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3 18: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0学年第二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新冠(guān)病毒在冬季死灰复燃,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行各业在去年所得经验的基础上都能迅速及时地做出反映,最大限度地遏(yì)制了疫情。
B.走进图书馆,是走进一座宽广敞亮的灵魂圣殿。这座圣殿,是静谧(mì)的,是肃穆(mò)的,是最大限度抛弃了私心杂念的,它不赞成一丝一毫的浮燥和功利。
C.常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可能出类拔粹;常和诚信的人在一起,就知道恪(gè)守诚信:常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做事也慢慢变得机敏、睿(ruì)智。
D.制作玫瑰花酱,先将清洗后的玫瑰花倒入沸水,稍稍煮过便捞起冷却,待沥干水分后与白糖拌和(huò)均匀,再封存于罐子中。几日后香甜的玫瑰花酱便酿(niàng)成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3小题。
在旧小说上,我们常见的听讼,亦称折狱的程序是把“犯人”拖上堂,先各打屁股若干板。【甲】然后,父母官用了他“看相式”的眼光,分出那个“獐头鼠目”,必非好人,重加呵责,逼出供状,结果分清好恶。【乙】——这种程度在现代眼光中,会感觉到没有道理;但是在乡土社会中,这却是公认正当的。
……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且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丙】所以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成了“父之过”(《三字经》)。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难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膺
B.熟习
C.而且是
D.难辞其咎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就是一位超越孤独、甘于孤独、欣享宁静的强者。她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研究文物,信奉“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B.专家表示,三星堆遗址6座“祭祀坑”、500余件文物的新发现,既反映了它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揭示了古蜀文化在文明交流中吸收融合为己所用的创新。
C.部分境外院校和中介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假借疫情增开大量在线课程,降低录取条件或毕业要求等方式,大肆招收我国学生就读,并声称不需出国就可轻松获得海外文凭。
D.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预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3分)
为了治理黄河,我国从2002年开始采取了调水调沙等有效的防治措施。在黄河中游的调水调沙使水质有了较大的改善。①
,每次调水调沙都会对黄河下游的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影响,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每年的调水调沙对一些不耐低氧的鱼类造成了“致命伤”。一般而言,鱼类对溶解氧的需求量都在5毫克升左右,而在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水的溶解氧含量往往低于2毫克/升,很多鱼类都会因缺氧晕厥甚至死亡,这就是著名的黄河“流鱼”现象。有人可能会问,调水调沙导致的“流鱼”现象和负面的生态影响,②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流鱼”现象在调水调沙之前就已经存在,起决定性的因素是黄河水的含沙量,只不过人为的调沙活动增加了“流鱼”现象的发生几率。只要能改变现有调水调沙方式,③
,进而降低对其他水生生物的危害。
6.下图是某单位18~59周岁人员参加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流程图,请将其转换为一段文字,要求:语言连贯、准确,不超过150字。(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题。
当下,源源不断的热钱涌入教育培训行业,在线培训市场更是火热异常。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行业此前10年融资总和。
然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资本的驱动之下,不少培训机构采取商业化营销模式,做广告,拼低价,甚至用收来的学费做投资,做投机。还有个别机构采用“白条”“教育贷”等金融手段促销未吸引学员。涌入校外培训的巨额资金去向何处?一个主要方面是广告投放。从综艺晚会,到公交车站、楼宇电梯,再到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校外培训广告可谓铺天盖地。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低价课程,“20元26课时,再送教辅材料”。有一些商业平台推波助澜,为了经济利益,对培训机构广告大开绿灯,其中不乏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
在这虚火之下,资金链断裂、爆雷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就在不久前,在线教育企业“学霸君”宣布倒闭,“优胜教育”也承认公司资金缺断裂。企业“一创了之”,后果却由学生家长来承担,不仅课程被迫暂停,缴纳的培训费更是无处可寻,最终降低了行业整体的信誉度。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占领行业主导权,以赔钱模式运营,目的是挤垮中小机构。而恶性竞争的同时,培训机构自身也面临经营风险,一旦融资跟不上,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迅速倒闭,造成群众预收费无法退回,损害群众的利益。
事实上,校外培训的兴起原本是一件好事,无论是兴趣上的培养拓展,还是学业上的培优补差,校外培训都为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这必须以教育公益属性为前提。校外培训是做教育而不是做生意,不能套用商业逻辑,这是必须明确的一条底线。而且,校外培训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
那么,如何在资本的旋涡中保持初心,处理好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呢?
