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猜想——实验——验证——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迁移类推的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准备: 
长方形图形,面积单位若干,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尺子,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常用的面积单位。 
复习如何用面积单位求图形的面积,从课本到黑板到教室最后到篮球场,要求的图形面积不断变大,引导学生说出一个一个摆太麻烦,从而引出继续研究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求图形面积的本质就是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从而突出面积单位的个数与图形面积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为了研究方便,引导孩子们先从一个简单的长方形开始,这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老师通过在电脑上演示怎么摆一摆,有几种摆法,引导学生得出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再次明白计算面积的本质,数面积单位的总个数,可以用数一数或算一算的方法求出面积单位的总个数。 
小组合作探究 
每人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并和小组成员说一说每行摆几个,摆了几行,再次加深认识长方形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小组一起汇总,再一次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尝试练习,总结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不断层层深入,推进面积的认识: 
(1)图形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有多大; 
(2)知道长方形里每行摆几个面积单位,摆几行,就可以计算它的面积有多大; 
(3)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就能计算它的面积有多大; 
(4)突破面积单位的限制,提升对公式内涵的认识。 
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学生对面积公式算理的理解,较好地实现了从直接计量(用面积单位计算)向间接计量(用长度计算)的过渡,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面积单位的几何直观及空间观念。 
巩固练习 
(一)辩一辩。 
1、长方形的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3倍。( )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二)选一选。 
1、把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7 B.18 C.6 
2、一块长方形板材,长是12分米,宽是8分米。要从这块板材上裁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板材,这块正方形板材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144 B.64 C.96 
3、用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2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跟铁丝围城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44 B.100 C.400 
(三)解一解。 
1、一张长方形的A4纸(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2467558890 
2.计算篮球场地面积 
center6413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小练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