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无端崖之辞
《庄子》
“无端崖之辞”,也就是虚妄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文辞。
上
善
若
水
天
道
无
为
庄
子
1.庄子筒介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国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他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服,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畅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无为(顺应自然,不必有所作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生活态度是“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庄子》(又名《华南经》)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是道家经典之一,书中唯
心
主义是基本倾向,其散文在先秦诸子中文学价值最高,有“庄骚”之称,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极大。
庄子》一书风格独特,能将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熔为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
1.相传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干金重礼,想聘他为相。他对楚国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2.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
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
一课文字音:
垩(è)
恂(shùn)目
巨缁
(zī)
犗(jiè)
会(kuài)稽
期(jī)年
侔(m6u)
腊(xī)
辁(quán)
鲵(ní)鲋(fù)
干(gān)县令
得车数乘(shèng)
黄馘
(xǜ)
破癕(yōng)
鹓(yuān)
醴(lǐ)
鸱(chī)
郢(yǐng)人
斫(zhu6)之
逡(qūn)巡
汗流至踵(zhǒng)
怵(chù)然
浑沌(dùn)
惮(dá)赫千里
溃痤(cuó)
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漫”通“墁”)
2.莫不厌若鱼者(“厌”通“餍”。)
3.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恂”通“瞬”)
4.苍梧已北(“已”同“以”)
5.趣灌渎(“趣”通“趋”)
6.
王说之(“说”通“悦”)
7.夫处穷闾阨巷(“阨”通“隘”)
8.
反于宋(“反”通“返”)
课文古今异义:
1.背逡巡(古义:退却;今义:有所顾虑面徘徊或不敢前进。)
2.
饰小说以干县令(古义:偏颇琐屑的言论,今义: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3.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古义:虽是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将贷子二百金(古义:古代货币单位;今义:泛指金子。)
5.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
6.尝试为寡人为之(古义:试着。今义:试验。)
7.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古义:做法,作风。今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8.于是鸱得腐鼠(古义:在这时。今义:因果关系。)
顾谓从者曰(回头)
顾
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拔剑四顾心茫然(看)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照顾、关心)
尝试为寡人为之(前“为”读wèi,替。
“
后“
为”读wéi,砍)
为
吾无以为质矣(读wéi,作为,当作)
北海之帝为忽(读wéi,是)
为国以礼(读wéi,治理)
引之盈贯(拉开弓)
引河水灌民田(引导,疏导)
引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后退)
引颈而鸣(伸长)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饰小说以干县令(请求)
干
置之河之干兮(岸,边)
森然干霄(直冲)
适矢复沓(往)
适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舒
任公子得若鱼(代词,这样)
若
白波若山(动词,像)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筒易(连词,如果)
没
掐没而下(动词,沉下,淹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动词,隐没,隐匿)
令
饰小说以干县令(名词,官职名)
召令徒属曰(动词,命令)
经
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动词,经营,治理)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名词,经书)
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状语后置句)
2.措杯水其肘上。(状语后置句
省略旬)
3.倏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状语后置句)
4.五十犗以为饵。(省略句)
5.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状语后置句)
6.宋人有曹商者。(定语后置句)
7.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状语后置句)
8.我,东海之波臣也。(判断句)
9.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状语后置句)
10.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句)
11.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状语后置句)
涸辙之鲋+枯鱼之肆
相濡以沫
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苌弘化碧+碧血丹心
初生之犊不怕虎
哀莫大于心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朝三暮四
庖丁解牛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坎井之蛙
梦里蝴蝶
东施效颦
沉鱼落雁
得鱼忘荃
大而无当
扶摇直上
白驹过隙
越俎代庖
薪尽火传
安时处顺
空谷足音
虚与委蛇
栉风沐雨
分庭抗礼
吮痈舐痔
捉襟见肘
安常处顺
安之若命
变化无常
冰解冻释
不近人情
不死不生
材大难用
大而无当
大方之家
盗亦有道
得意忘言
槁木死灰
姑妄听之
始妄言之
鬼斧神工
害群之马
祸福相生
失之交臂
枯木死灰
栉风沐雨
能者多劳
鹏程万里
窃钩窃国
色若死灰
善始善终
视而不见
视死如生
出自《庄子》的常见成语
关于友谊——
庄子与惠施
学习第一则、第七则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甘:甘美。醴(lǐ):甜酒。这几句大意是,君于之间的交情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的交情甘美得像甜酒一样,君子不以利相交而以道相合,故清淡亲密,小人以利相交故有甜头,一旦利尽交情就断绝。“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表示厌弃花言巧语的酒肉之交,欣赏淡泊相亲的真诚友谊。
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Yǐng,楚国都城
对象
听任,任意
Zhuó,用斧头砍
è,白色土
以“郢人斫垩”的寓言故事,形象表达了庄子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匠石
————————
郢人
立不失容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俞伯牙与钟子期)
第1则:
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
李白
杜甫
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相视而笑。
水平相当的学者友谊
庄子
惠子
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
相关链接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斫;惠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虽挟绝技,又恶可以独施乎哉!
