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5-24 08: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78230011849100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三大知识点。一、锋与天气:本部分从锋的概念入手,阐述锋的类型及过境前后的天气;二、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这部分先从气压场的相关概念开始,然后是气旋、反气旋的原理。
1.综合思维: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差异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
3.人地协调观: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认识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性。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重点)
气候类型及判断。(重点)
气候特征及成因。(难点)
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主要环节与时间
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板书: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回忆、思考、积极回答
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综合思维: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差异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
3.人地协调观: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认识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性。
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一、昼夜长短变化

板书: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和气候
2. 案例《热带雨林气候》
预习教材内容,结合幻灯片:
【问题】
1. 预习教材,完成表格。
2. 阅读案例《赤道低气压带和热带雨林气候》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结合案例《赤道低气压带和热带雨林气候》讲解气压带知识。

不同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不同。
总体而言,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其中,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板书: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风带对气候
2. 案例《西风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预习教材内容,结合幻灯片:
【问题】
1. 预习教材,完成表格。
2. 阅读案例《西风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讲解】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一般来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多;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水汽充沛,降水较多;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小结】冷锋


板书: 三、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
1.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是怎样的?
2. 阅读案例《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结合幻灯片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在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比如: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小结】气候的影响因素
在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中,气压带和风带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板书: 四、气候与自然景观
【问题】
1. 撒哈拉沙漠与同纬度的我国南方的自然景观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2. 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自然景观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请同学预习教材后回答)
教师展示幻灯片(撒哈拉与我国南方景观对比),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这里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然而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教师展示幻灯片(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结合地图册,讲解知识。


【教师讲解】
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均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蒂地区进入旱季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迟进入旱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伊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小结】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思考、分组讨论、回答所提问题、总结人口分布特点并做笔记
【活 动】
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
阅读P59图文材料,我们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可是,打开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就会发现,等降水量线并不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均匀分布的,甚至其间还分布着一些降水量的高值或低值中心。可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是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高度概括,关注的是我国整体,而忽略了具体地区分布的一些细节。
我国东南面向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腹地,季风气候显著。“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一规律的概括,突出了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忽略了地形、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递增,其突出的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台湾山脉的雨影效应导致福建省沿海年降水量较少。福建省自沿海向内陆,受武夷山脉对气流抬升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递增。当然,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背景下,受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
上述事例说明,地理学研究在关注空间的同时,也关注空间的尺度。研究的空间尺度越大,越关注宏观和整体;研究的空间尺度越小,越突出微观和细节。同一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可能因研究的空间尺度不同而不同;较大尺度空间的分布规律是对较小尺度空间分布规律的综合和概括,较小尺度空间的分布规律是在较大尺度空间分布规律背景下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表现。
自主学习
当 堂 检 测

1.下列气压带、风带容易产生降水的是(  )
①极地高气压带 ②赤道低气压带 ③盛行西风带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信风带  ⑥副极地低气压带 ⑦极地东风带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③⑤⑥⑦ D.②③⑥
2.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是沙漠景观、而我国东南部也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却温暖湿润、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
D.喜马拉雅山的迅速抬升
3.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C.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4.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压气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5.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6.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时(  )
A.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
A    、B    、C    。?
(2)影响三地的气候成因均为(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地面状况 ④人类活动
(3)B地和C地同在30°~40°纬度内、但B地分布在大陆    岸、气候特点为    、C地分布在大陆    岸、受    (“东亚”或“南亚”)季风控制。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D
7.(1)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② (3)西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东 东亚
练习、回答
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