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讲义[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讲义[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27 10:56:31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
(一)明确考点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梳理知识
(三)典题示例
考点一: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009年广东)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11年广东)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教师点拨:
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近几年较多考察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考点突破:
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 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2.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它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但是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根本目的,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教师点拨: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没有列入考点,但仍是我们学化探索历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评价。
考点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0)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教师点拨:
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这里的“变”和“新”在哪里?
考点突破: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考点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相关的是( )
①同盟会成立②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④第一次国共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
(08)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
A.2010年10月10日 B.2011年10月10日
C.2011年12月12日 D.2012年1月1日
(11)“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越挫越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教师点拨: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考点突破:
“一个梦从冬到夏,让人民做主当家;一条心聚小成大,站起来国立天下……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着我的心。”这是庆祝建党90周年歌曲《民生》的歌词。你知道近代史上最早关注民生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考点四: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08)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0)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教师点拨: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考点突破: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开始于1915年
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规范练习
一.选择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4.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二.综合题
1.(10年广西)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指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
(2)请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3分)
(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3分)
2.(10年四川)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5分)
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⑤ _________
(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3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右图中的世纪潮流是指什么?
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4分)
①与中国相比较,世界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②中国人们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怎么样的民族精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文化
开始形成整体世界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大机器生产

启蒙运动

美国独 立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文第2课时 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
(一)明确考点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梳理知识
(三)典题示例
考点一: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009年广东)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11年广东)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考点突破:
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 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2.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它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但是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根本目的,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考点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0)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考点突破: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考点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相关的是( )
①同盟会成立②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④第一次国共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
(08)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
A.2010年10月10日 B.2011年10月10日
C.2011年12月12日 D.2012年1月1日
(11)“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越挫越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考点突破:
“一个梦从冬到夏,让人民做主当家;一条心聚小成大,站起来国立天下……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着我的心。”这是庆祝建党90周年歌曲《民生》的歌词。你知道近代史上最早关注民生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考点四: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08)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0)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考点突破: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开始于1915年
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规范练习
一.选择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4.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二.综合题
1.(10年广西)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指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
(2)请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3分)
(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3分)
2.(10年四川)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5分)
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⑤ _________
(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3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右图中的世纪潮流是指什么?
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4分)
①与中国相比较,世界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②中国人们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怎么样的民族精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讲评反思
(六)记诵巩固
思想文化
开始形成整体世界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大机器生产

启蒙运动

美国独 立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文课 题 第2课时 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 课时 2
主备人 罗嘉莉
中考考点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加重了民族危机,另一方面也冲击了中国封建专制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今天我们将要回顾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下求索的历程。先请同学概括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如何探索近代化道路的? (回答正确,现在请看学案,齐读考点)(一)明确考点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梳理知识(三)典题示例考点一: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2009年广东)清朝官员李圭参加1876年的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疾呼。下列派别的主张与其观点不同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011年广东)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教师点拨: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近几年重点较多考察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考点突破:1.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 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2.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它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但是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根本目的,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教师点拨: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没有列入考点,但是依然是我们学化探索历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评价。从洋务派来说,希望利用先进的西方生产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不改变封建制度,但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运动失败了;从近代化来说,洋务运动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识有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向机器生产的起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区别: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考点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0)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教师点拨: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这里的“变”和“新”在哪里?这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政治制度的初步尝试,希望中国能够走上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同时戊戌变法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促进了中国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回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考点突破: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考点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0)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中国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下面民主革命探索中,与孙中山相关的是( )①同盟会成立②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④第一次国共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8.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 )A.2010年10月10日 B.2011年10月10日C.2011年12月12日 D.2012年1月1日(11)“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0)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越挫越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教师点拨: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是怎么理解的?辛亥革命既有它胜利的地方,又有它失败的地方的理由是:辛亥革命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看取得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齐读:历史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______朝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 制, 使_________的观念深入人心。考点突破:“一个梦从冬到夏,让人民做主当家;一条心聚小成大,站起来国立天下……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着我的心。”这是国庆献礼歌曲《国家》之后,刘媛媛和成龙再次联袂演唱的建党90周年歌曲《民生》的歌词。你知道近代史上最早关注民生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回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考点四: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08)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0)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B.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教师点拨: “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1.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儒家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考点突破: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开始于1915年 C.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小结: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派别运动口号学习内容特点洋务派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器物近代化 维新派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变法图强政治近代化革命派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近代化启示(四)规范练习一.选择题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4.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8.材料分析题(略)二.综合题1.(10年广西)阅读下列材料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思想……请回答:(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指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2)请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3分)(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3分)2.(10年四川)阅读下面材料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14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5分)①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⑤ _________(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3分)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②右图中的世纪潮流是指什么?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2分)①与中国相比较,世界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②中国人们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怎么样的民族精神?①_________ ②________(五)讲评反思学生作业展示,规范答题(六)记诵巩固当堂背诵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洋务派-洋务运动维新派-戊戌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学生横向联系比较历史的能力。 3220
思想文化
开始形成整体世界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大机器生产

启蒙运动

美国独 立


同课章节目录