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的一生
01
1084年:出生,名门之后。
02
1101年:结婚,夫妇志趣 相投。
03
1103年: 赵明诚出仕,两地相思。
04
1127年:北宋灭亡。避兵江南。
05
1129年: 赵明诚病死。此后李清照在江南辗转漂泊。1132年:再嫁非人、离异入狱。
06
1151- 1156年: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作品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感情基调是忧郁、孤寂。这首词是作者前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大时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研习上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1.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2.云:一作“雰”,一作“阴”。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永昼,漫长的白天。
3.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销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将全身浸透。
4.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
5.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6.凉:一作“秋”。
1.上片写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
头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愁永昼”天为什么永远都不黑呢,这是因为心情烦躁和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愁什么呢?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可好。愁不知何日才是归期,自己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孤苦伶仃、独守空房的日子。
能想象下当时诗人的形象吗?
一个消瘦的女子呆呆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上升,变淡,直至无形。她站得累了,头仰得酸了,但外面的太阳却仍在原处徘徊不前。
词人为何想到了“销”字呢?改为”消“字如何?
“销”字写出了香炉内的香在一寸寸地消解熔化,香气却点点地弥散在房间的每个角落了。而如果用“消失”却只有灰飞烟灭之感,既看不出过程也看不到效果。
“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佳节又重阳”的“又"有“再”的意思,本来一年一次的重阳佳节都是全家人团聚,一起登高、赏菊的好日 子,但在孤独的作者看来,这个重阳无疑再次勾起了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7.东篱:泛指采菊之地。东晋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
8.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盈袖:满袖。《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03
比:一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01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02
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西风,秋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下片是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词人“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寂寞无聊的词人独自面对重阳佳节,眼见天近黄昏,词人移步菊花之下,以酒消愁,结果连衣袖都沾满了菊花的香气。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于是,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从“卷"中,我们可以想象西风一定很大很猛,所以风中的菊花才会被吹得凋零,脱落。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具体直观地表现了出来。
小结:
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非异趣之感,这三句,共同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艺术手法: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词中有三处暗化了诗词,丰富了词的内容
(1)“佳节又重阳”,化用了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所不同的是陶诗表现出的是一种悠闲自得,而李清照的词表现出的是独自一人的无聊寂寞。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暗用了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诗句。
拓展阅读
自选一首李清照的词,结合对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婉约派创作风格的理解。
愁永昼——烦躁和忧愁
佳节又重阳——伤感和惆怅 孤寂
人比黄花瘦——以花喻人
作业:
《周测》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