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教案设计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第一节《溪边》,并背诵。
2、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和表达的主题。
3、通过想象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练习题
学生:彩笔
【教学过程 】
一、音乐导入。
1、播放歌曲《童年》,感受童年快乐自由的情境。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首儿童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二、朗读诗歌,了解主要内容。(出示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2、小组合作,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生举手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3、默读第一节(溪边),找出描写景色的词,并勾画出来。生回答,并板书:垂柳、溪水、人影、钓竿、蜻蜓、鱼儿)
4.赏析诗句,反复诵读、体会。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读语句,感受利用比喻句的美妙之处。)
提问:你能说出一个比喻句吗?
(学生回答。)
(2)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指名再读语句,提问:“给”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理解。(生回答。)
(3)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读语句,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方式,并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再读本节,想象美好的画面。
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出示问题)学习了本节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练习单,完成填空。(3分钟)
展示一下自己的杰作。师生交流作品,感受童年乐趣。
(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小结: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三、再读诗歌,概括主题。
1、这是一首 诗,分别写了 , , 三个场景,表现了 。
2、指导背诵,利用黑板上景色描写的词语来背诵。
(齐背,默背2分钟,之后每人一句。)
四:课外延伸。
出示两首唐诗,感受古人笔下快乐的童年生活。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五、小结,童年像一首歌,歌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像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美好的想象,让我们尽情的享受童年的乐趣吧。
板书设计
18、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
垂柳、溪水、山溪、钓竿、红蜻蜓、人影、鱼儿
(童年生活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