首先,面对汹涌的资本,培训机构需要保持冷静。如果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开始寻求投资,跟风烧钱,扩大营销,培训行业就会走向严重内耗的困境。这些以资本和商业为属性的手段,一方面导致机构无心专注教学研发,违背了教育规律,背离了教育初心;另一方面走向“跑马圈地”,打破正常业态,加速中小机构倒闭的风险,让行业无序竞争,损害家长和学生权益。
同时,面对这到处都是的校外培训广告,学生家长也需要保持理性。对于“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营销话术,家长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应当根据白己孩子的成长发展来综合决定。要始终明确,培养兴趣、学会思考、掌握方法、健全人格等比仅仅应试答题更重要。
此外,在校外培训的治理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多个政府部门握指成拳,联合解决。教育是良心行业,不是逐利产业,应当制定专项法规细则,加大对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审查与监管,明确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发布平台等各方的责任。再如预收费,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规定,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但现实中,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诱导家长存款。对此,可以让第三方托管,然后按课程进度定期拔付,或专门划出一定比例作为风险保障全等方式,降低“跑路”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
校外培训乱象,是很难治理的痼疾,也是迫在眉睫的“急症”。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回归教育的初心,校外培训市场才能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真正成为校内教有的有益补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3月18日)
7.下列对材料中“教育培训行业”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培训行业涌入大量热钱,资本的逐利性使这些热钱多用于广告的投入,而没按民办教育促进法来使用。
B.大量低价课程使这一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挤垮了不少中小机构,在线教育企业“学霸君”“优胜教育”也是因此而倒闭的。
C.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缺少教育公益这一属性,所以很难为学生提供一个任其个性化发展的良好平台。
D.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审查与监管力度还不足,这使得不少家长不得不承担教育企业倒闭这一后果,同时也降低整个行业的信誉度。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在线培训市场异常火爆,主要就在于一些商业平台的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的作用。
B.线上或线下的培训机构采用商业化管理模式,为了占领行业主导权,以赔钱模式运营,但这也增加了自身的经营风险。
C.“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营销话术,之所以能打动家长,是因为他们受到“唯分数”“唯升学”思想的影响。
D.教育培训行业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乱象,只要教育部门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共同努力,就能让市场变得规范有序,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
9.针对材料中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0~13小题。
小睡
张金刚
①靠着墙根晒太阳的一排老人,又有几位小睡在了和暖的阳光里。不管身边打牌、下棋、闲聊得多精彩多热闹,一概不闻不问,垂下眼皮,关上耳朵,打着盹儿,头还不时点呀点的。若偶然被惊醒,眼皮微微向上一撩,眼珠也不带转的,就继续合眼小睡,一副“啥没见过,不过如此”的老者、智者姿态。那种看遍人间悲欢的超然,正是我所向往的老了的模样。
②我还羡慕那些不谙世事的孩童。吃饱了睡,玩累了睡,睡不好继续睡,且能随时随地小睡过去。见过吃着吃着便小睡在饭碗旁的,嘴里未嚼的米粒儿吐在胸前;见过玩着玩着便小睡在沙堆上的,细细的沙粒粘在肉嘟嘟的小脸儿上;还有小睡在捉迷藏的藏身地儿的,小睡在露天电影场上的,小睡在作业本上的……大人并不恼,小孩子小睡甚是好看,静静的、暖暖的,都不忍心摇醒他。只要他不自然醒,电闪雷鸣、敲锣打鼓也难吵醒他,成人怕是再无这种“事不关己,小睡亦酣”的洒脱了。
③小睡,即短暂休息,短时睡眠,可俏皮地称为“眯一会儿”。深睡也罢,浅睡也罢,闭着眼打盹儿也罢,时间虽短,却消解疲倦,愉悅身心。孔子言道:“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弯曲手臂,枕在上面,亦可酣然入梦,简单自足的乐趣不过如此。孔平仲诗云:“夹路桃花眼自醉,昏昏不觉据鞍眠。觉来已失初时景,流水青山忽满前。”马上小睡,移步换景,醒来满眼山色,旅途困顿瞬时消散,周身爽朗。