(清?宣颖《南华经解》)
伯牙和钟子期
7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以“鸱吓鹓鶵”故事,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鸱————————鹓鶵
吓
惠子—————————庄子
醉心名利
无端猜忌
志不同道不合
第7则:
关于贫富
学习第5则、第6则
5、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ju),槁项黄馘(xu)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通:隘)
庄周用“吮痈舐痔”这一预言,讽刺了那些热衷于追求名利,且骄盈自满之徒。
破痈得车一乘
舐痔得车五乘————————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
曹商得车百乘—————————舐痔?
第5则:
庄子对待名利的态度?
车乘---舐痔
监河侯得邑金而贷
(追求名利的行为)
(得名利者的形象)
6、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状后
变脸色
庄周借粮时遭遇监河侯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这个故事既反映了庄周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也讽刺了富裕者(统治者)为富不仁且虚伪的本相。
鲋鱼————————斗升之水
庄子—————————斗升之米
活之
第6则:
关于境界
学习第2则、第3则、第4则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安放
退却
(通:瞬)
“列子射箭”
说明“无我”而追求至高精神境界的重要。
射之射————————象人
不射之射————————至人
第2则:
技显乎道
(箭手)
(得道者)
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违背了人的本性,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出自善意,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
儵、忽
浑沌
第3则
待之甚善
报浑沌之德,日凿一窍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南海之帝为儵
【提示】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浑沌无为则生,有为则死;天下无治者安,有治则乱。所以,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好心办坏事,何其多!
1、大跃进
2、文化大革命
3、填湖造地
4、盲目地建设“开发区”
……
2006年春节,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发出的贺年卡,背景正是情人湖。
谷歌卫星地图,图中红线框内为情人湖原址,现已被填埋。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情人湖原址及其周边洱海公园的大片临湖区域,已经建成了较大规模的高档别墅区,附近还有一些尚在施工的工地。
拓展延伸
从第3则来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是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对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大犗(jiè)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jī)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髻(qí)?,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móu)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xī)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quán)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做
于,在
满一年
通“陷”
通“鳍”
满足
通“怛”
通“趋”
庄周悟道图
任公垂钓
大钩巨缁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鱼
大志向、大抱负
经于世
【寓意】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治理世事。
只有大境界、大气魄,才会有大收获、大成就。
思考讨论
你的志向是什么?你能想到哪些表达远大志向的名言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豪杰们在历史的年轮下,随时间离去了。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他们当年的豪情壮语。
1、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2、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霍去病:“胡奴未灭,何以为家?”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
4、彭德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国家地位的承认往往是在一场大战之后被确定下来的,志愿军的鲜血染成了彭总在朝鲜战争后的总结。
5、梦里,如果还有梦。将披一袭宽袍,与庄周化蝶,感悟那份迷离;与陶潜同饮,体会那份淡泊;与太白齐唱,倾诉那份豪放;与商隐对坐,寻找那份灵犀;与柳永共泣,发掘那份细腻;与清照偕游,掂量那份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