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练习—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烛之武退秦师》练习—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3 20: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部编版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失其所与,不知
B.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
秦伯说,与郑人盟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不仅《史记》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越南等地,也有深远影响,甚至成为他们议论朝政参考的对象。
B.
《左传》描写战争的过程并不详尽,一般先是层层剖析决定胜利的各个因素,还没有开战,读者就可以对结局洞若观火了。
C.
司马迁在史学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让人难以企及的。通过他对一个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使中国历史的魂魄得以凸显。
D.
作为谋略,烛之武退秦师之事早已让无数人津津乐道,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烛之武不劳一兵一卒,以一己之力退秦晋大军,其大勇大谋可见一斑。
3.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
zhuì
B.共其乏困
gòng
C.
秦伯说 
yuè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páng
4.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约为婚姻
C.
若亡郑有益于君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5.下列各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古之人莫余欺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A.
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⑤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
童庆炳
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是普通常识。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以“初”开始叙述,所有的矛盾都已经结来,郑庄公已经打败了向他挑战的亲弟弟,他在颍考叔的帮助下,得以在“黄泉”下与母亲姜氏相见,挽回些许与母亲的感情。这种逆时倒叙演进,决无惊心动魄的效果,也不会让读者有猝不及防的感受。
《左传》对中国文学叙事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左传》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使故事按照“文本时间”向前发展。
B.由于共同的深层文化原因,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
C.在农业文明中,四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人形成了守时、顺时的观念。
D.中国叙事作品更重视顺叙,排斥倒叙,是因为顺叙更能为大家接受。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的叙事艺术为例,具体阐释了其对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影响。
B.文章突破了故事本身的限制,主要从“文本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叙事艺术。
C.文章通过对中西方叙事文学的对比,折射出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特点。
D.文章先界定基本概念,接着逐层分析,既有事例评述,又有道理推演,深入浅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叙事中有两个时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二者往往是一致的。
B.“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也懂得守时、顺时的道理。
C.如果采用西方的倒叙方法来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也可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D.同样是倒叙手法,西方的叙事作品更追求惊心动魄的效果,中国的叙事作品则不然。
二、语言表达
10.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是需要勇气的,其中文中有描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表达方式写一段,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情景。(50字左右)
11.为拯救危难的国家,一个年已七十的老人,夜间行动,深入敌营,慷慨陈词,顷刻之间,郑国转危为安。《左传》中“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对烛之武这一形象的理解,拟出下联。要求:字数相同,对仗工整,尾字声调为第一声或第二声。
上联:捐弃嫌怨,临危受命,几多热肠纾国难;
下联:。
12.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
①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②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③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④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
⑤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⑥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⑦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
13.根据句子的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知之武退秦师》)
(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三)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4.下列对文段(三)加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
C.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D.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15.下列对(一)(二)文段中相关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D.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这里指边远地区。
1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和荆轲都是令人尊敬的爱国者的形象,烛之武是一个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荆轲是一个英勇无畏的悲剧英雄。
B.烛之武很懂得攻心战术,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很容易说服对方。
C.中的秦伯是一个明白事理,善于接受他人意见的君王形象。中的秦王,是一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暴君形象。
D.烛之武能成功,是因为他虑事周全,巧舌如簧,并以武力威逼,致使秦师吓退。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虑事不周、被亲近人陷害和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给荆轲带来的内心慌乱。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③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一则《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第二则《疑似》选自《吕氏春秋》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①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②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B.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C.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D.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一项是(

A.“夜缒而出”的“缒”指用绳子绑着人由下往上拉,表示上吊。
B.“君之所知也”中的“知”与“失其所与,不知”中的“知”同义。
C.“邻之厚,君之薄”的“厚、薄”与“扶而道苦之”中的“苦”用法一致。
D.“昔也往责于东邑”中的“责”是责怪之意,“共其乏困”中的“共”是通假字,通“供”。
20.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则: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伯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