④倘若小屋建在山林,吹着山风,听着蝉鸣,伴着鸟鸣小睡,那便逍遥似神仙了。再不济,寻两棵树,挂起一弯吊床;撑起太阳伞,支一把躺椅,躺进去,亦可畅快小睡。醒来,周身舒爽,清水净过面,该干啥干啥,精神着呢。
⑤曾去拜访过一位赋闲农村的长者。时间虽是上午,可推开木门,但见他正半躺在一把高背、宽大的藤椅里小睡。右手自然垂在藤椅扶手上,左手托一本线装版古县志搭在腹部,书卷随着均匀的呼吸一起一落。一条小狗趴在跟前,友好地望着我;一树梨花开得正艳,撒下一片花凉儿,……我轻拽蒲团,静坐在梨树下,望着这娴静如诗的画面发起了呆。待长者醒来,一起喝茶,聊天,赏春,“问道”,好不趁意。
⑥小睡轻浅,却常有梦境光顾。杜丽娘赏春后小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牡丹亭相遇相爱,成就了一段伤情而死、死而复生的旷世奇缘。诸葛亮北伐归来,在帐中小睡,梦到同样白发苍苍的赵云含泪对自己说:“复兴汉室大业,就靠丞相您一人了,子龙死不瞑目呀!”壮哉,悲哉,怎不让人伤怀……当然,我等平凡之人自是平凡之梦,美梦也罢,噩梦也罢,自不必当真。醒来,自做事去。不过,我倒真有过将梦境加工成文之事,也算是一种“妙手偶得”吧。
⑦村上春树是喜欢小睡的。他曾在书中写道:“我保持健康的另一个方法是小睡。我经常打盹儿。通常刚刚吃完午饭,我就会感到困意,陷在沙发里就睡着了。三十分钟后,我会自己醒过来。一旦睁开眼睛,我的身体就立刻恢复了活力,头脑也十分清晰。”一觉醒来,满血复活。这感受,我亦有之,想必人皆有之。小睡之前似是过了一整天,醒来又似有一天在等待,一天过成两天,那得有多少事可做,又可做成多少事,足见小睡之可贵。
⑧可往往小睡甚是难得。常见办公室一族头靠椅背或趴在案头小睡;地铁里,白领、工人、学生或靠着或垂头或倚在旁边人的肩头小睡;工地工人靠着大树、墙根,甚至干脆躺在街头小睡;森林消防战士裹着大衣在火场边小睡,抗震抢险战士躺在瓦砾堆上小睡,有的甚至吃着饭便小睡过去……小睡醒来,会有更多生活的精彩、无奈抑或未知在等待。感慨、心疼之余,唯愿这一刻他们能小睡到万事皆空,换来一身轻松。
⑨不论何人、何时、何地、何事,能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小睡片刻,总归是美事一桩。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风味,自然由小睡之人去体味吧。
⑩行文至此,略感小累,是时候关上电脑,舒展腰身,闭上眼睛,在沙发里小睡一会儿了。最好如老人、孩童般睡得香香,如庄周、村上春树般睡得美美……
10.文中①~⑤段,作者描绘了哪几幅小睡图?请用恰当的语言概括,每处不超过10个字。(4
分)
11.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12.文中插入第⑥段的梦境有何作用?(4分)
13.“小睡”其实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行为,而本文中的“小睡”又有何意蕴?请结合全文理解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4~18小题。
瘗①旅文
(明)王守仁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
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注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
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痛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逝以嬉兮,聘紫彪而乘文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分,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家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糜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注】①瘗(yi):埋葬。②话:铁锹。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
薄:迫近,接近。
B.尔诚恋兹五斗而来
诚:实在,的确。
C.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
随寓:随遇而安。
D.与尔皆乡土之离兮
离:离乡之人。
1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的一项是(3分)(

A.将之任,过龙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吾与尔皆中土之产
客亦知水与月乎
C.吾以窜逐而来此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而自为者轻也
客逾庖而宴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本文是一篇祭文,但内容与形式与一般祭文不同。文中所写的三人,与作者没什么瓜葛,但作者对于三人之死的不幸遭遇却感同身受。
B.作者初见三人,得知小吏从北京而来,就想打听北方的情况,结果没来得及实现,第二天再去打探,他们己离开了借宿的苗族人家。
C.作者写到自己的遭遇时,表达了自己离乡三年,不胜其忧愁的情感,随后又提醒自己不应为小吏他们的遭遇再悲伤了。
D.文章题为“瘗旅”,向死者致哀,实为自己抒怀。作者因为抗疏直言,触犯宦官,致遭廷杖,贬到龙场。历经跋涉山川之艰险,备尝谪居异乡之辛苦。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4分)
(2)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4分)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疠侵












乎?
