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 的分析,能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受寒流影响,秘鲁沿海气候常年干旱
2017年,秘鲁沿海出现洪涝灾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气候异常现象?
如何监测这种现象?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为深刻。
水分交换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水汽凝结
大气降水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约占大气水汽的87.5%。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
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
较为活跃。
热量交换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潜热输送)
海洋表层储存85%的热量
长波辐射
大气运动
海水运动
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把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
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
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
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
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
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
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增温的海水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加热近海面大气,再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太阳辐射
长波辐射
传导对流
蒸发
降水
海水的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
海水蒸发变为水汽,进入大气。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大部分的降水直接落回海洋。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的天气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
沃克环流正常
中东太平洋水温低
西太平洋水温高
沃克环流异常
中东太平洋水温偏高
西太平洋水温偏低
厄尔尼诺现象
东西海面温差减小
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厄尔尼诺海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气候异常
秘鲁洪灾
印尼山火
厄尔尼诺现象还会造成哪些影响?
秘鲁寒流减弱
上升流削弱
饵料减少,
鱼类大量死亡
鸟类失去食物来源,大量死亡或迁徙
海洋捕捞业衰落,经济萧条
拉尼娜现象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
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
东部底层海水上泛,致海水变冷。
东西海面温差增大
拉尼娜现象: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带来热夏冷冬
出现南旱北涝
造成粮食歉收
海——气相互作用
全球水热平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海——气间水分交换
海——气间热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