B.所有的两栖动物成体都在陆地上生活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所有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观察图,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蛋白质,②是
B.图中②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双螺旋结构
C.图中①由
和蛋白质组成
D.图中②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
B.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生物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D.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图甲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图乙表示我市关停小煤窑后某种昆虫体色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昆虫在受精卵时期对农业危害最大
B.图甲中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关停小煤窑是昆虫体色由深色种类居多变成浅色种类居多的重要原因
D.图乙中昆虫体色的变化,是由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利用基因改造的方法使大肠杆菌拥有制造生物燃料正丁醇的能力。利用大肠杆菌来生产燃料正丁醇,应该是
A.将控制合成正丁醇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
B.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大肠杆菌体内
C.将正丁醇注射到大肠杆菌体内
D.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正丁醇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农业生产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可以获得新品种,根本原因是射线或药物
A.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使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鸟卵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卵壳
B.系带
C.卵白
D.胚盘
已知某夫妇都能卷舌,且基因组成都为
。从理论上推测,他们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是
A.
B.
C.
D.
如图是某种罕见的人类遗传病家族遗传图解,相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
表示。如果个体
的基因组成是
,则个体
携带
基因的概率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意大利医生弗朗西斯克?雷迪不相信腐肉能生蛆,做了两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1)
在这组实验中,他在两个瓶子里放进相同的新鲜肉块,甲瓶瓶口用纱布封起来了,乙瓶瓶口没有封起来,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实验的变量是
。
(2)
过了几天,敞口的、苍蝇能自由出入的乙瓶中的肉长出了蛆;而用纱布封起来了的甲瓶,却没有长出蛆来.他由此得出结论:
。
(3)
由此可以看出,雷迪的实验大大动摇了
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
下表是某家庭成员一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1)
父母为有耳垂,而女儿为无耳垂,此现象称为
。
(2)
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
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
,则母亲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
(3)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耳垂性状表现可能是
,这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
。
为研究老鼠体色是否与降雪有关系,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如图甲表示
年某地的降雪天数,图乙表示同一时间该地区白色老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比。
(1)
老鼠的毛色有灰色和白色,这是一对
。生活在雪地里的老鼠的毛色多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现象。
(2)
比较甲、乙两图,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鼠所占百分比
,且白鼠所占百分比最高值出现的
时间,由此推测,
年间的降雪天数变化对老鼠的体色可能起到了一定
作用。
实蝇是一种严重危害果树的昆虫,分布范围广泛。其危害果树的方式是成虫交配后在果实内产卵,幼虫以果肉为食,致使果实腐烂。研究人员对实蝇进行了研究。
(1)
实蝇属于
动物门昆虫纲,发育过程如图中甲所示,其中
为蛹期,实蝇的发育类型属于
发育。
(2)
“实蝇成虫偏好哪种果实?”研究人员选择了香蕉、脐橙等果实,分别称取
果肉放入装置中。选取人工饲料饲喂到羽化的成虫
只(雌雄比为
),置于装置中,观察并统计雌蝇的产卵量,得到如图乙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蝇在
上产卵量最大,说明实蝇更偏好这类果实。从行为获得途径看,这种选择行为由实蝇的遗传物质控制,属于
行为。
(3)
为进一步研究实蝇成虫对果实的偏好是否可以被人为影响,研究人员将实蝇幼虫分为三组,分别利用香蕉、脐橙、苹果饲养至其羽化为成虫。然后,每组挑取在同一天羽化、个体大小一致的成虫
只(雌雄比为
),放入装有香蕉、脐橙、苹果的装置内,一段时间后,统计雌蝇的产卵量。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结果显示,幼虫经脐橙饲养后,成虫在
上的产卵量最高。成虫在苹果上产卵量最高的组是幼虫期间饲喂
的。上述实验结果说明
,实蝇成虫对幼虫期的经历具有明显记忆能力,这属于学习行为。
请根据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形态图回答。
(1)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
、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
(2)
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A
【解析】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
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
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
的差异则越大。由表可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黑猩猩。
3.
【答案】A
4.
【答案】C
【解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
染色体的精子,A正确;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B正确;
受精时,如果是含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
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父亲的精子”,C错误;
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社会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
,D正确。
5.
【答案】C
【解析】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生物变异以形成新品种,C正确。
6.
【答案】B
7.
【答案】D
【解析】A、白条纹体色的海蛇和体色多为全黑的海蛇,受生物的遗传控制,A正确;
B、在生存斗争中,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和同种全黑体色海蛇,具属于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死亡,形成上述现象与生物变异有关,B正确;
C、在采矿污染海域附近的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采矿污染的环境对海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黑白条纹体色的海蛇还是同种海蛇体色多为全黑,与自身的遗传与变异和环境的选择有关,与人工筛选无关,D不正确。故选:D。
8.
【答案】C
9.
【答案】B
【解析】①猕猴的克隆、④柿树的嫁接、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②花生的开花结果、③雌雄蚕蛾的交尾、⑤试管婴儿的诞生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择B选项。
10.
【答案】B
11.
【答案】B
12.
【答案】A
13.
【答案】D
14.
【答案】C
15.
【答案】D
16.
【答案】A
17.
【答案】D
18.
【答案】C
【解析】A、若甲图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而成虫只吃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蛹不食不动,A错误;
B、图中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生物的进化受到环境的影响,关停小煤窑环境污染减少,浅色是有利的变异,浅色种类居多,即关停小煤窑是昆虫体色由深色种类居多变成浅色种类居多的重要原因,C正确;
D、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D错误。
故选C。
19.
【答案】A
【解析】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控制合成正丁醇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正丁醇。
20.
【答案】D
【解析】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
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
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
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故选择D选项。
21.
【答案】D
22.
【答案】C
【解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基因组成都为
的一对都能卷舌夫妇,控制能卷舌与不卷舌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如下图:
通过遗传图解可以得出后代子女出现能卷舌的可能性是
,不卷舌的可能性是
。
23.
【答案】A
【解析】因为
的基因型为
,若想后代个体中携带
基因,则
的基因型必须为
,
的基因型的为
的概率为
,所以
携带
基因的概率为
。
故选A。
二、综合题
24.
【答案】
(1)
设置对照;苍蝇
(2)
腐肉不能生蛆
(3)
自然发生论
【解析】
(1)
将腐肉分别放入两个瓶子里,甲瓶口密封了(苍蝇不能飞入),乙瓶口没有密封(苍蝇能飞入),因此,在实验中他设计的变量是苍蝇的有无。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令人信服。
(2)
密封了的瓶子里没有蛆和苍蝇产生,那些敞口的、苍蝇能自由出入的瓶中的肉都长出了蛆。说明蛆是由苍蝇产生的,腐肉是不会生蛆的。
(3)
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雷迪的实验大大动摇了自然发生论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
25.
【答案】
(1)
变异
(2)
(3)
有耳垂或无耳垂;
26.
【答案】
(1)
相对性状;适应
(2)
逐渐增大;晚于降雪天数最大值出现的时间;选择
27.
【答案】
(1)
节肢;完全变态
(2)
香蕉;先天性
(3)
脐橙;苹果;实蝇成虫对果实的偏好可以被人为影响
28.
【答案】
(1)
幼虫;完全变态发育
(2)
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析】
(1)
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
蝗虫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