(二)(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19~20小题。
好事近
[宋代]朱敦儒
春而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19.这首小词中作者摹写了美人在
(节日),因
而无心剪灯,有意问卜的情景。
20.本词用语新鲜而妥贴,请结合上片中的“尘”“黄”“寒”简要分析。
(三)(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21~22小题。
材料一: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
材料二: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材料三: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①不宜优游②。
(《菜根谭》)
【注】①剀切:切合事理。②优游:犹豫不决。
21.材料一与材料二可以看出,孔子赞同
的交友原则。
22.材料三中也提到了交友的态度,这与孔子所赞同的有何异同?你更赞同哪一种?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志士仁人,

。(《论语》)
(2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唐自选,立意自定,文体明确,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0
学年第二学期七彩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D
【解析】A
反映—反应,遏(yì)—(è);B
穆(mò)—(mù),
浮燥—浮躁;C
出类拔粹—出类拔萃,恪(gè)—(kè)
2.
C
【解析】A
服膺:(道理、格言等)牢牢记在心里;衷心信服。B
熟习
:(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C
而且是:表递进关系。不合语境,应改为“而是”。
D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
3.A
【解析】甲句“看相式”应为“看相”式
4.
B
【解析】
A
“超越孤独、甘于孤独、欣享宁静”
应为“欣享宁静、甘于孤独、超越孤独”;
C
缺少介词,“降低录取条件或毕业要求等方式”前加上“通过”;D“干预”指过问(别人的事),不合语境;“干预”应改为“干涉”;“干涉”指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的硬管。
5.
①然而令人担忧的是;②难道就真的无法避免了?③就可以避免“人造流鱼”现象的发生。
6.相关人员先对照不宜接种情况表自查。不符合接种要求的分两类情况,一类如腹泻等疾病,病愈后可再接种;另一类如高血压等不宜接种。如果符合的,携带身份证,在规定时间内到定点医院接种。打完疫苗后,需留院观察
30
分钟。接种后若有过敏反应,及时就医。无异常,在

3~8
周内接种第二剂。
7.B
【解析】原文中只提到“‘优胜教育’也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并没有提到“倒闭”。
8.C
【解析】原文中“家长们应当根据孩子的成长发展来综合決定。要始终明确,培养兴趣、学会思考、掌握方法、健全人格,比仅仅应试答题更重要”
,由此可推,
家长因“唯分数”“唯升学”思想的影响而选择校外培训的。所以
C
的表述正确。A
原文中“有一些商业平台推波助澜,为了经济利益,对培训机构广告大开绿灯,其中不乏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可见商业平台只是从旁推动,而不是主要原因。
B
原文中“不少培训机构采取商业化营销模式”可见不是全部培训机构都如此。
D
原文中“需要多个政府部门握指成拳,联合解決”,选项中的教育部门只是其中之一,
如“对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审查与监管”就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
9.(1)要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改变只注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念;
(2)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共同解决问题,如教育、民政、工商、市场监管等加大对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审查与监管,明确各方的责任,加强处罚力度;
(3)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严格的校外辅导资格审查制度;
(4)家长要理性看待课外辅导,分清利弊,不要盲目跟风。
(每点
1
分,其它表述合理的也可。)
10.(1)老人晒日小睡图(2)孩童随时随地小睡图(3)孔子曲肱小睡图(4)孙平仲马上小睡图(5)山林吹风听蝉小睡图(6)乡村春日小睡图(每点
1
分,概括出四幅图即可满分)
11.(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幅和谐而温馨的画面,富有诗情画意。
(2)运用了以动衬静手法,对长者左手与右手的描写是静态的,书卷的起伏的描写是动态的,更突出了环境的静谧、画面的美感。
(3)多用整句,如“一条小狗趴在眼前,友好地望着我;一树梨花开得正艳,撒下一片花凉儿”,
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4)运用短句,如“一起喝茶,聊天,赏春,‘问道’,好不称意”,语言生动活泼,节奏鲜明,表现作者轻快称意的心情。
(每点
2
分,应指出手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12.(1)这几个梦境给小睡增添了一些情趣。杜丽娘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遇相爱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这份旷世爱情的悲叹之情,使文章更具浪漫主义色彩。诸葛亮梦赵云,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强烈的心忧国家之情的赞叹。(能概括梦境的内容,并结合文本分析)
(2)这几个梦境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激发读者的想象,使之更具可读性。
(3)结构上,与结尾形成照应,更增添了小睡的情趣。
(每点
2
分)
13.(1)“小睡”表现了人性中随性洒脱超然的特点,如老人与孩童等人的小睡。
(2)“小睡”可以让人恢复活力,使头脑清晰起来,进而提高做事的效率,如村上春树写到的小睡。
(3)作者通过对“小睡”的描写,希望人们能放一放身上的担子,适当放松,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每点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4.B
【解析】
“诚”应为“如果,果真”。
15.D
【解析】
A
动词,到,往。B
连词,和。C
介词,因为。D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16.C
【解析】
“表达了自己离乡三年,不胜其忧愁的情感”错误,“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可见作者处于逆境而不“戚戚”,这是相当达观的态度。
17.
