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古诗三首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正确节奏停顿。2.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建议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古诗大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内容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边塞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品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通过品词析句、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边塞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品格。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边塞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品格。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激趣2.解读“边塞诗”3.出示古诗4.介绍作者
新授
探究一:初读古诗,正音释义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2)指名读(3)读出节奏2.品析字词,理解诗意(1)讲解方法(2)结合注释(3)交流分享探究二:品读欣赏,入情入境1.学习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1)读一读(2)说一说(3)看一看(4)想一想(5)全班再次齐读2.学习诗句:孤城遥望玉门关3.学习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感受将士的征戍之苦,体会将士的报国之志。探究三:拓展交流,共情共鸣1.征人思亲人2.亲人思征人3.配乐齐颂,体会诗情
练习
1.认真抄写古诗两遍。2.在理解和想象之上,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说一说。
小结
现在,我们拥有和平快乐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有人来守护它。让我们珍惜和平的生活,感谢守护我们的战士们。
作业
1.基础作业:熟练背诵,正确默写古诗。2.拓展作业:搜集并阅读边塞诗,积累下来。
【详案】
9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正确节奏停顿。
2.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建议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古诗大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通过品词析句、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边塞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品格。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边塞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品格。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激趣
同学们都很喜欢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2.解读“边塞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几首诗,你发现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战争)在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诗人或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于是将所见所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诗。
3.出示古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军行》,就是一首边塞诗。“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4.介绍作者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设计意图:
通过对“边塞诗”的介绍,以及几首反映战争的边塞诗引入,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初读古诗,正音释义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请大家把这首诗大声的地读一读,要读得字正腔圆。
重点指导:青:qīng
城:chéng
金:jīn
(2)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师相机点评指导)。
(3)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出示画节奏的诗),谁再来读一读。读诗要做到声断气连。(教师范读,指明学生读)
2.品析字词,理解诗意
(1)讲解方法: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理解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联系诗句理解没有注释的字词、看图画、想象画面)
(2)结合注释:下面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读古诗,思考古诗讲了什么?(生自读诗了解大意。)
(3)交流分享:谁愿意来与我们分享一下,整首诗写了什么?
小结:这首七绝诗共四行,分为两部分,前两行写景,后两句是写人。
设计意图:
在有滋有味的一遍遍朗读中,既能理解诗歌的意思,又能品味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探究二:品读欣赏,入情入境
1.学习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
(1)读一读
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多个学生读。)
(2)说一说
读了“青海长云暗雪山”这句诗,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你从“暗”这个字中读出了什么?(板书:青海
暗雪山)
(3)看一看
学生欣赏雪山景观,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想一想
根据课件,想象场景,再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5)全班再次齐读——青海长云暗雪山。
2.学习诗句:孤城遥望玉门关
过渡: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诗人将目光移到远处,看到的又一种景象:“孤城遥望玉门关”。(出示图片)
(1)“孤城”是什么?(孤零零的一座城池。)“遥望”是什么意思?(远远地望去。)
(2)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青海”地区,正是唐军与敌人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敌人的势力范围。)
了解玉门关。出示玉门关相关资料
(3)请同学说一说:看了图片及文字,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
(4)你觉得“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总结:“孤城遥望”让人感受的城“孤”,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孤城遥望”让人感受到“孤城”中的人“孤”,这“孤城”
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将士们久住“孤城”,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思家怀乡。(板书:孤城
玉门关)
(5)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环境的荒凉、孤寂、冷清,表达出戍边将士孤独和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渡: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绪满腹,相思满怀。戍边将士们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
(1)学生齐读诗句,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2)谁来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疆战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3)引导交流:“穿金甲”是“穿上金甲”吗?(不是,“穿”是磨破的意思。“穿金甲”意思是金属制作的盔甲都磨破了。让人感受到征战时间之久,战争的激烈频繁。)
(4)指导感情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战争的惨烈;读出戍边将士的豪壮语言,表达出戍边将士不把敌人消灭誓不回家的决心,表达出戍边将士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5)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哪句诗写出了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板书:不破
终不还)
(6)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感受将士的征戍之苦,体会将士的报国之志。
(1)课件播放古代战争的视频片段。
(2)结合诗句和刚才的视频,你能体会到戍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3)配乐诵读
教师小结:
这首诗前两句情景交融,后两句直抒胸臆,将边关的风貌,和将士们的爱国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
以“孤城”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边塞荒凉的地理环境,感悟戍卒的离愁别恨。以“读”为依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进入古诗的情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探究三:拓展交流,共情共鸣
1.征人思亲人
(1)假如你是一名久戍边关的战士,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他又能怎么办呢?(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平定战争,早日回家。)
2.亲人思征人
(1)明月千里寄相思。远在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着长年在外的战士。如果此刻,你就是戍边将士的小孩,你最想对爸爸说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配乐齐颂,体会诗情
设计意图:
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写一写戍边将士的心里话,学生情之所至,定会言之有物,借此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深化古诗内涵,将立意提升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赋予了古诗新意。
三、练习
1.认真抄写古诗两遍。
2.在理解和想象之上,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说一说。
设计意图:
两项练习都是针对基础知识展开的。抄写能巩固生字词,并为背诵和基础做铺垫;再说诗意是更好弥补课堂上的没有每个同学检测诗意的落实,也能对诗有更深入的理解,带着自己对诗的理解与想象来说属于自己的诗意。
四、小结
现在,我们拥有和平快乐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有人为守护它。让我们珍惜和平的生活,感谢守护我们的战士们。
五、作业
1.基础作业:熟练背诵,正确默写古诗。
2.拓展作业:搜集并阅读边塞诗,积累下来。
设计意图:
背诵和默写基于课堂上扎实的朗读和理解,学生完成起来会比较顺畅无阻。设置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积累。
【板书设计】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
暗雪山
孤城
玉门关百战
穿金甲
不破
终不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