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四课
同步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熹(xǐ)肇(zhào)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诚意(chéng)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
华裔(yì)
接触(chù)埋没(mái)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授予 实验 特地 显微镜
B.
测量
支配
细至
一帆风顺
C.
检讨
遵照
缅怀
齐家治国
D.
突破
关键
栽种
袖手旁观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幸灾乐祸,袖手旁观。
B.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错。
C.
查阅了很多资料,我才弄明白“格物致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D.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凡风顺,有时经历一些挫折反而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
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
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B.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看着令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
D.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二、语言表达
6.清明是我们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日子。阅读下面三段文字,请你说说现今清明祭祀方式有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或看法。
清明扫墓时,老一辈人一般都要在家里忙上一天。先要准备好鱼肉等饭菜,还要备好酒水,然后带上香、蜡烛、爆竹、纸钱等用品到墓地,还要全家人在墓前磕头,烧纸钱等物品。于是,清明时节的墓地满眼都是烧纸钱、放爆竹的现象,有些地方还因为烧纸钱发生了山林火灾。
80后网友“过眼云烟”表示,像老一辈人那样扫墓,不仅浪费钱,还破坏墓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这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方式。他想去爷爷生前喜欢去的地方转一转,看一看,用DV把那里的风景录下来,然后再买束花,去墓园里祭拜他,告诉他现在的变化有多大,让他在天堂安心。
现在每一个城市的外地打工者都很多,因为工作关系,好多人不能在清明那天回到老家祭拜,一方面是清明放假时间较短,来去不方便,另一方面汽车票、火车票也不好买,所以很难及时回家扫墓,而网上开设的网络灵堂和祭拜论坛正好为人们提供了寄托哀思的平台,也弥补了无法回家扫墓的遗憾。
7.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①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③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④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⑤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⑦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⑧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8.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9.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10.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1.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2.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3.所选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14.结合第④、⑤两段文字回答: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15.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说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今“实验”的区别。
16.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17.读第⑦段文字,在结尾加上一个以“所以”开头的结论性的句子。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8.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9.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20.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21.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一)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二)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请你依据选文第②段谢安的表现,概括出“静气的内涵”。
24.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
四、作文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符合文体;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五、填空题
27.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实验的过程________消极的观察,________积极的探测。
(2)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结合这段文字的内容简述你的感想。
一位老学者说,现在有太多人不能够把一壶水烧开,很多人都是烧到六十度就撒手了。还有不少人是这壶水还没有烧开,又跑去烧另一壶。这些人本来是很有才华、可以有些作为的人。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朱熹”读作“xī”;B项“袖手旁观”应读“xiù”;C项“遵照”应读“zūn”。
2.【答案】B
【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B项的“至”改为“致”。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字应更正为:B项“错”应写为“措”。C项“志”应写为“知”。D项“凡”应写为“帆”。
4.【答案】A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项递进关系错位。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对调。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中国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
5.【答案】C
【解析】C“叹为观止:看着令人叹气,不想再看下去了”词语解释有误。C项中“叹为观止”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6.【答案】现今清明祭祀方式从去墓地烧纸钱到送鲜花再到网上祭祀,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也更时尚,更能寄托哀思。虽然祭祀方式变了,但是缅怀已故亲人的传统没有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通过今昔对比,可以看出现今清明祭祀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实物祭祀,现在发展到绿色祭祀和网络祭祀。然后根据变化来谈自己的认识。
7.【答案】(1)①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2)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举行阅读竞赛、开展午间阅读、举办阅读手抄报等。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总结。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困难影响到很多方面;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学生不阅读原著,依赖图象理解,导致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第(2)小题考查学生提建议的能力。要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材料中的“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所提建议一定要针对这个原因。
8.【答案】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
【解析】认真审读文本,抓住段首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
9.【答案】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解析】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0.【答案】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