(1)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认领,于是我就带着两个童仆,拿着畚箕和铁锹,前去埋葬他们。两名童仆脸上流露出为难的情绪。(无主,指无人收殓;将,携;难色,为难的样子;每点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我本来就知道你会必死,可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你的儿子、你的仆人也会很快地死去啊。(固,本来;不谓,没想到;遽然,很快的样子;奄忽,死亡。每点
1
分)
18.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
《瘗旅文》译文
在大明正德四年秋季某月初三日,有一名吏目从北京来到这里,不知他姓甚名谁。身边带着一个儿子、一个仆人,将要上任,路过龙场,投宿在一户苗族人家。我从篱笆中间望见他,当时阴雨昏黑,想靠近他打听北方的情况,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派人去探视,他已经走了。近午时刻,有人从蜈蚣坡那边来,说:“有一个老人死于坡下,旁边两人哭得很伤心。”我说:“这一定是吏目死了。可悲啊!”傍晚,又有人来说:“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一人坐着叹息。”问明他们的情状,方知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二天,又有人来说:“看到坡下堆了三具尸体。”那么,他的仆人又死了。唉,令人伤心啊!
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认领,于是我就带着两个童仆,拿着畚箕和铁锹,前去埋葬他们。两名童仆脸上流露出为难的情绪。我说:“唉,我和你们,本像他们一样啊。”两名童仆怜悯地淌下眼泪,要求一起去。于是在旁边的山脚下挖了三个坑,把他们埋了。随即供上一只鸡、三碗饭,一面叹息,一面流着眼泪,向死者祭告说:唉,悲伤啊!你是什么人,什么人啊?我是此地龙场驿的驿丞、余姚王守仁呀。我和你都生长在中原地区,我不知你的家乡是何郡何县,你为什么要来做这座山上的鬼魂啊?古人不会轻率地离开故乡,外出做官也不超过千里。我是因为流放而来此地,理所应当。你又有什么罪过而非来不可呢?听说你的官职,仅是一个小小的吏目而已。薪俸不过五斗米,你领着老婆孩子亲自种田就会有了。为什么竟用这五斗米换去你堂堂七尺之躯?又为什么还觉得不够,再加上你的儿子和仆人啊?哎呀,太悲伤了!
你如果是为留恋这五斗米而来,那就应该欢欢喜喜地上路,为什么我昨天望见你皱着额头、面有愁容,似乎承受不起那深重的忧虑呢?一路上常冒着雾气露水,攀援悬崖峭壁,走过万山的峰顶,饥渴劳累,筋骨疲惫,又加上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难道能免于一死吗?我固然知道你会必死,可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你的儿子、你的仆人也会很快地死去啊。都是你自己找来的呀,还说它什么呢?我不过是怜念你们三具尸骨无所归依才来埋葬罢了,却使我引起无穷的感怆。唉,悲痛啊!纵然不葬你们,那幽暗的山崖上狐狸成群,阴深山谷中粗如车轮的毒蛇,也一定能够把你们葬在腹中,不致长久的暴露。你已经没有一点知觉,但我又怎能安心呢?
自从我离开父母之乡来到此地,已经三个年头。历尽瘴毒而能勉强保全自己的生命,主要是因为我没有一天怀有忧戚的情绪啊。今天如此悲伤,乃是我为你想得太重,但为自身想得很轻啊。我不应该再为你悲伤了!
我来为你唱歌,你请听着。我唱道:连绵的山峰高接云天啊,飞鸟不通。怀念家乡的游子啊,不知西东。不知西东啊,顶上的苍天却一般相同。地方纵然相隔甚远啊,都在四海的环绕之中。想得开的人儿到处为家,又何必守住那旧居一栋?魂灵啊,魂灵啊,不要悲伤,不要惊恐!
