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腊八粥
【简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感受八儿的形象特点,品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入,进入新课。
新授
探究一:精读赏析,分析人物默读第2-19自然段,说一说围绕“等粥”课文写了八儿的哪几件事?1.盼粥。2.想粥。3.猜粥。4.看粥。探究二:回读赏评,交流感受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2.文章中有许多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探究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本文表现了一家人怎么样的情感?(2)腊八粥是一种传统节日美食,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日有关的美食呢?(3)阅读冰心的《腊八粥》节选,说说感受。
练习
1.听写课后词语。2.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小结
总结学习内容,升华主题。
作业
1.基础作业:听写词语。2.拓展作业: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详案】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2.
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1、导入(2分钟)
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
。
设计意图:
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新授(28分钟)
(1)
探究一:精读赏析,分析人物
默读第2-19自然段,说一说围绕“等粥”课文写了八儿的哪几件事?
提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板书:盼
想
猜
看)
1.盼粥.
(1)默读2-8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八儿等粥的句子,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品析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2)学生汇报
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
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提示:对粥的喜爱与盼望之情。(板书:迫不及待)
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
出示: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
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
2.想粥。
(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又改变了?
提示: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
(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提示:妈妈对八儿十分宠爱。
(3)分角色朗读。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3.猜粥
(1)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栗子会稀烂到认不清楚了把,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起来总已是面面的了!……
(2)自己读一读,看看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圈出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
4.看粥
(1)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
(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画出相关词语。
出示: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
(3)找出关键词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文题为“腊八粥”,课文在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等腊八粥的过程,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吃腊八粥的过程的呢?
提示:作者用寥寥数语就粗笔勾勒出了腊八粥的好味道。运用动作描写“靠”“斜立”等词和比喻修辞方法“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突出了八儿粥吃得多、吃得饱、吃得尽兴。(板书:心满意足)
设计意图: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反问句来引导学生感受八儿为了吃到香甜的腊八粥不得不撒一些谎,多么天真可爱又有那么一点狡黠呀,颇有童趣。通过比较来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细腻描写腊八粥的。
(二)探究二:回读赏评,交流感受
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2.文章中有许多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朗读交流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描写腊八粥的印象。
(三)探究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本文表现了一家人怎么样的情感?
提示:淳朴、和睦、其乐融融
(2)腊八粥是一种传统节日美食,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日有关的美食呢?
(3)阅读冰心的《腊八粥》节选,说说感受。
三、练习(6分钟)
(一)听写课后词语。
(二)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4、小结(2分钟)
沈从文先生言辞间平易近人,他笔下的腊八粥软糯而又香甜,腊八节简单而又质朴,家常话里间将八儿一家的温馨生活跃然于纸上,也许从未将“爱”挂在嘴边,但却可以看出八儿、妈妈、爸爸之间对对方的爱,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何为“家”何为“亲情”。
五、作业(2分钟)
1.基础作业:抄写词语。
2.拓展作业: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
从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交流后思考文章的主题,感受其中的情感。通过拓展阅读,感受相同主题的不同文本。
【板书设计】
腊八粥沈从文
盼
迫不及待
等粥
想
苦苦等待
猜
美
妙
看
惊
异喝粥
心满意足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