B.选自。又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C.第二则:老人在酒醒后,认为儿子在路上折磨他,于是责骂儿子。儿子向他叫冤,说自己那天只是去讨债,根本没有做出这样的事。
D.第二则“黎丘丈人”用于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②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产弗与韩宣子环
韩宣子①有环,其一②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③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
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敝邑,则失位矣。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
韩子买诸商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昔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
韩子辞玉,曰:“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六年》,有删改)
[注]①韩宣子,名起,晋国大夫。②与之配对的那只环。③子产,名侨,郑国执政大夫。此时郑国是晋国边邑的小国。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B.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C.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D.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23.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洁白、美好的象征,“君子比德如玉”,所以中国古人有佩玉的习惯。
B.寡君,寡德的君主,谦词,古代臣民对他国称本国君主或自称,如说“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
C.邑,古代称侯国为邑,也可泛指诸侯封地、大夫采地。段玉裁注说:“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
D.耦,二人并肩耕地,如说“长沮、桀溺耦而耕。”诸多从“禺”之字,如“偶”“隅”等皆有偶双之意。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为人有理有节,为保持郑国地位和使韩宣子免受贪婪之名,他拒绝了宣子的要求。
B.子产注重为国以礼,面对子羽等人的担忧,他强调要树立美名,依礼来确立邦国地位。
C.子产语言艺术高超,为了拒绝宣子从郑国商人处购买玉环,他搬出先祖盟誓作为理由。
D.子产表现不卑不亢,面对韩宣子的三次要求,他语言周全立场坚定,以维护郑国尊严。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
②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
五、作文
26.请你就独之武的说辞写一则五六百字的短评,可以参考下面的题目,也可以自拟。
(1)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2)强谏不如善谏
(3)用道理征服世界
(4)逻辑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知”通“智”,明智。C项“说”通“悦”,高兴。D项“共”通“供”,供给。
2.【答案】D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把“《史记》”和“不仅”调换位置。B项一面对两面,应把“胜利”改为“胜败”。C项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掉“通过”。
3.【答案】B
【解析】B项“共”应读“gōng”。
4.【答案】C
【解析】A项夫人,古义:那人;
今义:一般人的妻子。B项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D项行李,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5.【答案】D
【解析】 例句与D项均为句末助词,不译。A项意为“哪里”。B项代词,指这篇“说”。C项疑问代词,“哪里”。
6.【答案】C
【解析】以“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7.【答案】C
【解析】A项,“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错误。讲故事人不能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B项,“《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错,这些作品中也有倒叙、插叙。D项,“排斥倒叙”无中生有。故选C项。
8.【答案】A
【解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具体阐释了其对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影响”错,文章具体阐释了《左传》叙事艺术的形成原因。故选A项。
9.【答案】B
【解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分析可知,“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只能说明季节变化对人的心理有影响。故选B项。
10.【答案】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有描写到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请展开想象和联想,用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表达方式写一段,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的情景”,考生还要关注前面“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是需要勇气的”这一前提条件,考生在描写“夜缒而出”的时候要体现出烛之武的勇气。题干要求学生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描写“夜缒而出”的情景,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如怎样的烛之武在怎样的情境下如何“缒而出”,当时的环境如何,这些都可以进行描写,然后针对烛之武的勇气抒发感慨。
11.【答案】申明利害,慷慨陈词,一番宏论退雄狮。
【解析】本题为对对联,实则也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对联的一般策略为:词性相同;结构相近;平仄相对;语意相关;不能犯字。本题中上联的几个动词如“捐弃”、“受”、“纾”;数量词“几多”应引起学生的关注。
12.【答案】④②⑤⑦⑥①③
【解析】该题考查上下文衔接,即要求语句连贯,可结合语段句子,就7个小句子,逐一分析,根据7个句子的内容,④应是中心句,引领下文,然后根据句首提示词语,确定答案为④②⑤⑦⑥①③。
13.【答案】(1)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14.【答案】C
【解析】句中“立谈之间”做状语,不要断开;“于将亡”是“存郑”的状语,不要断开;“而又得秦置戍而去”是递进的句子,在“而”前段开,“置戍”修饰“去”,不要断开。
15.【答案】B
【解析】B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16.【答案】D
【解析】D项,“巧舌如簧”贬义词,不当;“并以武力威逼”“被亲近人陷害”文中没有依据。
17.【答案】①(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②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③若不是利益深深切合秦穆公的内心,怎能会像这样呢?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肆:扩大。阙:减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定语后置句者。白:名词动用,穿白衣冠。中:切合。讵:怎能。若:像。
参考译文:
(一)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二)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三)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或“攻打”)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城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工夫就在(郑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保全了郑国,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让秦穆公背叛了晋国而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而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与晋国)旧日的恩情,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触犯危险。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与晋国,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信任很深了,相互结盟很厚了,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抛弃晋国(都)如同鼻涕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明白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寻求那更大的利益了!