再唱一只歌来安慰你:我与你都是离乡背井的苦命人啊,蛮人的语言谁也听不懂,性命没指望啊,前程一场空。假使我也死在这地方啊,请带着你子你仆紧相从。我们一起遨游同嬉戏,其乐也无穷。驾驭紫色虎啊,乘坐五彩龙;登高望故乡啊,放声叹息长悲恸。假使我有幸能生还啊,你尚有儿子仆人在身后随从;不要以为无伴侣啊,就悲悲切切常哀痛。道旁累累多枯冢啊,中原的游魂卧其中,与他们一起呼啸,一起散步从容。餐清风,饮甘露啊,莫愁饥饿腹中空。麋鹿朝为友啊,到晚间再与猿猴栖一洞。安心守分居墓中啊,可不要变成厉鬼村村寨寨乱逞凶!
19.上元节(元宵节)
怀人(思念人)
20.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春雨“细如尘”,春雨绵绵密密,像尘雾一般,灰蒙蒙的,春雨是细屑迷离,润物无声,“如尘”的雨,给人以凄迷黯然之感,映衬了怀人的愁思。
(2)“柳丝黄湿”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黄”字体物入微,切合物
候,又应“春”意,让人联想到稚柳在这迷蒙细雨中所焕发的生机,柳色又新,牵惹着女子对远人的缕缕情思
(3)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寒”字既写出了环境的轻寒,又表现了女子因思人而产生的寂冷
之感,阵阵轻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纱涂上感伤的色调,寒气直浸入心底。这几句看似景语,实乃情语,新鲜而熨贴,自然而然地带上闺人的主观色彩。
(每点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适中交往(适度交往、中庸)(2
分)
22.(1)相同点:两者都认为与朋友交往时,朋友有过错,应态度诚恳地规劝朋友改过。(1
分)
(2)不同点:孔子认为尽了忠告并劝过改善的道义职责后,而朋友仍不听,那就作罢,以免自取其辱;而《菜根谭》中强调看到朋友的过失,不应置之不管让他错下去。(1
分)
(3)我更赞同孔子的交友态度,因为交友时,要尊重对方也是自主、平等的独立个体,应保持分寸,不能过度,不宜强加于人。(2
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子游说:“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
材料二: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
材料三:遇到父兄骨肉之间发生纠纷,应当心平气和,不能言辞激烈;遇到朋友结交上坏人,要恳切地规劝,指出利害,不能犹豫不决地旁观。
23.(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曲中收拨当心画
唯见江心秋月白
(4)遥望见十里长亭
此恨谁知
(5)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24.【材料解读】从本则材料中可以明确文化的内涵,文化不等于学历,文化是源于内心的修养,文化是一种自律的自由。习近平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所有的家国情怀,扶危济困,以天下为己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迎难而上,讲求自由与自律的统一等文化品质,正是这场斗争的制胜法宝。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阅历,深入体会培养文化及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可以从国家、民族、英雄人物的大处着手,也可以从家人、朋友、师生等身边人物着手,来表述自己对文化内涵、文化自信作用的独到理解。
【参考立意】⑴文化是源于内心的修养。⑵文化是一种自律的自由。⑶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佳作展示】
凝聚团结奋进的文化力量
还记得那次武汉人共同唱响国歌的情景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紧张的时候,一天晚上,居家隔离的武汉人纷纷推开窗户,共同唱响国歌。歌声传递出不屈的斗志、胜利的信念,传递出对疫情防控部署的高度信任、坚定支持。还记得那幅医患同看落日余晖的照片吗?医生刘凯送王欣老人做
CT
检查后返回病房的路上,两人一起沐浴夕阳,共赏美景。
在抗疫斗争中,无数生动的照片、优美的诗篇、感人的歌曲、昂扬向上的美术作品涌现出来,化作一种文化养分,播撒在全体中国人的心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形而有力,须臾不可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扶危济困、守望相助、迎难而上、化危为机等文化因子持续迸发,14
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成为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法宝。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动地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中国疫情防控所展现出的高效能,不仅是制度优势的有力彰显,其实也是民族品格和文化特性的生动写照。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正是这种文化人格、文化自信,让中国人民面临灾难而不屈,追求美好而不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战胜疫情就有了强大精神武器,共建美好家园就能获得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风也有,雨也有,风雨无阻向前走。几千年的脚步从未停留,历史的接力手牵手。”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主题曲这样唱道。文化的自信彰显,思想的引领带动,精神的弘扬激发,落脚点都在于行动。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民族复兴便有了无比强大的凝聚。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