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军神
【简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至少3遍,自学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搜集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背景。
教学内容
掌握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并重点关注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感受“军神”形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龄、匪”等15个生字。2.通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3.通过课文中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刘伯承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中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刘伯承的精神品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新授
探究一:初读文本,字词正音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2.词语朗读,读准字音。探究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再读课文,归纳概括。2.文章分段,提取标题。3.串连内容,理清结构。探究三:走进文本,感悟“军神”1.出示要求,自主批注。2.品词析句,感悟人物
练习
1.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再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作业
1.基础作业:巩固熟读书写生字词。2.拓展作业:摘抄文章中打动你的两处描写,可以是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并赏析。
【详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至少3遍,自学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搜集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背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龄、匪”等15个生字。
2.通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通过课文中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刘伯承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中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刘伯承的精神品质。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
1.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近一位军人,他的名字叫——刘伯承。(板书“刘伯承”)他不仅是一位军人,在这个故事中更是被人称为“军神”。齐读课题。
2.学生介绍:你了解他吗?谁能用两三句话介绍一下他。(学生介绍资料)(从基本情况、生平经历、身份地位)
师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军神”的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学生对刘伯承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前由学生根据资料介绍“刘伯承”,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新授
(一)探究一:初读文本,字词正音
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词语朗读,读准字音。
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读的时候想一想每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等会我们来交流。
(1)出示词语:重庆
绷带
年龄
荣幸
慈祥
审视
崭新
诊所
堪称
冷冷地问
由衷地说
大声嚷道
一针见血地说
从容镇定
一声不吭
青筋暴起
勉强一笑
(2)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说一说每组词语的共同点。
(4)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
提出初读要求,并在初读的基础上顺势检查学生的预习和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多次朗读,实现对字词的巩固。
(二)探究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归纳概括。
词语都读准确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课文讲了刘伯承的什么事吗?(刘伯承找沃克医生做手术,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2.文章分段,提取标题。
这个故事是围绕刘伯承做手术展开的,故事中一般会写清楚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事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文章分段,并用小标题进行概括,写在课文旁边。
一、手术前(1
-15):拒用麻药
二、手术中(16-17):一声不吭
三、手术后(18-26):笑谈刀数
3.串连内容,理清结构。
谁能看着这些小标题,简要地讲讲这个故事?(注意语言通顺、连贯)
小结:是的,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每段的小标题进行具体的拓展整合,这样能更有条理地梳理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和分段提炼小标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探究三:走进文本,感悟“军神”
1.出示要求,自主批注。
同学们,我们知道故事中刘伯承被称为“军神”,请大家默读课文,你从刘伯承的哪些表现看出他是一位军神呢?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关注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2.品词析句,感悟人物。
出示语段1: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关注神态:平静,体会从容镇定。
(2)关注语言:拒绝原因,为什么要清醒的大脑?(联系下文军人的身份+课外资料理解)
(3)刘伯承知不知道拒绝麻醉的后果?(伤势严重,需要强忍疼痛)他为了人民,为了以后的将领事业,为了国家,体会奋不顾身的精神。请你来读一读。
出示语段2: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关注动作:“紧紧抓住、青筋暴起……”体会意志坚强。请你读一读。
(2)这个时候刘伯承会想什么?请你带着感情读一读。
出示语段3: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1)关注神态: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即使疼痛依旧,他却用笑来掩盖疼痛,真是坚强!)你来读一读。
(2)关注语言: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读到这里,你想对刘伯承说什么?
(3)怪不得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齐读。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走进文本去感受刘伯承作为军人的坚定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师通过适当补充,起到辅助作用,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与发现。
三、练习
(一)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再有感情地朗读。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设计意图:
通过关键句的朗读和感悟,更进一步去感受刘伯承的坚定意志。
4、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刘伯承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感受到了他从容镇定、意志坚强的军人风范,下一节课我们将从沃克医生的角度去探讨为什么称赞刘伯承为“军神”。
五、作业
1.基础作业:巩固熟读书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摘抄文章中打动你的两处描写,可以是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并赏析。
设计意图:
从课上向课下的拓展、延伸,巩固生字词,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表达,增加语文积淀,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11
军神
刘伯承神态语言
从容镇定动作
意志坚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