18.【答案】B
【解析】①“远”是边远的地方,是把边远的地方当成边境,排除A项、D项。“知”的主语是“君”,排除C项。句意: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②“归”“诮”是两个动作,应该断开,排除C项、D项。“苦”的主语是“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句意: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是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故选B。
19.【答案】C
【解析】A项,“由下往上拉,表示上吊”应是“由上往下送”;
B项,第一个“知”是指知道、了解,第二个“知”是通假字,通“智”;D项,“昔也往责于东邑”中的“责”是通假字,通“债”。故选C项。
20.【答案】B
【解析】B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历史名著”错误。《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故选B项。
21.【答案】①镇里有一位到集市去喝醉酒回来的老人,黎丘鬼仿效他儿子的形状,在路上一面搀扶着一面折磨他。
②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罪孽啊,没有这样的事啊,那时我到东镇去要债,可以问人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①“丈人”,老人;“之”,到;“而”,连词,表承接;“效”,仿效、模仿;“苦”,使动用法,可译为“折磨、捉弄”;“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定语后置)。②“其”,代词,他;“而”,连词,表修饰;“触”,碰、撞;“孽”,罪孽;“责”,债、讨债;“昔也往责于东邑”(状语后置)。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大梁城的北部有座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镇里有一位到集市去喝醉酒回来的老人,黎丘鬼仿效他儿子的形状,在路上一面搀扶着一面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是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罪孽啊,没有这样的事啊,那时我到东镇去要债,可以问人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说:“呵!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我曾经听说过的!”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想碰上那鬼将它刺死。第二天前往街市上喝醉了,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能回家,就前去接他。老人看见儿子,拔出剑就刺他。
22.【答案】C
【解析】“尔无我叛”“我无强贾”两句结构一致,句式相同,所以应该断句,排除A、D项,“故”表原因,往往放在句首,故排除B项,原句标点是: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强要。”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故选C项。
23.【答案】B
【解析】B项,“寡君”不能用于“臣民自称”。故选B项。
24.【答案】D
【解析】D项,“韩宣子的三次要求”错误,原文韩宣子求玉只有两次。故选D项。
25.【答案】①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晋国、韩宣子,是不可轻视(怠慢)的。
②对大国的无理要求,如果不依礼来驳斥,他们有什么满足的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①“几求”,太多要求;“贰”,名词作动词,有二心;“偷”,轻视、怠慢;②“大国之求”前应补充介词“对”;“无礼”,不依照礼制;“何餍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什么满足的呢?
