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体育与健康课程七年级排球单元当中的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也是排球教学当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垫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很高,很多学生乐于在体育课上表现自己,但由于技能掌握不熟练,在课堂中经常做一些不符合运动规律的自创动作,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形成错误动作影响其运动能力的提高。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竞赛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
1、语言、情景导入法:诱导与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
2、讲解法和示范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动作要领。
3、体会、练习法:学生练习,体会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感知认识。
4、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正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
5、鼓励、表扬法:鼓励学生进行技能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6、比赛法:运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说学法:
1、体会:通过教师的启发和鼓励,学生练习,亲身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创新:让学生自己的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并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3、自主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学习方法和积极参与运动的乐趣。
4、展示法、评价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程序:
根据人体的运动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来完成。
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
把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明确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认识足球脚背正面踢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进行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5分钟)
1、学生成一路纵队按逆时针绕圈慢跑,以起到热身作用;
2、徒手操:
组织:
基本部分(32分钟)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初步掌握、运用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
(教师示范讲解)
1、动作方法:成准备姿势,击球前先预判好来球速度和弧度,当球飞到腹前一臂距离处,两臂前伸插入球下,击球时两手掌根靠紧,手指互握,两臂夹紧外翻形成一个平面,用腕关节以上约10cm处击球后下部,击球瞬间两臂主动前送,借助蹬地力量和身体力量将球送出,击球后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2、技术分析:“六个字”:
“插、夹、提、移、蹬、跟”
垫球手型:叠掌式。
②击球部位: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处。
③击球点:腹前一臂距离处。
练习方法:
1、学生两人一组垫固定球,一人持球于腹前,其他两人轮流体会“一插”、“二夹”、“三提”的技术要点(手型),并互纠正动作。
2、学生四人一组,一人抛球,三人垫球,抛球人与垫球人相距3—4米,再轮流交换抛球,可采用扇形或三角形站位,由学生决定。
要求,垫球部位要正确,垫球有力以及全身协调有力。
3、组织学生分组比赛,相互观察、交流、讨论。
4、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5、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正确引导并培养竞争意识。
学习方法:
1、学生小组内相互学习、探讨。
2、学生练习时控制球的落点,以及相互观察、交流。
思考:球与人的距离多少最适合垫球?
3、学生练习中找出不足,大胆展开自评和互评,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要求:垫球时动作连贯,垫球部位及击球点正确。
易犯错误:
一、准备姿势:
(1)姿势过高或过低(2)只弯腰不屈膝
二、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部位:
球打在手腕处,由于接触面小,导致的后果是垫出的球不稳定;
三、两手臂夹紧,直臂击球
易犯错误:无提肩动作,导致两手臂没夹紧,从而利用屈肘关节,抬前臂的力量来击球。
纠正方法:
1:对照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徒手练习。
2:击固定球的练习。练习时,两人一球,一人持球于腹前,一人做击球练习,持球人观察并时刻提醒和加以纠正。
3:强调屈肘击球的危害性,练习时时常加以提醒。如:屈肘击球,球不能很好的弹出去;手臂伸不直,球就容易掉,击球的次数减少等。
结束部分(5分钟)
为了消除运动后带来的疲劳,我通过上、下肢抖动来放松,使身体得到恢复。最后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与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小结,组织学生收回器材,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教学场地和器材
1、排球场一块
2、排球二十个
教学效果的预计
在教师指导、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较好。
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90—1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