【解析】首先理解议论文语言的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等。
11.【答案】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解析】掌握议论文一般的结构特点。
12.【答案】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联系生活实践。在生活中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不能盲目接受,要自己有判断力。
13.【答案】中心意思: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的弱点。
【解析】联系上下文,作者在第一段就表明自己态度“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14.【答案】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有计划、有适当的目标,有眼光、勇气和毅力。
【解析】联系上下文。第五段的段首“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中可以看出,答案在上面第④段区域内总结。
15.【答案】传统的中国教育中的“格物致知”是消极的袖手旁观的探索过程,而现今的“实验”是积极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测过程。
【解析】联系语境。先来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再来明确现在的“实验”的好处。
16.【答案】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解析】联系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文中⑥段中“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总结答案。
17.【答案】所以我们不能光埋头读书,要多动手实验。
【解析】联系上下文,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尤其是要结合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作答。
18.【答案】A
【解析】找中心论点,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1.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此文段论点在开头就指出来的。
19.【答案】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
举例论证
②
道理论证
③比喻论证
④对比论证。
20.【答案】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
【解析】联系上下文。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而后继续论证。开篇提出论题“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接着举例王阳明的例子阐述格物致知的科学含义,再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21.【答案】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解析】联系上下文。尤其最后一段中“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非常明确指出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
22.【答案】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解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在结尾总结出了论点。
23.【答案】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
【解析】仔细阅读第②段谢安的行为语言可知答案。
24.【答案】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解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对照画线句子“航天英雄杨利伟”是举例论证,“林语堂先生说的好”是道理论证,“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是比喻论证。
25.【答案】培养静气需要不断历练和积累;培养静气需要广泛阅读,汲取智慧,增长才干,开阔视野;培养静气需要培养正气。
【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内容的筛选。作者是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第③段列举杨利伟的事例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不断历练和积累,在第④段先从反面强调培养静气需要广泛阅读,接着又从正面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善养正气。
26.【答案】范文: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何时上车,哪里到站,在乎的是沿路的风景和欣赏风景时的心情。
无论是鲜花拥簇,还是满目荒芜,这都是人生,我们必须走过的路。那些疼痛与微笑只会是某个车站的指向标,它会指引着我们到达目的地。
我在生命的起点,仓促地踏上了车,就知道了沿途的风景未必都是美好的,所以连我的仓皇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鲜花铺就的,在奋斗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并不可怕,它能考验人、磨砺人,使人生有价值。如果你能够坚强不屈的奋斗,从痛苦中走出,你将信心倍增,前进的步伐将更加坚定。
生活是不能等别人来安排的,它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一辈子有耐心去做一件事,这个世界诱惑太多,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多路出击,最后一事无成。能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做好一件事,这么简单的道理,也是很多人不懂的。人脉要远些,人际要近些,所有利益驱使的并非深交,心神相映的方是至友。
“趁你现在还有时间,尽你最大的努力。完成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成为你最想做的那种人,过着你最想过的那种生活。也许你始终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这并不妨碍你用什么方式活下去,这个世界永远比你想的更加精彩。”
我一直以来都有着一个梦想,虽然我知道努力并不一定会达到目的,但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努力的结果,无论结果怎么样,和不努力肯定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但那些积累在身体上的感觉,决定了当我可以站起来的那一刻,我会是怎样的站立姿势,也决定了我未来站立的地方!
只要我活着,它一定要等着我,就在那里,我不会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永远。
我们都是站点的过客,辽远的天空留下飞过的痕迹。带走的更不过是些轻微的记忆。生命会前行在历史的脉络上,沿途拾起一枝一叶,留待回忆,这便是站点的风景。
【解析】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站点”是指材料中的“栖息处”“落脚点”“终点”“起点”,即提醒学生应选取人生路上的关键时间节点。“风景”则为全文的写作重点,它既可指现实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又代表着生活中激励你的某些精神或温暖人心的小片段。“每个……都”明确了成长过程中的美好不是偶然出现,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持续出现的普遍现象。写作时应当体现成长的每个阶段,经历的多件事情都有美好有意义的体验和收获。扣住这一关键词,在写作上就要落实于写两件及以上的事例、或一个事例中两个及以上的阶段。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注重采用以小见大、详略得当。
27.【答案】(1)不是
而是
(2)不但
而且
【解析】填什么关联词语是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决定的,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就填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1)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填“不是……而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是……”。(2)分句之间的根本关系是递进关系,所以填“不但……而且……”。
28.【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没有做成一件事比喻成没有烧开一壶水。我们寻求真理不仅要对事物有客观的探索,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既然做了就要做出结果,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有再多的实践精神,也得不到想要的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结合修辞方法阐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本体和喻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本句话:把“没有做成一件事”比喻成“没有烧开一壶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