参考译文:
韩宣子有一只玉环,其中另一只在郑国商人手里。宣子向郑定公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子产不同意给。说:“这不是国家府库中保存的器物,我们国君不知道。”子大叔、子羽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晋国也不能怀有贰心,晋国、韩宣子,都是不可轻视的。如果恰好有说坏话的人在两国之间挑拨离间,鬼神再帮助他,从而激起晋国、韩宣子的凶心怒气,后悔还来得及吗?您为什么吝惜一个玉环,因为这件事而招来大国的憎恨呢?为什么不找来给他呢?”子产说:“我并不是轻视晋国而对它有二心,而是要一直侍奉它到底的,因此不给他(玉环),是对晋国忠实诚信的缘故。我听说君子的忧虑不是没有财物,而是身居官位却没有好名声。我又听说治理国家的忧虑不是能否侍奉大国,安抚小国,而是能否按照礼仪来维护国家的地位。那些大国的人,(如果随意)对小国下命令,而都能得到他们所要求的,那将拿什么来供给他们,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有时供给了,有时又拒绝供给,所得的罪过更大。对大国的(无理)要求,如果不依礼来驳斥,他们有什么满足的?我们假若将来成为(晋国的)偏远城邑,那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如果韩宣子奉命出使(郑国),却来求取玉环,他的贪婪就太过分了,这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构成两种罪过,使我们国家失去诸侯国的地位,使韩宣子成为贪婪的人,哪能采取这种做法呢?”韩宣子向商人购买玉环,已经做成了交易。商人说:“一定要告诉君大夫。”韩宣子向子产请求,说:“不久前我请求得到那只玉环,执政认为不符合道义,我就没有敢再请求了。现在(我)从商人那里买到了,商人说‘一定要让你知道这件事’,谨以此作为请求。”子产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地迁移出来的,共同协作来耕作这块土地,除治荒草,砍去草莽荒秽,而一道居住在这里。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以此互相信赖。说:‘你不背叛我,我不强行买你的东西。’依靠这个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您为着友好来到敝邑,却叫本国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本国背弃盟誓,恐怕不可以吧!您得到玉环却失去诸侯,是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如果大国(晋国)发布命令并且要求我国供给的东西没有极限,我们郑国虽是边远小国,也是不会答应的。如果我把玉环献给您,不知道要达成什么目的,所以冒昧地私下把这些苦衷告诉您(谨敢私下告诉您)。”韩宣子退回玉环,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岂敢为得到一枚玉环而招致两项罪过?谨请退还它。”
26.【答案】《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秦晋围郑之事,在春秋战史上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这件事却成全了一个小人物——烛之武。
作为谋略,烛之武退秦师之事早已让无数人津津乐道,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想当时,晋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已渐成中原霸主之势,因此,意欲兼并郑国绝非只是示威胁迫以解“无礼”之恨,实是成就国家大业之所需。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烛之武不劳一兵一卒,以一己之力退秦晋大军,其大勇大谋可见一斑。
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但烛之武使秦时,“夜缒而出”,孤身一人,也许还拄着拐,迎着秦兵而去,气定神闲,踌躇满志,西北风吹到他的脸上,须发飘飘,那神态,那情状,必定是十分地潇洒的!
他的潇洒来自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源于他的才华。当郑国被围之际,佚之狐显然缺乏自信,他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在关键时刻能被人记起,这说明烛之武虽然身居“圉正”,但他的才华应该是声名远播,得到大家的承认的。被郑伯召见时,他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话绝不是他的自谦,当然也不是他存心拒绝,他如果无意为之,是大可以不应召的,况且年岁也大了,正可以谎称病了什么的,何必要不辞辛劳呢?他应召而来了,说明他早已打定主意了。但他当然知道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说不定还能赢得郑伯的愧疚和自责。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出使到秦军,见到秦穆公,烛之武面无惧色,娓娓道来,回顾历史,指出晋君言而无信,贪得无厌,对秦国忘恩负义;展望未来,若灭了郑,则肥了晋国,而无益于秦,而且晋壮大之后,必定会成为秦国的最大威胁。烛之武可谓是个口悬河汉、舌摇山岳的人,他的一番话可真是:说时石汉皆开眼,道破泥人也点头。红日朝升能夜出,黄河东逝可西流。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
【解析】评析烛之武的说辞,必须分析它内在的逻辑。烛之武先反面说明亡郑于秦的害处,接着正面说明存郑于秦的好处。这是从现实的角度陈述利害,然后从历史角度说明晋恩将仇报的本性,再从未来的角度说明晋贪婪的本性。这样烛之武就高屋建瓴,站在了战略的高度,指出晋是秦的对手,而不是秦的盟友,助晋就是“阙秦利晋”,无异于自杀。烛之武靠的就是这雄辩的说服力打动了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